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题
1.今年的《开学第一课》,钟南山与“抗疫英雄”们用铿锵有力的话语,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重含义。不看画面我们也能够根据 辨别出钟南山的声音;倒车雷达利用 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
2.在公共场所打电话、说话“轻声”是文明的表现,这里的“轻声”是指声音的 ;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 ;我们仅凭手机中听到对方的声音就判断出对方是谁,这是依据声音的 进行判断的。
3.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我们能区别不同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各人发出声音的 不同,吉它手不断用手指去改变按弦位置,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4.在一些闹市区,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监测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65.7分贝)反映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5.如右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瓶子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瓶子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二、选择题
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吹奏长笛时,笛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D.“震耳欲聋”主要描述声音的音调高
8.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江阴市委宣传部、文广局、市电视台主办了“红歌连连唱”。小琴踊跃报名参加了比赛,有关她的歌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听到她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B.小琴同学发出的歌声是她的舌头振动产生的
C.小琴同学在台上“引吭高歌”说明她的声音响度大
D.我们在幕后能听出是小琴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
9.下列有关声的现象,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D.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10.全班同学在齐声合唱同一首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歌唱同学的声带在振动
B.歌声洪亮时,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C.能分辨男、女同学的歌声,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
D.能分辨男、女同学的歌声,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
11.调节电视的音量旋钮是在调节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2.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式,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做能够使声音( )
A.音调变高 B.响度变大
C.音色变好 D.传播速度变大
13.比较老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叫声,则( )
A.老牛声音调高,响度大 B.蚊子声音调高,响度大
C.老牛声音调高,蚊子声响度大 D.蚊子声音调高,老牛声响度大
1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如洪钟”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的
B.“隔墙有耳”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15.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下列图中的哪一幅( )
A.B.C. D.
1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B.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人们利用超声波能够测出海底的深度
三、实验探究题
17.在学习吉演奏过程中,小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4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1.02
C 铜 100 0.76
D 尼龙 100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答案
1.音色;超声波
2.响度;传播;音色
3.振动;音色;音调
4.响度
5.丁;甲;乙;丙
6.350;能
7-16 A B D D B A D B B A
17.(1)A,B (2)A,C (3)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