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海水的运动教学课件(1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3.3海水的运动教学课件(17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27 09:5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结合材料,理解海水运动的形式、成因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结合材料,分析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导】课本P57引言导入
【学】
1. 阅读课本P57-P59和优化方案P69自主落实,预习海浪和潮汐的类型,影响及利用,完成优化方案能力一的主题探究及课本P60活动题;通过对关键能力的掌握学习,能分析出钱塘江大潮的成因。(8分钟)
2.阅读课本P61和优化方案P69-70自主落实,预习洋流的类型及影响,完成优化方案能力二的主题探究:洋流及其影响。(8分钟)
【情境设计】
能力一 海浪和潮汐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2011年 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高达十几米的海浪将车辆等卷入海中并冲毁沿岸建筑,造成一万五千多人死亡,并导致日本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对人类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灾后,日本加强了对海啸的监测和研究并耗巨资加高、加固海堤等。
问题一:结合材料,分析日本海啸发生的原因。[综合思维]
问题二:说明此次日本发生海啸带来的影响
有哪些?[人地协调观]
问题三:简述日本防御海啸采取的主要措施。[地理实践力]
日本处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多发,地震引发海啸。
人员伤亡;摧毁建筑物和道路、破坏港口设施等;破坏生态环境。
加强地震和海啸的监测研究和预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加高、加固大堤;营造海岸防护林。
【展、评】知识点一:海浪
材料一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②据《潮州志》载,台风“震山撼岳,拔木发屋,加以海汐骤至,暴雨倾盆,平地水深丈余,沿海低下者且数丈,乡村多被卷入海涛中”。
③早晨,我们正在海边星巴克喝咖啡,巨浪突然而来。我们玩命逃,看到3个日本人在海里消失了。——德国人达特勒《泰国普吉岛》
1.阅读课本57-58页,判断材料中分别描述的是哪种海水运动形式?
——海浪
——风暴潮
——海啸
【学生活动】
①影响人们在海滨和海上的活动。
②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③海浪是营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2.海浪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知识点二:潮汐
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一日有两次涨落,一月有两次大潮(农历初一、十五)、两次小潮(农历初七或八日、二十一或二日)。人类在海边的活动往往和海水运动密切相关。例如:掌握潮汐运动的相关信息,有利于人们开展相应活动。
4次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60页案例《钱塘江大潮》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钱塘江大潮在中秋节前后格外壮观?
天文因素:中秋节前后,地、月、日位置接近直线,合成的引潮力最大
地形因素:杭州湾为喇叭状河口(外宽内窄),涨潮时大量海水涌入狭窄通道,水位暴涨。
水文因素:中秋前后,钱塘江水量丰富,江水与海水顶托作用强。
气象因素:秋季盛行东南风,与潮头流向相同,风助潮势。
【学生活动】优化方案P71
当地时间2018年9月28日,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巴鲁市发生7.7级地震。截至10月2日,已经造成1 234人死亡。如图为地震后的照片。据此完成1~2题。
1.照片反映的海水运动形式为(  )
A.风浪 B.潮汐
C.海啸 D.风暴潮
2.照片反映的海水运动形式属于(  )
A.海浪 B.潮汐
C.洋流 D.风浪
C
A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小洋口海涂湿地上,数千亩的大米草与潮汐形成的自然纹理构成完美的水墨画卷。我国沿海居民早就掌握了潮汐涨落的规律,他们不但把潮汐当作“天然的钟表”,而且知道怎样利用潮汐。右图为小洋口海涂湿地潮汐纹理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潮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天都有一次潮汐现象
B.潮汐是底层海水周期性上涌导致海面升降的运动
C.当水位涨到最高位置时叫潮,降到最低水位时叫汐
D.潮汐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引起的海水运动
4.沿海居民利用潮汐来(  )
①发展航运 ②发电 ③灌溉海水稻 ④蓄水晒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B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具体影响 举例
沿岸气候 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低纬度海区水温不会持续上升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暖流沿岸地区气候比较湿润,寒流沿岸地区气候比较干燥
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北海道渔场:暖流与寒流交汇形成
海洋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油船泄漏、陆地近海污染
海洋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顺流加速、逆流减速
洋流从极地地区挟带冰山向较低纬度漂移,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拉布拉多寒流常挟带冰山
洋流的地理意义
【固】BBCBD CADDB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受风、洋面、地形等因素影响。温差能是指海洋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差储存的热能,受太阳辐射年周期变化等影响,我国海洋表层水温具有明显的地区和季节差异,其中渤海表层水温年较差最大。我国沿海的波浪能、温差能等海洋能源丰富,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南海波浪能资源非常丰富,其主要原因有( )
①海面摩擦小②季风影响大③太阳辐射强④台风影响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渤海温差能最丰富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活动设计】
下图为“我国沿海局部海域波浪能密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导致该海域南、北部波浪能密度分布特点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盛行风向 B.海岸走向 C.海底地形 D.海域面积
4.目前波浪能开发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 )
A.资金缺乏 B.稳定性差
C.市场需求不足 D.生态破坏严重
潮汐时刻表能够反映不同时刻的潮水高度,是船舶进出港口的重要依据。下图表示某日某港口潮汐时刻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潮汐说法正确的是( )
A.潮汐形成与太阳对月球引力有关
B.海水上升称为潮,海水下降称为汐
C.潮汐是深层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
D.潮汐的水位高低与海岸的形态有关
6.此日,大型船舶要进港卸货,为防止搁浅,合理的进港时间是( )
A.6时 B.11时 C.16时 D.21时
“乍起闷雷疑做雨,忽看倒海欲浮山。万人退却如兵溃,浊浪高于阅景坛。”是钱塘江大潮观景写照。读钱塘江大潮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7.钱塘江大潮最为壮观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天体引力②海湾形状③海陆风 ④洋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8.下列人类活动与潮汐无关的是( )
A.海水养殖 B.潮汐发电
C.港口建设 D.海水淡化
下面为某区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图(图1)和某大洋表层洋流模式图(图2)。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9.与洋流A性质一样的是(  )
A.①洋流   B.②洋流
C.③洋流   D.④洋流
10.洋流对地理环境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洋流经过的海域不会发生污染
B.②⑤洋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
C.④洋流挟带极地海冰会威胁航运
D.⑤洋流沿岸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努克市位于格陵兰岛西岸某峡湾口,是格陵兰岛的最大城市,冬季寒冷漫长,冰川广布,但海水终年不结冰。城市的支柱产业是航运、捕鱼、海产品加工等。下图示意努克市位置。
(1)判断图中洋流A的性质,并说出判断理由。
(2)简述努克市西面海域冬季不结冰的原因。
(3)努克市捕鱼、海产品加工产业依靠的是附近海域丰富的渔业资源。解析其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寒流。理由: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
努克市西面海域有暖流流经,受暖流增温影响,海水水温较高,因此冬季不结冰。
附近海域有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得鱼类饵料充足,渔业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