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培优测试:八年级上册科学目标分层测试AB卷八
A卷(本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扦插时,保留有芽的插枝比较容易成活,这是因为芽是有以下特点( )
A. 能迅速生长 B. 能进行光合作用 C. 能产生生长素 D. 具有较多的有机物
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A.单侧光使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促进了该侧细胞的分裂,使该侧茎生长加快
B.单侧光使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少,促进了该侧细胞的分裂,使该侧茎生长加快
C.单侧光使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促进了该侧细胞的分裂,使该侧茎生长加快
D.单侧光使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少,促进了该侧细胞的分裂,使该侧茎生长加快
3.当我们在电脑键盘上输入一系列指令后,电脑的中央处理器(CPU)对所输入的指令进行运算和处理,并把处理结果在屏幕上显示,对此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人的手相当于CPU,都是接受信息的器官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B. 人的脑相当于CPU,都是处理信息的器官
C. 人的眼相当于屏幕,都是传导信息的器官
D. 人的脊髓相当于键盘,都是接受信息的器官
4.一只小狗出现行动呆笨而迟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身体发育停止等症状,其原因是( )
A.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B.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C.甲状腺激素缺乏 D.生长激素缺乏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5.人们发现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人体中碘的主要来源是食物,现在我国推广食用加碘盐的目的是( )
A. 防治侏儒症 B. 防治巨人症 C. 防治呆小症 D.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6.下列人和生物的反应不能称为反射的是( )
A. 人受强光刺激而眨眼 B. 向日葵花盘有向光性
C. 小狗看到石块飞来慌忙躲避 D. 小狗看到肉块流唾液
7.下列不属于本能行为的是( )
A. 母鸡带小鸡 B. 蜘蛛结网
C. 蜜蜂使用舞蹈语言 D. 牛耕地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8.下列各项中与小脑损伤无关的是( )
A. 闭目直立站立不稳 B. 走路摇晃不稳
C. 手被针扎不知疼痛 D. 无法完成精细动作
9.从大脑的结构看,人超越动物界的根本标志是( )
A. 人的大脑分为两半球,体积大 B. 人的大脑皮层有沟、回,表面积大大增加
C. 大脑皮层中有很多高级神经中枢 D. 大脑皮层上有语言中枢
10.皮肤对保持人的体温恒定有着重要作用,夏天天热时( )
A.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 B.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减少
C.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加 D.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
11.小麦在灌浆时若天气阴雨连绵会造成减产,而在阴湿的气候条件下却有利于人参和三七的生长。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 )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土壤
12.下列各项神经活动中,不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是( )
A.听到开饭铃响就分泌唾液
B.突然看见一只苍蝇飞到眼前,就会眨眼睛
C.学生听到铃声就进入教室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D.骑车人看到红灯就停止前进
13.医生用采血针刺破病人手指皮肤时,病人不缩手。这是因为( )
A. 大脑抑制了皮肤感受器的活动 B. 大脑抑制了脊髓中有关神经中枢的活动
C. 大脑抑制了手臂效应器的活动 D. 大脑抑制了脊髓中传导的功能
14.运动神经末梢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称为 ( )
A.感受器 B.效应器 C.神经中枢 D.反射弧
15.招潮蟹是生活在海边的一种甲壳动物,每到繁殖季节,雄蟹就会挥动红色的大螯吸引雌蟹,不同的招潮蟹挥螯的方式不同,如下图甲、乙两种招潮蟹。从动物行为的发生来看这种求偶行为属于的类型以及决定这种行为出现的分别是( )
A、先天性行为 适应性
B、先天性行为 遗传性
C、后天性行为 遗传性
D、后天性行为 适应性
16.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
A、脊髓中,属于高级的反射中枢 B、大脑中,属于高级的反射中枢
C、脊髓中,属于低级的反射中枢 D、大脑中,属于低级的反射中枢
17.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的顺序是由( )
A、树突→细胞体→轴突 B、轴突→细胞体→树突
C、树突→轴突→细胞体 D、细胞体→树突→轴突
18.某同学将若干只小鸭分成甲、乙、丙三组,甲、乙两组与母亲隔离孵化,给甲组展示一可移动大气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给乙组暴露在一只猫的周围,同时也放母鸭叫的录音;丙组仍与母亲同处。实验持续若干天。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组在本实验中均可称为实验组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B、由于本能,甲组将尾随气球而移动
C、乙组将会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但不发出猫叫声
D、本实验的目的之一是研究鸭后天性行为的形成原因
19.当我们走进大自然时,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植物能捕捉昆虫作为自己的养料。当昆虫受香气等因素的诱导进入陷阱时,进口会自动合上,使昆虫无处逃生,变成植物的营养餐。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环境刺激,不可能的是( )
A.肥料 B.地球引力 C.振动 D.碰触
20.一患者经医院尿检,发现尿液中含葡萄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胰脏分泌的胰岛素过多 B.胰脏分泌的胰岛素不足
C.血液中血糖的浓度高于正常值 D.部分葡萄糖进入尿液中
21.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了瑞典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研究“神经系统中信号传导”机理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B、脊髓的传导功能是由脊髓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完成的
C、针刺皮肤后产生痛觉,痛觉产生于皮肤真皮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D、脊神经感觉神经纤维的神经元细胞体位于神经节内
22.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②③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B、实验③进行一段时间后,青菜叶片发黄的原因是无光条件叶绿素不能合成
C、实验④的生长结果只能证明根具有向地性
D、实验①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3.蟑螂是昼伏夜出的昆虫,傍晚活动最活跃。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里活动。尽管这时实际上是白天,蟑螂仍出来活动。关于蟑螂的这些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蟑螂昼伏夜出,说明它不具有昼夜节律行为
B、该实验说明,动物的生物钟不受环境的周期性因素的影响
C、根据蟑螂的习性,施毒或捕杀它的最佳时间是傍晚
D、根据蟑螂的习性,施毒或捕杀它的最佳时间是白天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4.小明在1000米中长跑测试中,大汗淋漓,此时小明 ( )
A.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增加 B.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
C.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增加 D.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25.下列生命现象与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
生命现象
原因分析
A
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过多
B
人的体温恒定
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
C
向光性
生长素在向光一侧分布多
D
植物萎蔫
细胞吸水过多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0分。)
26.有许多植物在春暖花开时展现勃勃生机,而在寒冷的秋风来到时,植物的叶子由绿变黄,落叶树开始落叶,草本植物的地上部分逐渐枯萎死亡。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现象是植物对下列哪种环境刺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 。
A.光照 B.地球引力 C. 温度 D.振动
(2)上述现象说明植物具有的向性运动是 。
A.向触性 B.向热性 C. 向水性 D.向光性
27.放在暗室的a和b两盆红石榴,将a室的室顶打开,让阳光照入室内;将b室朝南的落地大窗打开。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两室中植物的生长素分布均匀的是哪室中植物?
A.a室, B.b室 C.a室和b室都是 D.a、b两室都不是
(2)下列关于两室植物的向光性叙述,正确的是
A.a室中植物向上生长不弯曲,说明植物无向光性
B.b室中植物向南边弯曲生长,说明植物有向光性
C.a室中植物向上弯曲,说明植物有向光性
D.以上三种说法都是正确的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此现象说明植物的向光性和 有关。
28.甲、乙两人在正常进食4小时后测定血糖浓度,甲为0.10%,乙为0.14%。然后两人同时喝下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并每隔15分钟测定一次血糖浓度,再将所测结果绘成图3—3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患有糖尿病;
(2)1个多小时后甲血糖浓度迅速下降,这与血液中 增加有关;
产热量(%)
安静
劳动或运动时
脑
16
1
内脏
56
8
肌肉
18
90
其它
10
1
29.下表所示人处于安静和活动情况下体内不同器官的产热量百分比,请回答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________控制的.
(3)夏季,当环境温度高于体表温度时.人体主要通过汗液蒸发散热,但这也造成了体内水分的大量丢失。此时人体如何通过自身调节来减少体内水分的丢失以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________。
(4)在炎热、潮湿、无风的环境中。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原因是________。
30.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当刘翔一听到发令枪响时,立即起跑。该反射活动的途径是:耳一传人神经一大脑一神经一脊髓一传出神经一肌肉,其中“耳”属于反射弧中的哪一部分?
(2)刘翔在赛跑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1.鼠妇(如图甲)喜欢生活在阴暗的地方。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有同学发现用不同的瓶装收集到的鼠妇时,瓶内的明暗程度可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又做了如下实验:八个研究小组在野外阴暗的地方各自收集了10只鼠妇,第一组至第四组将鼠妇装在无色透明的塑料瓶中,第五组至第八组将鼠妇装在褐色的瓶中,带回实验室。实验时,各小组都把10只鼠妇随机均分为两份,放在如图乙所示的纸盒中,阴暗处中央放5只,明亮处中央放5只,然后观察鼠妇的分布。下表是各小组在几分钟后观察到的鼠妇分布数及平均值:
无色瓶
褐色瓶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平均值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平均值
明亮处/只
8
7
9
8
8.0
1
2
1
3
1.8
阴暗处/只
2
3
1
2
2.0
9
8
9
7
8.2
(1)观察上表中第一组到第四组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鼠妇喜欢明亮处”的结论,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在回实验室的路上,用无色瓶带回的鼠妇已经与明亮环境相 ;
(2)为了减少对“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的干扰,在将收集到的鼠妇带回实验室时应选用 瓶。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32.某研究小组为了研究动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选体重相同、发育正常的A、B、C、D四只小狗,A不做任何处理,B、C、D分别进行了手术处理。几个月后,得到如右表所示的结果(mg/100m1)。请分析:
(1)B狗被切除的器官是 ,C狗被切除的器官是 ,
D狗被切除的器官是 。
(2)A狗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33.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为了探究小白鼠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①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
③把甲、乙两鼠置于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1)若甲鼠体温 ,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无关。
(2)以上实验步骤中还存在两点缺陷,这两点缺陷是 。
34.材料一:1880年,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1)材料一中划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____ _环节。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B卷(本卷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将红豆放在玻璃管中,置于仅有唯一光源的暗室(如图)。经过一段时间,根的生长方向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实验结果的推论,最合理的是( )
A、在玻璃管内发芽的红豆,根只会沿水平方向生长
B、根表现向湿性,所以有水时就沿水平方向生长
C、将豆子水平放进玻璃管,所以呈水平生长方向
D、根同时表现了向地性与向光性,因而水平方向生长
2.用含有动物甲状腺制剂的饲料喂养蝌蚪,能使蝌蚪在很短的时期内变成微型青蛙。这说明( )
A. 甲状腺对动物发育有促进作用 B. 甲状腺激素对动物发育有促进作用
C. 甲状腺能抑制小动物长大 D. 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小动物长大
3.对两只小免作以下处理:甲兔去除甲状腺,乙兔定期注射甲状腺激素,一段时间后两只兔子的生长情况是( )
A. 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生长发育停止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B. 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体温较低,心跳较慢
C. 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食欲旺盛,但身体消瘦
D. 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行动迟缓,食欲不振
4.某人因车祸造成脊髓在胸部处折断,出现小便失禁现象,这是由于( )
A. 泌尿系统受到严重损伤 B. 脊髓排尿中枢被破坏
C. 脊髓排尿中枢的传出神经纤维被破坏 D. 脊髓中联系大脑的传导束被破坏
5.小儿麻痹症患者常见下肢肌肉萎缩,主要是由于 ( )
A.缺乏锻炼 B.下肢血液不流畅
C.支配下肢肌肉的神经中枢受损伤 D.肌细胞体积太小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6.在动物的行为中,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是神经系统的调节处于主导地位。而下列动物行为中,以激素调节为主的是 ( )
A.黑猩猩的模仿学习行为 B.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
C.闻到辣椒味,打喷嚏 D.摘除辜丸的公鸡不再啼鸣,鸡冠萎缩
7.如右图所示,下列曲线中能说明正常人在进食前与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体内血糖浓度变化的是 ( )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曲线d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8.在飞行于太空的宇宙飞船中将一株植物幼苗水平放置,培养若干天后,根、茎生长的方向是( )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向下生长、茎向下生长
C、根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 D、根和茎都水平方向生长
9.在初冬季节,寒带地区的哺乳动物都会换上一身厚重的冬装,以抵御冬季的严寒。动物这种厚重的体毛能防御严寒的原因是 ( )
A.能减少热的传导和辐射 B.能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
C.能减少热的对流和辐射 D.能减少热的对流和传导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0.在棉花栽培的过程中需要摘心,其目的是( )
A、降低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抑制侧芽生长
B、提高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抑制侧芽生长
C、降低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促进侧芽生长
D、提高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促进侧芽生长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20分。)
11.右图是沙漠狐和极地狐的头像。
(1)请你判断哪一幅是沙漠狐头像? 。
(2)你作此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
12.下图是人缩手反射的过程,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名称)
(1)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递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消防队员在灭火现场,有时为抢救被火灾围困的人,也会托住遇到高温的物体,并坚持一段时间。此时是大脑参与下的有意识的行为,这说明大脑是________神经中枢,它能控制___________中的较低级的神经中枢。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3.如图为温度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及生物对温度的适应性的图解,请回答:
(1)曲线“AC”表明在一定温度的范围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C”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分布在热带地区的生物是图中
的________,分布范围最宽的生物是________。
14.有些动物的性别分化受温度的影响,下图是4种爬行动物的卵在不同温度下发育成雌雄性别个体的比例,其中能雄性仅出现在某个很狭窄的温度范围内,而高于或低于此温度范围则出现雌性的是_______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A B C D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15.马戏团的小猴,在驯养员发出指令后,会做出倒立、翻筋斗等复杂动作。这是动物后天性学习行为的一个例子。后天性学习行为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用鸡、哨子 米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一下吧。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假设在一段时间内将给鸡喂米与吹哨结合起来,鸡将形成对哨声刺激的反射。
(2)将喂米与哨声结合时,是先给予哨声,还是先给予食物? 。
(3)将用于实验的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哨声刺激的是 组。
(4)训练完成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混养在一起,给予哨声刺激,实验组和对照组的
表现会怎样? 。
16.小明为证实“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抑制剂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设计了下述实验方案:①取2个玻璃缸,分别编为1号、2号;
②在2个玻璃缸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水和新鲜水草,然后在每个玻璃缸中分别放入10条发育状态不同的蝌蚪;
③向1号缸中投放含有甲状腺制剂的饲料,2号缸中投放含甲状腺抑制剂的饲料;
④每天分别向各缸中投放一些饲料;
⑤每隔一定时间观察一次,观察时用小网将蝌蚪捞出放在培养皿中,再将培养皿放在坐标纸上(1mm 1mm),观察并测量蝌蚪的体长变化,如前肢和后肢的生长情况、尾的变化等。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上述设计方案中,有一些明显的缺陷或不妥,请你指出2点
,
(2)按照修改后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预测实验结果: 。
17.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
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为此,有人做了下述实验:
(一)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见下图)。
(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图中c、d、e和f用一种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量]请回答: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图a和b说明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有没有被分解?_______
(2)图b和d说明胚芽鞘被玻璃片分隔成两半,__________(填“影响”或“不影响”)生长素向下运输和琼脂块中收集的生长素数量。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图e和f中琼脂左右两侧收集到的生长素情况不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警告:本系列作品由利剑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利剑科学)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果资料中有问题,你可以联系编者(利剑科学)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需要更多资料请关注“利剑科学文集”,请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E5%88%A9%E5%89%91%E7%A7%91%E5%AD%A6/
也可关注“利剑科学工作室”,请点击:
http://news.21cnjy.com/A/130/151/V54954.shtml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A
3.B
4.C
5.D
6.B
7.D
8.C
9.D
10.D
11.B
12.B
13.B
14.B
15.B
16.C
17.A
18.B
19.A
20.A
21.C
22.C
23.C
24.A
25.B
B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D
2.B
3.C
4.D
5.C
6.D
7.C
8.D
9.A
10.C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20分。)
11.乙;
沙漠狐耳大,可以增大散热的表面积,适应非洲沙漠炎热的气候:极地狐的耳小,可以减小身体的散热。适应极地寒冷的气候
12.ABCDE 高级 脊髓
13.随温度的升高,生物的活动强度增强
当达到C点的温度时,生物的活动强度最强
Ⅲ Ⅱ
14.C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