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5.1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步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5.1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步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0-27 09:2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生物呼吸和燃料的燃烧消耗的氧气平均为10000吨/秒,而大气层中氧气只占约21%,按照现有消耗速度只能维持3000年,可是,许多年过去了,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并没有减少,这是为什么呢?
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是由土壤汁构成”,即植物生长所需物质全部来自土壤。
植物增加的重量=土壤减少的重量
一、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1642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重的柳树苗栽种到一个木桶里,桶里盛有事先称过重量的土壤。在这之后,他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树苗。为了防止灰尘落入,他还专门制作了桶盖。5年过去了,柳树逐渐长大了。经过称重,他大吃一惊:柳树的重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却只减少了不到100克。
海尔蒙特认为这是因为柳树除吸收土壤中少量的无机盐外,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想一想,他是否忽略了其他因素?
一、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了一个经典实验。普利斯特利根据实验得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由于当时化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尚不了解植物吸收和释放的究竟是什么气体。
一、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氧气(O2),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但能助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或卫生香复燃),能供给动植物呼吸。
——二氧化碳(CO2),无色无味,气体,可以1:1的比例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能助燃,不支持动物的呼吸,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溴代麝香草酚蓝(BTB)试剂,通入二氧化碳时溶液由蓝绿色变为黄色,二氧化碳消失后溶液又转成蓝绿色。
二、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知识储备
向培养金鱼藻的容器中添加BTB试剂→装置进行暗处理30分钟后通入大量二氧化碳后封闭→将装置放到阳光下照射30分钟→观察现象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
蓝绿色 暗处理 黄色 光照处理 蓝绿色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课本P122-123)
●材料用具:玻璃钟罩、氢氧化钠溶液、盆栽的天竺葵、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清水
●实验原理:氢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水
●方法步骤:
①将两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分别用玻璃钟罩将两盆天竺葵罩住,
一个玻璃钟罩中放入氢氧化钠溶液,
将两个装置同时放到阳光下照射;
③分别取两个装置中天竺葵的叶片
各一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
④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过一会儿再用清水漂洗,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⑤实验现象:放置了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中叶片不变蓝色,未放置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中叶片变蓝色;
⑥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939年,鲁宾和卡门(美国)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对光合作用的原料进行了探究: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使他们分别成为H218O和C18O2→第一组提供H2O和C18O2,第二组提供H218O和CO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析两组实验释放的O2情况→现象:第一组产生的氧气全部是O2,第二组产生的氧气全部是18O2→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
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天竺葵暗处理→叶片遮光并在阳光下照射→酒精中隔水加热→漂洗滴加碘液→观察现象:见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未变蓝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①暗(饥饿)处理
②叶片遮光在光下照射
(设置对照实验)
④叶片放入酒精中
隔水加热脱色处理
⑤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
⑥冲去碘液观察现象
③取下叶片去掉遮光纸片
二、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
用试管收集金鱼藻放出的气体→将带有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试管内→观察现象:卫生香复燃
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二、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
天竺葵暗处理→叶片遮光并在阳光下照射→酒精中隔水加热→漂洗滴加碘液→见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未变蓝
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银边天竺葵在阳光下照射→取一片叶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漂洗滴加碘液→叶片绿色部分变蓝,银边部分未变蓝
二、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场所
●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淀粉等物质),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实质:物质转化:简单的无机物→复杂的有机物
能量转化: 光 能→化学能
●意义:完成物质转化、完成能量转化、调节大气成分
三、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和意义
原料——二氧化碳、水
条件——光能
场所——叶绿体
产物——有机物(储能)、氧气
四、植物对光合作用的适应以及光合作用的应用
叶镶嵌:相邻两节的叶总是不重叠而成镶嵌态,
利于每片叶都能接受光照。
光合作用的应用:合理密植、提高光照强度、增加CO2浓度、增加昼夜温差
P126练习:1.判断题
( )(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
( )(2)植物的每个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 )(3)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有机物里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
( )(4)合理密植可以保证作物的叶片都能充分地接受光照,又互不遮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