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10课时 加减混合(教学课件)一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 (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第10课时 加减混合(教学课件)一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 (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0-27 13:4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10课时 加减混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RJ
2.让学生学习看图列加减混合综合算式的方法。
1.让学生学习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3.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
重 点
难 点
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能正确地进行 10 以内的加减混合计算。
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情境引入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 + 4 + 1 = 4 + 3 + 2 = 7 + 2 + 1 =
2 + 2 + 4 = 5 + 0 + 3 = 6 + 4 + 0 =
8
9
10
8
8
10
10 – 4 – 4 =
8 – 1 – 3 =
2
4
7-0-6=
1
8 – 4 – =
2
2
4
2
9
看图补全算式
探究加减混合运算
1
2
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从图 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看图理解
(1)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了3只。
(2)又飞走了2只。
(1)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了3只,这时总共有几只天鹅?
列式:4+3=7(只)
(2)这时飞走了2只,还剩几只天鹅?
列式:7–2=5(只)
想一想,该怎样列式计算?
再思考一下,这又该怎样列式计算?
用加法
用减法
分析题意
4 + 3–2=
7
先计算4+3=7
再计算7–2=5
5
计算混合运算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把两幅图合并在一起说一说怎样列综合算式并计算?
列综合算式
1
2
列式:4+3=7(只)
列式:7–2=5(只)
读作:4加3减2等于5。
1
2
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从图 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看图理解
(1)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
(2)又飞来了3只。
(1)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这时还剩有几只天鹅?
列式:4-2=2(只)
(2)飞来了3只,这时总共几只天鹅?
列式:2+3=5(只)
想一想,该怎样列式计算?
再思考一下,这又该怎样列式计算?
用减法
用加法
分析题意
4 –2+ 3=
2
先计算4-2=2
再计算2+3=5
5
计算混合运算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把两幅图合并在一起说一说怎样列综合算式并计算?
列综合算式
1
2
列式: 4-2=2(只)
列式: 2+3=5(只)
读作:4减2加3等于5。
比一比,想一想
4 + 3–2=5
4 –2+ 3=5
结果都是5
一个是先加后减,一个是先减后加,两个过程的顺序调换了,不影响结果。
综合算式:6+3–4=5
做一做
归纳总结
加减混合运算是指在一道算式里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在遇到加减混合运算的时候,我们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算出前两个数的结果,再把这个结果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相减,就得到整个算式的结果。
探究用分析法解决看图列式的问题
小华
小明
通过图片你看到哪些数学信息?
看图理解
地上有7个皮球,小华抱走了3个,
小明又抱来4个。
小华
小明
分析题意
(1)地上原来有7个皮球,被小华抱走3个,还剩几个皮球?
求还剩用减法,
列式:7 3=4
(2)小明又抱来4个,这时有几个皮球?
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列式:4+4=8
综合算式:7–3+4=
7 – 3 + 4 =
请思考,该怎样进行计算?
进行加减混合计算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4
8(个)
读作:7减3加4等于8
鱼缸里还有多少条鱼?
3+4–2=5(条)
3–2+4=5(条)
达标练习 巩固成果
课堂练习
1.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ⅹ”。
10–4+4=2 (ⅹ)
分析:没有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10–4+4=10 (√)
课堂练习
2.在○里填上“+”或“–”。
6○3○2=7 4○5○6=3
7○2○1=8 4○2○6=8
6 + 3 – 2=7 4 + 5 – 6=3
7 + 2 – 1=8 4 – 2 + 6=8
学以致用

8
3
2
7
-
+
3.看图列式。
能力拓展
4.每行,每列上的三个数相加,各得多少?
1
5
2
4
3
2
2
4
1
6
3
1
3
5
( )
( )
( )
( )
( )
( )
( )
( )
8
8
10
8
9
10
9
8
这节课你有什
么收获?
1.加减混合运算:是指在一道算式里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
2.计算顺序: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3.计算方法:先算出前两个数的结果,再把这个结果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相减,就得到整个算式的结果。
完成教材P64第1~6题。
2. 完成《分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