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1-19 21:4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2张PPT。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中国共产党成立:1、条件:
2、“一大”召开:
3、“二大”召开:
4、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1、条件:⑴思想基础: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⑵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⑶组织基础:党的早期组织建立
1918年,李大钊率先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党的早期组织。2、一大召开:⑴基本情况:1921年7月23日,13个代表代表了中国53个党员,
⑵内容:①建党
②奋斗目标
③领导机构
⑶意义: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3、“二大”召开内容:奋斗目标修改
(略,见教材)
原因:“一大”上提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实际上资产阶级不掌权,所以这一条是抄苏俄的,而且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革命性,所以是革命的参加者,而不是敌人。4、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⑴背景:1921年8月,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
⑵过程:1922年1月---1923年2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告终。
⑶教训:(略,见教材)zxxk林祥谦施洋二、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第一次国共合作:
2、第二次工运高潮: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3、北伐:
4、大革命失败
1、第一次国共合作:zx```xk ⑴背景:①对于中共来说,革命敌人过于强大,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团结其他革命阶级,而国民党在当时的中国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
②对于孙中山,国民党十分涣散,也愿意接受共产党的帮助来改组国民党。
③国民党的三民主义思想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有很多共同之处
④共产国际的帮助⑵步骤:中共:①1922年6月,《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战线
②1922年7月,中共“三大”——决定国共合作
国民党: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内容见教材)
⑶影响:国民大革命蓬勃开展中国国民党一大会场2、第二次工运高潮:⑴五卅运动:
⑵省港大罢工:
⑶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北伐时):
3、北伐:⑴背景: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成立国民革命军,准备出师北伐
⑵目标及过程:
⑶结果:北洋军阀势力基本被消灭,取得了胜利广州国民政府成立⑵目标及过程:(略,见教材)吴佩孚张作霖4、大革命失败:⑴原因:国共两党分歧巨大,矛盾激化。
⑵标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与“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⑶结果: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完全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进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三、工农武装割据1、南昌起义:
2、八七会议:
3、秋收起义:
4、工农武装割据:1、南昌起义:⑴过程:(略,见教材)
⑵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南昌起义领导人2、八七会议:⑴情况:1927年8月7日,汉口
⑵内容:(略,见教材)
→城市中心论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八七会议会场原址3、秋收起义:⑴情况: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
⑵文家市决策:
⑶结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4、工农武装割据:⑴背景: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⑵原因:由中国国情决定
→农民占人口大多数
→国民党在城市统治力量强大
⑶文献:《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⑷内容:略,见教材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⑸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会师为什么农村革命根据地都选在两省或三省交界处1、可以发动当地贫困农民进行土地革命,从而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意图。
2、这些地区大都受过北伐战争的影响,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3、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又是几省交界,远离国民党政权和军队控制的中心地带,有利于红色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四、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1、民族危机深重:
2、红军长征:
3、西安事变:⑴九一八事变过程: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某部炸毁了沈阳南满柳条湖的一段铁路,反诬东北军所为,于是进攻北大营。东北军仓促应战,是为“九一八事变”。
影响:日本侵略中国的标志性事件,中华民族的局部抗战由此开始。民族矛盾迅速上升为中国当时的主要矛盾。由于国民政府的错误政策,东北三省迅速沦丧,日本进而向华北进逼,中国的领土主权不断沦丧。⑵蒋介石政府的态度:政策:
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步步紧逼,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集中力量“围剿”红军。蒋介石⑴背景:由于“左”倾错误的领导,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内容:进攻中冒险主义、防御中保守主义。是事前对困难估计不足,盲目轻敌;事后(失败后)又是失败情绪蔓延,容易滋生保守主义逃跑主义。
王明李德⑵过程:1934年10月——1936年10月1934年10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完成长征,到达陕北。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⑶遵义会议:1935年
⑷《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红军会师⑶遵义会议:①背景:1935年,中央红军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向敌人通知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解放了遵义。
②内容:(略,见教材)
③意义:红军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飞夺泸定桥3、西安事变:⑴背景:民族危机加深,激发了国民党内部一些将士的爱国热情,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化。
⑵过程:1936年12月12日
⑶形势:
⑷解决:最终在共产党的调解下,和平解决。
⑸意义:(略,见教材)张学良杨虎城五、抗日战争1、全面侵华:
2、共抗外敌:
3、全民抗战:
4、抗战胜利:1、全面侵华:⑴标志: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⑵日军暴行:
①屠杀平民:南京大屠杀
②非常规战争:细菌战、毒气战、人体实验
⑶沦陷区统治:以华治华日军暴行油画 南京大屠杀日本活体细菌实验资料以华治华z//xx//k 伪满洲国成立汪伪政权成立伪满时期的沈阳2、共抗外敌⑴背景: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⑵过程:(略,见教材)3、全民抗战:⑴两个战场:正面战场→1941年12月前积极抗战,在防御阶段起主要作用
敌后战场:→1942年开始起主要作用,一直积极抗战
⑵三个阶段:
防御阶段:1937年7月——1938年10月
相持阶段:1938年10月——1945年8月
反攻阶段:1945年8月防御阶段——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情景徐州会战——平型关大捷 x``kw 平型关地势林彪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李宗仁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的贡献相持阶段——根据地的反扫荡大生产运动4、抗战胜利:⑴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⑵意义:(略,见教材)
⑶原因:中国受降抗战胜利了蒋介石发表抗日胜利演说毛泽东发表抗日胜利演说抗战胜利的原因: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成为全民族抗战坚强的领导核心。
2、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斗争,也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对夺取抗战的胜利都起了重要作用。
3、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各国间的相互配合与支援,对抗战的胜利也起了积极作用。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两种民运的较量:
2、和平较量:
3、独裁暴行:
4、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两种命运的较量:⑴两种命运:
中共:民主、和平、联合政府→光明中国
国民党:专制、内战、一党独裁→黑暗中国
⑵思想交锋:
中共七大:1945年4—6月
内容:
国民党六大:1945年5月
内容:
毛泽东在做报告《论联合政府》2、和平较量:⑴重庆谈判:1945年8月
①双方意图:国民党:如果毛泽东不来,国民党就占据了政治优势,可以将发动内战的责任推给中共,如果来了,就利用外交手段诱使中共交出根据地和军队。
中共:争取和平民主建国,如果不成功,也会揭露国民党的阴谋。
②过程及结果:“双十协定”
③内容:
2、和平较量:⑵政协会议:
①时间:1946年1月10日
②内容:(略,见教材)3、独裁暴行⑴迫害民主人士:
⑵六届二中全会:
⑶发动内战:李公仆闻一多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⑴内战爆发:1946年6月
①全面进攻:情况:
结果:
②重点进攻:情况:
结果:
⑵战略反攻:①背景:敌我力量对比变化
②情况: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⑶战略决战:①背景:实力对比变化
②情况:三大战役
③结果:
⑷渡江战役:①国共和谈:
②渡江战役:
③结果:国民政府统治结束战略反攻: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刘伯承与邓小平挺进大别山陈毅与粟裕陈赓三大战役: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标志着中国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结束,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的结束,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从而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人民摆脱了殖民主义的统治,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从而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使中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新生的历史转折点。补充: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有了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改变了自辛亥革命以来资产阶级政党林立却无一能真正担负起领导人民革命的状况。
②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使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放手发动工农群众,为中国革命找到了真正的力量源泉。
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把中国革命引向了社会主义方向,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