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题
1.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 产生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2.在一根装满水的较长的钢管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可以听到 次敲击声,其中第一声是从 中传来的,最后一声是从 中传来的.
3.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4.端午节赛龙舟时,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 而产生的,鼓声主要是通过 传到人耳.
5.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挂在钟罩内,如图所示:用抽气筒把钟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声音 ;此实验可以推理得出 的结论 。实验中声音无法完全消失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
6.有一根长为L的钢管,当在一端打击一下时,某人在它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时间间隔为△t。先听到的那次响声是从 传来的;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气,则声音在钢中的速度v钢= 。
二、选择题
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速度比光速快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快
8.用手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握住后,发声立即停止,这是因为( )
A.音叉的振动停止了 B.声音的速度变小了
C.声音的响度变大了 D.声音的音调变低了
9.关于声音的传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传播中遇到墙壁的阻挡就停止传播
C.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0.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击这根铁管,则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情况是( )
A.响了一下,声音是从铁管传来的
B.响了一下,声音是从空气传来的
C.响了两下,先听到从空气传来的
D.响了两下,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
11.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裂成二十多块碎片撞向木星,产生了巨大爆炸,但是身处地球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的声响,以下猜想最有科学依据的是( )
A.这种爆炸不会产生振动
B.木星与地球之间存在很长的真空带,没有传声介质
C.这种爆炸发出的声音太小
D.爆炸声传到地球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12.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声音传播的条件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14.(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因素有介质的种类和温度
B.0℃的水比0℃的冰降温效果好
C.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做参照来研究的
D.利用超声波来击碎人体结石是因为超声波的响度大
15.(双选)下列现象中哪个跟回声有关( )
A.在室内谈话比在旷野里谈话听起来响亮
B.蝙蝠利用超声波扑捉蚊虫
C.船只能利用“声呐”测定距冰山的距离
D.夜深人静时,说话声特别响亮
三、实验探究题
16.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 .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所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 (选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 是正确的.
答案
1.振动;声源处
2.三;钢管;空气
3.振动;340
4.振动;空气
5.逐渐减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通过上方的固体传声
6.钢管;
7-13.B A A D B A D
14.A,C
15.A,B
16.(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桌子上放一杯水(只要合理即可)
(3)小;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