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摸底练习B(1.2单元)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我们可以这样描述鸟叫声:很动听,一会儿( ),一会儿( )。
2.赛龙舟时,阵阵鼓声是鼓面的( )而产生的。
3.“隔墙有耳”是因为( )能传播声音。古时候,人们常用耳朵贴地的方法来判断有无追兵,这是因为( )能传播声音。
4.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 )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5.用纸卷一个“喇叭” ,听小的声音,我们会发现声音的音量变 ( )(填“大”或“小”)了。
6.我们通常把声音的轻重称为声音的( )。
7.我们呼吸时吸入的 ( )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8.( )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9.测量肺活量时,一般使用的测量单位是( )。
10根据食物的来源,可将食物分为植物类食物和( )食物,简称( )和(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
( )11.下列小动物不能发出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是(▲)。
A.蝴蝶 B.蜜蜂 C.蟋蟀
( )12.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声响,这响声是由于(▲)。
A、破裂时气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B、气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C、气球被吹大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 )13.拉小提琴时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A.木头 B.空气 C.琴弦
( )14.在下面的三种物体中,(▲)传播声音的能力最佳。
A.空气 B.水 C.桌面
( )15.下列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远离噪声 B.控制物体发声 C.耳机音量开到最大
( )16.在弹奏吉他时,若想要使它发出的声音响一些,可以(▲)。
A.调节弦的松紧度 B.用的力气大一点 C.用的力气小一点
( )17.(▲)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
A.把橡皮筋拉开拨动 B.拉松一点 C.把橡皮筋用力搓
( )18.如图所示,小提琴总共有4根琴弦,用相同的力拨动时,(▲)。
A.1号弦发出的声音最高 B.2号弦发出的声音最高 C.4号弦发出的声音最高
( )19.如下图所示是小明制作的“拇指钢琴”,其中最长的钢条发出的声音(▲)。
A.最高 B.最小 C.最低
( )20.下面不参与呼吸的器官是(▲)。
A.肺 B.胃 C.气管
( )21.下面(▲)不是保护呼吸器官的正确做法。
A.空气不良时,出门戴口罩 B.经常开窗通气 C.经常吸二手烟
( )2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进行剧烈运动时,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会增加
B.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增大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C.人在睡觉与运动时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是差不多的
( )23.下面食物中,都是单一食物的是.(▲)。
A.馒头、猪肉饭、梨、苹果 B.馒头、白米饭、梨、肉包
C.馒头、白米饭、梨、苹果
( )24.人体所需要的营养从(▲)中得到的。
A.运动 B.食物 C.阳光
( )25.下面的膳食搭配原则不正确的是(▲)。
A.荤素搭配 B.粗细粮搭配 C.新鲜水果富含维生素,所以每天只吃水果
( )26.我们吃食物时主要靠(▲)来切割食物。
A.门齿 B.犬齿 C.臼齿
( )27.胃在消化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A.细化食物 B.吸收营养 C.转化营养
( )28.下列有关声音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B、振动停止后,声音要慢慢消失。
C、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 )29.在下面的三种物体中,(▲)传播声音的能力最佳。
A.空气 B.水 C.桌面
( )30.在阑尾炎手术后的康复期间,患者需要补充大量的蛋白质。你建议患者多吃一些(▲)。
A.蔬菜 B.水果 C.奶、蛋、鱼、肉
三、填图题。(每空1分,共5分)
31.写出图中各消化器官的名称。
四、实验探究题。(共40分)
32.右图是乐用橡皮筋将一块绷紧的气球皮扎在杯口上,并在气球皮上撒一些碎纸屑,然后在杯子的上方敲击音叉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
实验装置图完成下列问题。(毎空2分共10分)
(1)这是模拟( )的装置。
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B.耳朵鼓膜振动 C.液体溶解
(2)实验中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 )传到气球皮上。
A.音叉 B.空气 C.杯子
(3)实验时用力敲击音叉,观察到气球皮上的碎纸屑( )。
A.被音叉吸引 B.不动 C.在气球皮上跳动
(4)实验时用力敲音叉,气球皮上的碎纸屑跳动幅度与轻敲时相比,( )。
A.跳动幅度小 B.跳动幅度大 C.一样
(5)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耳朵里的( ),它就像这个气球皮一样很薄,而且有弹性,它时时刻刻都在接收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A.耳道 B.鼓膜 C.听小骨
33.在图中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毎空2分共16分)
通过比较,我发现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一般短的、细的物体
快,所以声音就 ,而长的、粗的物体 慢,所以声音就 。
34.下面是小艾同学记录的自己在三种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毎空2分共8分)
安静状态 运动结束时 运动结束休息3分钟后 运动结束休息10分钟后
第1次 17次 45次 39次 24次
第2次 18次 44次 38次 20次
第3次 16次 45次 40次 23次
(1)小艾同学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平均值是( )。
(2)在不同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
(3)运动结束后的呼吸次数比安静状态的呼吸次数( ),说明运动会使呼吸次数( )。
35.科学课上,四(1)班的同学为马铃薯中是否含有淀粉争论不休,你能帮他们完成实验方案吗 (毎空2分共6分)
研究的问题
需要的器材 马铃薯、小刀、碘酒、滴管
方法与步骤 (1)用小刀把马铃薯切开。(2)用滴管将碘酒滴在它的切面上。(3)观察并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高、低2.振动3.空气、大地4.棉线5.大6.强弱7.氧气、二氧化碳8.肺9.毫升10.动物类食物、素食、荤食
二、选择题
11 12 13 14 15
A B C C C
16 17 18 19 20
A A C C B
21 22 23 24 25
C C C B C
26 27 28 29 30
A A A C C
三、填图题
31.如图:
四、实验探究题
32.(1)B(2)B(3)C(4)B(5)B
33.低→高、低→高、高→低、振动、振动、高、振动、低
34.(1)16(2)不相同(3)多、增加
35.马铃薯中是否含有淀粉、马铃薯的切面变蓝、马铃薯中含有淀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