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后综合提升(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后综合提升(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7 06:4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声声慢》课后综合提升
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梧桐(tóng) 戚戚(qī)
卓尔不群(zhuó) 茅塞顿开(sè)
B.两盏(zhǎn) 埋怨(mái)
吹毛求疵(cī) 处心积虑(chǔ)
C.憔悴(qiáo) 不堪(kān)
暗香盈袖(xiù) 乍暖还寒(zà)
D.堆积(duī) 寻觅(mì)
情不自禁(jìn) 伺机行动(sì)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将息:将要休息
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憔悴损:枯萎,凋零殆尽
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次第:光景,状况
D.怎敌他、晚来风急 敌:抵挡
3.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故国神游
C.如今有谁堪摘 D.多情应笑我
4.下列对《声声慢》(寻寻觅觅)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寻寻觅觅”,不是写实,它只是表现一种若有所失的心理。但是,这种心理,是通过把“寻觅”这种行动虚化来表现的,赋无形于有形,把感情心理表现得格外形象。现实生活的空虚,使她寻求着某种慰藉,内心有所追求,想找一点儿精神寄托,因而坐立不安,彷徨无主。
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作者写“三杯两盏”言酒量之少,“淡”言酒味之淡,而晚风却是“急”的。词人借酒御风御寒,却酒少、酒淡、风急,让人悲戚。
C.伤心的时候,飞来了雁行,这就使词人更加伤心。雁“却是旧时相识”,有两种含义:第一,看到雁想起“鸿雁传书”,想起曾与她书信往来的丈夫;第二,“靖康之难”以后,词人虽流落在江南,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被金人占领的家乡。现在又看到了飞雁,“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就更增加了她的天涯沦落之感。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含蓄点明了全词的主旨,词人的感情状况绝非一个“愁”字所能概括尽,而是比愁”更加深沉凝重。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有七组叠句,这看似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委婉地表达了词人在遭受深阶巨痛后的愁苦之情。这七组叠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词人不能自抑的凄苦。
(3)《声声慢》(寻寻觅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说凄苦的哀愁浸满了作者的心灵。作者的愁太多了,家国之痛,孤独之苦等等,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
6.根据文意揣摩下面画线的句子,以“我喜欢”开头,再仿写两个句子。
常在书山中漫步,我收获很多。我热爱那些如珠玑般的文字,也喜欢那些独具风骨的文人。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常是“人比黄花瘦”,也有高歌“不肯过江东”的豪情;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我喜欢___________。
7.改写下面给出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的几句词。要求:①采用人称的变换形式:融入角色,用第一人称;面对词人说话,用第二人称。②可以合理想象环境和情节。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①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①挼(róu):揉搓。
8.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的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本词写了词人哪几个生活阶段的怎样的感受。
9.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0.《声声慢》和《一剪梅》的词眼都是一个“愁”字,这两种“愁”一样吗?为什么?
11.《一剪梅》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相传是她因思念远游的丈夫而作,最后三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历来为人称道,请说说这三句的妙处。
(三)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2.“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渲染了怎样的环境氛围?
1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妙在何处?试作简要分析。
综合探究
14.下面是一位高中生写的请假条,在语言表达上有五处不得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请假条
王老师:
昨晚我受凉感冒,贵体欠安。作为您的高徒,我本不应该耽误学业,但病情严重,急需到医院诊治。故向您请假,务必批准,不得延误
学生:小明
×年×月×日
①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
15.武汉市正在举行一次大型运动会。假如开赛后某一天,来自外地的小明要从仁和路出发,依次观看帆船、篮球和羽毛球比赛。请你依据“武汉市地铁线路图(部分)”编一条短信,告诉他如何乘坐地铁前往观赛。不超过150字。
武汉市地铁线路图(部分)
写作提升
“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秋是著书。”这是郭沫若为李清照纪念堂题写的首诗。她走过了从优裕到苦难的生活,晚年的李清照生活动荡不安,四处飘零。也许正是沧桑世事才使李清照顿悟了,在晚期的词作中,她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她将柔美、豪情、愁怀交织在一起,在历史的黑夜中最终战胜自己,生发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铿锵的诗句。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能够跻身文学殿堂并取得一定成就的女文学家屈指可数。而李清照无疑是这簇鲜花中最令人瞩目的一朵奇葩。如果借用李清照词中的一句话来形容她,那就是“自是花中第一流”。
适用于以下作文话题与观点:超越自己、坚韧、人生价值等。
我的习作
答案与点拔
1.A(B项,“埋”应读“mán”。C项,“乍”应读“zhà”。D项,“禁”应读“jīn”。)
2.A(将息:养息,休息。)
3.C(A、B、D三项皆为宾语前置句。A项,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B项,应为“神游故国”。D项,应为“应笑我多情”。)
4.B(作者不是说酒量少、酒味淡,而是说无论什么酒也消解不了心中的愁。)
5.(1)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2)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3)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6.意气豪迈又沉郁冷峭的陆游,虽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才是他的初衷疾恶如仇又心怀柔肠的鲁迅,虽多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但也有“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柔情
7.示例:词人啊,你独处陋室,是在寻找着什么吗?是在寻觅过去美好的时光吗?是在寻找那浸透了你和丈夫心血的金石书画吗?这一切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你周围的环境冷冷清清,窗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此时,你感伤了吗?我分明看见泪珠儿流过你的脸庞,是啊个柔弱的女子,怎能承受着所有的悲戚之情?
8.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贏得满衣清泪”写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故应难看梅花”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赏梅。
9.示例1: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示例2: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以昔衬今,表现出词人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今昔之感和家国之忧)
10.不一样。因为《一剪梅》表现的是相思之苦,是一种“闲愁”;而《声声慢》表现的则是历尽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后的沉甸甸的深沉的“悲愁”。
11.这三句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难以排遣。“眉头”与“心头”对应,“下”“上”两字,化无形的愁情为可见可感之物;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才”与“却”,表现了相思起伏变化的短暂。
12.天空浓云密布又有薄雾笼罩,瑞脑香的烟雾从兽形的香炉上袅袅升起。渲染了一种孤单寂寞、阴沉忧郁的氛围。
13.妙在比喻的新奇传神,言情的含蓄蕴藉。菊花是眼前之物,即景设喻,极其自然;而且菊花花瓣长、垂,色泽以黄为基调,与“瘦”易于联系,再加上菊花以优雅高洁为品,与作者精神有相同之处。时值重阳,黄昏黄花更显憔悴,借本地风光写“人比黄花瘦”,既新奇,又可见其形,亦能传其神。以此句来写相思之情,不露、不俗,含蓄蕴藉。
14.①“贵体欠安”应改为“身体不适”
②“高徒”应改为“学生”
③“务必”应改为“请
④删去“不得延误”
⑤请假时间要明确,应改为“请假一天”
(①“贵体欠安”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应改为“身体不适”。②“高徒”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应改为“学生”。③“务必”语气强硬,应改为“请”。④“不得延误”含有命定的意思,应删去。⑤请假时间要明确。)
15.(小明,你可以)在仁和路站搭乘地铁四号线,在岳家嘴站换乘地铁8号线,于梨园站下车,前往东湖比赛场地观看帆船比赛;之后返回岳家嘴站,换乘(搭乘)地铁4号线,在洪山广场站下车,到洪山体育馆观看篮球比赛;最后在此站搭乘2号线,于广埠屯站下车,至武大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心观看羽毛球比赛。(或答:最后在此站搭乘4号线,到中南路站转乘2号线到广埠屯站下车,至武大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心观看羽毛球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