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26 21:1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题
1.物理学中用   来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用   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2.溧阳首条“音乐公路”将于近日投入使用“音乐公路”在修筑时,需按一定标准在汽车底盘和道路之间设置不同的空气柱,汽车驶过时,底盘和道路之间的空气会因   而发出   (响度/音调)不同的声音,因而奏出乐曲。
3.发生地震的时候,有些动物能够提前感知,是因为这些动物能够听到频率   (选填“高于20000Hz“、”20Hz~20000Hz”或“低于20Hz”)的次声波,而人是听不到的。
4.蝴蝶飞行时翅膀上下振动。如果蝴蝶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8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把它称为   。
5.图中(a)(b)是常见的高音喇叭和医用听诊器,将它们制成这种形状,是为了减少   ,增大   .
6.如图所示为示波器显示的几种声音的振动波形图,根据波的特征分析可知:四列声波均为   (选填“乐音”或“噪声”),   两图可能是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的同一个位置发出的两列声波,   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音调和响度均相同的两列声波.
二、选择题
7.“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的频率高于人的听觉频率
B.声音的频率低于人的听觉频率
C.声音的频率高于人的发声的频率
D.声音的频率低于人的发声的频率
8.蜜蜂采蜜归来,发出声音的音调变低.原因是负重增加的情况下,蜜蜂翅膀扇动的频率(  )
A.变高 B.变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  )
A.在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分贝仪:反映接收到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C.蓝牙骨传导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听音乐,主要是利用固体传声
D.倒车雷达:利用的超声波属于一种电磁波
10.地震前,许多动物往往有异常反应,如老鼠逃出洞,牛马不入圈、鸡犬不宁等,这是因为(  )
A.动物们有先知之灵
B.动物们接收到了次声波
C.这是一种神秘现象,目前无法科学解释
D.动物们听到了超声波
11.针对下列各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音调
B. 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 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 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枪板是生源处减小噪声污染
12.“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 D.以上都不是
1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B.拉二胡时不断地用手指控制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调
C.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D.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4.生活中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15.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响铃声逐渐变小
C.图丙中火山喷发过程中伴有次声波产生
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次声波回声定位
16.语文老师上课时使用一种便携式扩音设备,使讲课声音更加洪亮,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三、实验探究题
17.如图所示,用钢尺做探究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1)本实验中应该听的声音是 。
A.钢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动发出的 B.钢尺拍打桌面发出的
(2)实验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说明: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   有关。
(3)实验时,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力度,则是研究声音的   与振动幅度的关系。
答案
1.速度;频率
2.振动;音调
3.低于20Hz
4.8;不能;次声波
5.声音的散失;响度
6.乐音;甲、丁;甲、乙
7-16 A B C B A A B B D B
17.(1)A (2)慢;低;频率 (3)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