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OIL RESOURCES AND NATIONAL SECURITY
课堂探究P.60:石油危机
1. 伊朗、伊拉克等国实行石油减产和禁运,为什么会对西方乃至全球的经济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二战后,石油成为主要能源,国民经济高度依赖石油产品;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少数国家。
2. 查阅资料,议一议,在20世纪还发生过几次“石油危机”?分别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次石油危机,分别发生在1973年、1978年和1986年。
影响:能源不足,生产生活成本上升;企业利润下降,失业率上升;引起社会恐慌,全球经济危机。
一、石油资源分布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中东占全世界的近一半。
一、石油资源分布
我国石油资源较丰富,但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渤海湾、珠江口以及近海大陆架等地。
课堂阅读P.62:石油的形成
绝大多数油气田都分布在沉积岩中……开始了移动,直至遇到不可渗透的岩石屏障才被有效地密封起来,形成油气田。
咸水环境更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海相生油与陆相生油两者形成的沉积环境都是半咸水—咸水。内陆咸化湖盆、海洋、海陆过渡带或湖陆过渡带都是石油生成的理想沉积环境。
课堂活动P.63:“越采越多”
1. 想一想,为什么世界石油会出现“越采越多”的情形?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石油勘探的范围扩大,深度加大,石油可采储量增多。
主要得益于科技的进步,也与政策鼓励、资金投入有关。
二、石油生产与消费
石油生产过程:勘探与开采
石油开采方式的决定因素:
油田位置、地质条件等
陆地及浅海开采方式:
钻井开采
海底油田开采方式:
钻井平台开采
“磕头机” ——游梁式抽油机
二、石油生产与消费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石油储量与石油产量通常呈正比关系,但受资金、技术、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的石油开发方式存在着较大差异。世界石油生产集中度相对较高。20世纪60年代,一部分石油生产国为了协调和统一石油政策,维护共同的利益,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
课堂阅读P.65:石油输出国组织
石油消耗量受经济发展状况、人口数量、石油储量等因素影响。
二、石油生产与消费
课堂活动P.66:
1(1)比较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异同。
相同点:都以矿物能源为主;能源消费都呈多元化。
不同点:我国煤炭比重最大,优势地位明显;水电比重比世界大,石油、天然气、核能所占比重小。
课堂活动P.66:
1(2)分析造成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差异的原因。
主要受能源储藏结构制约(我国水能蕴藏量世界第一,煤炭居世界第二);其他还与开采利用的技术、配套产业、利用历史、政策引导、工业惯性等有关。
课堂活动P.66:
2. 国务院在《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强调,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要达到15%,天然气比重要达到10%以上。我国为什么要改变能源消费结构?试说出你的理由。
①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②减轻对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
③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④鼓励新能源技术进步。
03
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三、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我国石油资源储量丰富,但人均石油储量较低。
我国石油储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现有油田大都已过高峰生产阶段,继续增产的压力较大。
在油气资源丰富海域,我国面临国际纠纷,严重制约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的消费量迅速攀升。
三、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供需矛盾逐渐突出,进口量逐年攀升,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三、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一)开拓国际石油运输通道
我国石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非洲、俄罗斯、拉丁美洲等地区和国家。其中,中东石油占我国石油进口总量的一半左右。
为了减少对海路进口石油的过度依赖,促使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我国一直在积极寻求陆上石油进口的新通道。陆上油气管道的建成,显著增强了我国石油的供应和保障能力。
课堂阅读P.68:中缅油气管道
课堂阅读P.68:中缅油气管道
中缅油气管道的建成,既开辟了我国从中东、非洲输入油气的能源新通道,实现油气进口多元化,又使缅甸的经济、工业和电气化水平得到提高,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和生活水平,成为“一带一路”互利共赢的经典范例。
另外,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可以有效减少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度依赖,实现能源供应多来源、多通道、多方式,既降低了运输成本,又加强了我国能源运输的安全性。
三、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二)提高石油战略储备
现已建成8个石油储备基地(数量偏少,应对风险能力还需加强):舟山、镇海、大连、黄岛、独山子、兰州、天津石油储备基地和黄岛国家石油储备洞库。
课堂阅读P.69:美国石油储备
应对可能发生的供油中断、石油禁运等紧急情况。
三、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三)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推动石油企业“走出去”
(四)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
课堂活动P.70:我国的石油进口来源地
1. 总结我国近20年来石油进口来源地的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探究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名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2000年 阿曼 安哥拉 伊朗 沙特 印尼 也门 苏丹 伊拉克 越南 卡塔尔
2008年 沙特 安哥拉 伊朗 阿曼 俄罗斯 苏丹 委内瑞拉 科威特 哈萨克 阿联首
2018年 俄罗斯 沙特 安哥拉 伊拉克 阿曼 巴西 伊朗 科威特 委内瑞拉 美国
分布特征:总体集中、趋势分散。
演变规律:稳中有变。稳的是中东依然是主要来源地,变的是俄罗斯、拉美的进口比重迅速上升。
课堂活动P.70:我国的石油进口来源地
1. 总结我国近20年来石油进口来源地的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探究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分布特征:总体集中、趋势分散。
演变规律:稳中有变。稳的是中东依然是主要来源地,变的是俄罗斯、拉美的进口比重迅速上升。
变化的原因:与各国石油产量、质量与出口量有关,也与国际关系外交政策有关。
影响:使我国石油进口多元化,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风险;促进了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提升了我国作为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市场的地位。
课堂活动P.70:石油生产地与消费地的不一致
课堂活动P.70:石油生产地与消费地的不一致
2(1)从全球来看,世界主要的石油出口国和石油进口国分别有哪些
出口国:沙特、俄罗斯、伊拉克、加拿大、阿联酋、科威特、伊朗、尼日利亚、安哥拉、挪威。
进口国: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德国、法国、韩国、西班牙、意大利、新加坡。
(2)石油生产地与消费地的不一致,会给世界地缘政治安全带来哪些问题与挑战?
不一致性导致了多数石油消费国对进口石油的严重依赖,同时也导致了世界范围内对石油的争夺,进而带来一系列外交矛盾和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