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新人教版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第一课时)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性分异规律。
学习目标:
1、观察景观图片,感受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地域差异事实。
2、利用实例,从物质、能量交换的角度掌握地域差异的根本原因。
3、知道地域差异有不同的空间尺度,能用地图说明陆地上有不同的自然带。
4、运用实例,说明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和表现。
国庆节期间,朋友圈里晒了好多美图,观察对比这三幅景观图,你有什么感想?说出这些同学分别去了哪里,依据是什么?
①
②
③
①
②
③
自然环境是存在差异的,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而言,而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
01.地域差异
1、对比图一和图二,景观有何不同,结合两地位置,试着说明原因。
①
②
学生活动1
两地纬度相近,但①地离海更近,水汽来源更充足,所以植被众多。
学生活动1
同纬度地区,自沿海到内陆,由湿润趋向干旱
在大陆内部,太阳辐射更多地转化为风能
在沿海地区,太阳辐射较多地用于蒸发,水循环强烈
2、对比图一和图三,景观又有何不同,结合两地位置,试着说明原因。
①
学生活动1
两地均离海洋较近,但③地纬度较低,太阳辐射更强,温度较高,植被郁绿。
③
1.1地域差异的成因
外部条件
太阳辐射
海陆位置
+
地域自然地理过程差异
根本原因
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大气环流等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程度差异
具体表现
地域差异
01.地域差异
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和海陆位置是地域差异形成的重要外部条件,它们会影响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岩石风化释放的钠、钾、钙、镁等元素,可溶于水,并可随水迁移。钠、钾的溶解度高于钙、镁。不同地域,降水量不同,钠、钾、钙、镁含量差异显著,水质、土壤性质和植物种类也相应具有差异。
元素迁移与地域差异的形成
湿润区:钠、钾、钙、镁易淋溶并迁出,土壤和水含盐量低,植物生长良好。
半湿润、半干旱区:钠、钾易淋溶,钙、镁大量保存,土壤中形成钙积层,影响部分植物生长。
干旱区:钠、钾、钙、镁均大量保存,土壤和水含盐量高,植物生长不良。
案例
1.2地域差异的表现
01.地域差异
全球性的地域分异(大尺度)
温度带划分
海陆分布
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1.2地域差异的表现
01.地域差异
区域性的地域分异(小尺度)
阳坡与阴坡的地域差异(秦岭)
1.2地域差异的表现
01.地域差异
区域性的地域分异(更小尺度)
山与谷的地域差异(伊犁河谷)
自然植被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地域差异往往通过植被直观体现,读世界自然带分布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自然带,它具备什么特点?
2.结合地域分异成因,归纳总结陆地自然地带的分布有何规律?
世界陆地自然地带的分布
02.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
热量
海陆
水分
气候
类型
植被
土壤
自然带
具有一定宽度
呈带状分布
决定
影响
形成
特点
高温
少雨
热带沙
漠气候
热带
荒漠
热带荒漠带
因为植被能较明显地体现自然环境的特征,所以自然带往往以植被类型命名。格式为:热量带+植被+带
自然带的形成
学生活动2
对照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填入对应的自然带名称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
海洋性气候
温带
大陆性
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候
温带
季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热带雨林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温带
荒漠带
北极圈
北回
归线
赤道
热量随纬度升高渐少
形成原因:
分异基础:
表 现: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苔原带
热带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冰原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热量
自然带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变化)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森林
草原
荒漠
草原
荒漠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荒漠带
草原带
森林带
从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
海陆分布
形成原因:
分异基础:
表 现:
水分
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依次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自然带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水平 地带性 示意图 变化规律 成因
纬度 地带性
陆地干湿度地带性
从赤道到两极
从沿海到内陆
热量变化为基础,水分差异起一定作用。
水分影响较大,受一定温度条件的影响。
小结
02.陆地地域分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