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农业区位与农业布局 课件(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1 农业区位与农业布局 课件(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27 09:3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世界粮仓正在“冒烟”
俄罗斯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而乌克兰的黑土地面积占全世界黑土地面积的23%。凭借肥沃的土地资源,乌克兰成为农产品主要出口国之一,被誉为“欧洲的粮仓”。
自冲突爆发以来,全球小麦和玉米价格不断上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价格涨幅已高达40%。
俄罗斯的葵花籽油脂的产量和出口量占到了全球份额的26%和28%;而乌克兰作为葵花籽油第一大国,这两个数字更是达到了33%和50%。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指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采集、捕捞、人工驯化、培育、种植、养殖等途径来获得产品的产业。
种植业
畜牧业
渔业
林业
副业
广义的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
狭义的农业:种植业
有的地方种水稻,有的地方种小麦…….
说明农业有什么特点?
民间有一句谚语: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说明农业有什么特点?
地域性
季节性和周期性
农业的特点
气候决定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一年三熟,水稻、热带作物等
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稻、油菜、甘薯、茶叶等
热量
作物种类
栽培方法
耕作制度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玉米、甘薯、花生等
一年一熟,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
喜光作物——吐鲁番的葡萄
喜阴作物——东北的人参
光照
光合作用
养分
降水
农作物的生长
洪涝
旱灾
地形
农业类型
嘉善→杭嘉湖平原→种植业
梅家坞→浙西北山地丘陵→经济果林业
红原县→青藏高原→畜牧业
土壤
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酸性红壤
南方山区土壤
排水良好
有机质含量适宜
呈酸性
利于茶树生长
水源
农业生产必备条件
水源充足→嘉善汾湖→渔业
水源不足→杭州茶园→灌溉
河流、湖泊水
高山冰雪融水
水源:降水、河湖水、高山冰雪融水、积雪融水、地下水
俄罗斯的降水分布
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幅员辽阔,多平原和低地,淡水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良条件。农用土地占到国土面积的12.9%,高达2.2亿公顷,并且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黑土带。俄罗斯已开垦的耕地面积约有1.25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达到0.84公顷,农业出口收入超过军工等传统出口大户。
1、结合图,查找俄罗斯气温、降水等资料,说一说,影响俄罗斯农业生产活动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哪些?
2、找出俄罗斯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分布区域,分析俄罗斯适宜谷物种植地带的自然地理条件。
3、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可能给俄罗斯农业带来的影响。
纬度高,气候寒冷,寒冷期长(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冻土广布;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不足,水热配合差,不利于农业活动。
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的农业区。
谷物种植地带主要位于西西伯利亚南部和东欧平原南部的伏尔加河沿岸:地形平坦;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土壤肥沃(有深厚黑土分布);灌溉水源充足等。
1、结合图,查找俄罗斯气温、降水等资料,说一说,影响俄罗斯农业生产活动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哪些?
2、找出俄罗斯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分布区域,分析俄罗斯适宜谷物种植地带的自然地理条件。
全球气候变暖会使俄罗斯温暖的气候区范围扩大,热量条件变好,农作物可生长的时间变长;
冻土层融化,农业可开发的区域扩大,耕地资源增加,生产规模会扩大。
但气候变暖会有利于病虫繁衍,增加农业生产的威胁。
3、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可能给俄罗斯农业带来的影响。
生产技术
技术装备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良种培育
耕作技术
作物栽培
水肥控制
病虫害防治
作物单产和品质
农业信息化
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
农业科学技术因素
精准农业是指以“3S”(GIS、GNSS、RS)空间信息技术和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SS)为基础,面向农田生产的精细农作方式。精准农业引领农业由资源型向科技型转变,利用遥感系统(RS)快速获取墒情、苗情、土壤养分、病虫害等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实时依据;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采集农田信息,指导农机精准 作业;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整合各种数据资料,建立农田管理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依托决策支持系统,制定农业生产决策,以实现高效利用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优化目标。
精准农业
市场因素
决定农产品的价格、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响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类型
交通运输
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速度,扩大市场范围
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
政策
2000年后,俄罗斯政府将农业视为关系国际民生的重要领域,并指出没有“俄罗斯农业的复兴,就不可能有俄罗斯经济的复兴”。谷物被视为新的石油,政府也把农业列为国家重点产业提供补贴和支持。
农业社会经济因素
影响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类型
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岛,沙漠面积广大,石油资源丰富,出产椰枣较多,粮食不能自给。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沙特阿拉伯利用出口石油积累的财富,对农业实行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本国生产的小麦可以满足国内 90% 的需要,鸡肉和牛奶的自给率为 40%,蛋类基本实现自给,椰枣和蔬菜还可出口。
1. 简要评价沙特阿拉伯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全年高温,光热充足;石油生产大国,有雄厚的资金用于农业投资。
不利条件:境内主要是大沙漠和高原,可耕地很少;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源短缺。
2. 沙特阿拉伯在克服农业生产不利条件时,采用了哪些农业科技措施?
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技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采用海水淡化技术等。
沙特阿拉伯灌溉农业——西红柿种植
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岛,沙漠面积广大,石油资源丰富,出产椰枣较多,粮食不能自给。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沙特阿拉伯利用出口石油积累的财富,对农业实行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本国生产的小麦可以满足国内 90% 的需要,鸡肉和牛奶的自给率为 40%,蛋类基本实现自给,椰枣和蔬菜还可出口。
3. 沙特阿拉伯生产的西红柿为什么能进入英国超市?想一想,影响沙特阿拉伯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哪些?
沙特阿拉伯光照充足,西红柿品质较好,且大规模种植,产量高、价格低;
英国气候条件不利于西红柿生长,市场需求大,两地运输便捷。
沙特阿拉伯2005年以后小麦产量快速下降,蔬菜和牛奶比重快速上升,主要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导致农业生产规模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前粮食难以自给,目前小麦可以满足国内90%的需求,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农业投入增多和农业技术(灌溉技术)进步。
沙特阿拉伯灌溉农业——西红柿种植
改造热量——地膜覆盖
改造热量温室大棚
改造光照——果树下铺设反光膜
改造水源——排管系统
改造土壤——红壤撒熟石灰、盐碱地改造
改造地形——梯田、平地
温室大棚、地膜覆盖
改造热量
果树下铺设反光膜
改造光照
排管系统(坎儿井)、
改造水源
红壤撒熟石灰、盐碱地改造
改造土壤
梯田、平地
改造地形
技术改造自然条件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某城镇周围要发展小麦、乳牛、花卉、养鱼、果园等农业类型,应怎样进行区位选择 为什么
乳牛;距城镇较近且交通便利
小麦;地形平坦,面积大
养鱼;有水库
果园;丘陵山区,适宜发展林业
花卉;靠近水源且离城镇(市场)近
丘陵
水库
平地
主要公路


因素 形成条件
水分 大部分集中在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水分充足
热量
地形
土壤
劳动力
市场
种植历史
耕作制度
饮食习惯
大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热量充足
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形平坦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人口稠密,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人口众多,需求量大
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一年两熟、两年三熟,精耕细作,产量高
大米为亚洲人们喜爱的主食
【2016.4 】 材料一 图1为美国西部略图
(2)甲区域农业生产由粗放的放牧业向蔬菜、水果、乳酪为主体的方向转变,说明其农业区位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变化;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灌溉条件改善;城市发展。(每点1分,任答4点)
下表为图1中甲地的年平均降水量统计资料。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6-9月占全年比重(%)
540.0 901.0 273.0 90.9
第28题表 单位:mm
【2017年4月】甲地是所在国花生主产区,分析降水特征对该地农业生产的影响。(3分)
生产主要集中在6-9月降水较丰富月份;
降水量年内、年际变化大,生产易受旱涝灾害影响;
降水变率大,对灌溉等水利设施依赖性强;
年内旱季时间长,土壤易盐渍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大。(答出三点,得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