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水资源
与国家安全
一、我国水资源概况
狭义的水资源是指人类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主要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我国水资源丰富,但人均水资源贫乏。
(一)时空分布不均,缺水问题突出
空间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时间分配: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课堂思考:
我国各地区降水量与当地水资源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一)时空分布不均,缺水问题突出
1、“人水矛盾”的主要表现:
①供求总量不平衡, 需水量增长速度超过可供水量增长速度;
②沿海发达地区的用水缺口明显扩大;
③工农业和服务业用水量不断增加,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构成了很大压力。
2、水资源短缺的表现:
资源型缺水——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西北地区,气候、地形、地质等因素的影响。
水质性缺水——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由于不合理用水、水体受污染造成。
课堂活动P.39:西北水窖与地头水柜
1. 分析西北地区和喀斯特地貌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西北地区:地处内陆,降水少,蒸发强,气候干旱;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加,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多。
喀斯特地貌区:地表崎岖,土层贫瘠,土壤保水能力弱;岩石裂隙、地下溶洞发育,地表水渗漏严重,开采利用困难;水利设施落后。
2. 说明水窖和地头水柜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主要功能:存蓄雨水和地表径流的水利设施;
作用:提供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用水。
课堂活动P.39:西北水窖与地头水柜
3. 分别指出修建水窖和地头水柜需要注意的问题。试以某地区为例,设计一个水窖或地头水柜的建造方案。
修建水窖要注意:防渗;远离污染源;
修建地头水柜要注意:足够的集流场;位置高于需灌溉的农田。
水窖建造方案:
①窖址选择(地形地质、集流场地、主要用途)
②确定窖型(场地大小、建筑材料、当地土质)
③配套工程(集流场、输水渠、沉沙地、进水管、窖口井台)
课堂阅读P.38:世界水资源危机
课堂探究P.47:阿联酋的水资源
1. 分析阿联酋淡水资源不足的主要原因。
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强。
②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用水量大。
2. 阿联酋在沿海修建海水淡化厂,建立淡水储备库。这样做有哪些重要意义
增加淡水总量,缓解水资源危机;
保障生产、生活稳定供水,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水污染问题严重
北方的污染负荷普遍重于南方。
课堂阅读P.39-40: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淮河、海河、辽河,以及太湖、巢湖、滇池等流域人口稠密地区,水体污染相对严重。
沿海地区:超量开采地下水 → 海水入侵 → 土壤盐渍化;灌溉机井报废;水田面积减少;水质性缺水。
课堂阅读P.40:地下水污染
课堂活动P.41:水体富营养化
1. 人类主要通过哪些途径排放富含氮和磷的污水?如何加以控制?
排放途径:①生活污水(厕所排放、厨余废水);
②种植业废水(化肥);畜禽养殖废水(畜禽粪便);
③化工企业的废水。
控制方法:①制定排放标准;
②实施截污工程;
③限制含磷洗涤剂的使用;
④推行清洁生产,控制工业污染源;
⑤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三)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等传统灌溉方式仍普遍沿用;
灌溉用水有一半左右在输水过程中渗漏、蒸发损失;
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 55% 左右;
城镇居民用水(活供水管道老化、水龙头滴漏)铺张浪费严重。
二、我国水资源安全保护措施
(一)兴修水利,优化水资源配置
二、我国水资源安全保护措施
(一)兴修水利,优化水资源配置
1. 修建水利工程:
水库、渠道、跨流域调水工程
都江堰、京杭大运河、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
2. 因地制宜地利用水资源:
新疆的坎儿井、黄土高原的水窖、“海绵城市”
3. 完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
堤防加固、河道治理、控制性枢纽建设、蓄滞洪区建设
课堂活动P.43-44:“海绵城市”
课堂活动P.43-44:“海绵城市”
1(2)“海绵城市”除了能有效防涝,还有哪些功能
蓄水供水、缓解水资源短缺、净化雨水净流污染、修复城市水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人居环境等功能。
1(3)你认为还有哪些防治城市洪涝的措施?
加强对暴雨、洪涝的监测和预警;
增加城市绿地和通透式路面;
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整治恢复生态河网;
建立与完善防涝抗涝的应急体系。
二、我国水资源安全保护措施
(二)节约用水,构建节水型社会
1. 结合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调整;
2. 推广和普及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
3. 改进陈旧的灌溉系统,发展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作农业;
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减少浪费。
课堂阅读P.44:以色列的节水农业
二、我国水资源安全保护措施
(三)水污染防治
排放污染物时,必须充分考虑水体的承载能力,把环境污染控制在特定限度之内。
通过法治、管理、科技等手段,预防和治理水污染。
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监督管理。
(三)水污染防治
三、跨境水资源与国家安全
跨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牵涉到所在国家的发展与安全。各国需要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协调一致,统一制定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方案,促进沿河国家的合作共赢。
课堂活动P.46:国际性河流
1. 我国有 2.2 万千米长的陆地边界,与陆上邻国大多有河流相通,国际河流多达86 条。
(1)流经我国的国际性河流主要有哪些?
(2)说出我国主要国际性河流的补给类型。
(3)说出我国在维护国际安全和保护水资源方面做出的贡献。
课堂活动P.47:巴拉圭河
课堂活动P.47:巴拉圭河
2(1)指出巴拉圭河从源头至河口间不同河段流量季节变化特征,并从气候、地形、流域等方面分析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
①巴拉圭河流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②科伦巴以上,汛期为1-2月;
(处于热带草原气候区,1-2月为湿季,降水多)
③科伦巴以下,汛期为6-8月;
(中游流经广阔的沼泽平原,湿地对流量调节作用明显,汛期向后推延;且向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过渡,6-8月降水增多)
④科伦巴以下河段的河口附近,汛期主要集中在2-6月。
(有多条支流的汇入)
课堂活动P.47:巴拉圭河
2(2)综合分析2016年皮科马约河出现河水枯竭的地理原因。
①处于旱季,降水少,蒸发强,河水水位下降;
②河道淤塞,导致河道多处水流受阻,加剧河水干涸;
③流域内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④过度开垦发展种植业,农业用水量增大;
⑤流域内各国协调管理不够。
(3)为充分利用巴拉圭河的水资源,流域各国需要在哪些方面协调
水量分配、水电开发、航运建设、水污染控制、生态保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