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单元 语文园地
(
教学目标
)能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钩、铲”等10 个字,积累含有“金、
木、水、火、土”等5 个偏旁的汉字。
积累与快慢有关的近义词,并能选择词语说句子。
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
了解“礻”和“衤”、“冫”和“氵”所代表的不同意思,能区分带“冫”
和“氵”的字
5.理解古诗《舟夜书所见》并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所描绘的夜晚河上的迷
人景色。
6.自主阅读短文《李时珍》,了解李时珍和他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
程,体会李时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积累含有“金、木、水、火、土”等5 个偏旁的汉字和6 组近义词,并能选择词语说句子。 (
教学重点
)
(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形象,写具体。
(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
课时目标
)
结能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钩、铲”等10 个字,积累含有“金、木、水、火、土”等
5 个偏旁的汉字。(重点)
积累与快慢有关的近义词,并能选择词语说句子。(重点)
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难点)
(
教学过程
)
(
一
)导入新课
教师口述: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八》的“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运用”两
个板块的内容。
(
二
)学用结合
(
板块一
)识字加油站
出示课件:
钩(钩子) 金 铲(铲子) 梅(梅花) 木 柿(柿子)
源(源头) 水 涨(涨潮)炬(火炬 ) 火 灿(灿烂)
垮(垮掉) 土 坟(坟墓)
1. 读一读,找规律。
(1)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注意“钩子、铲子、柿子”中的“子”读轻声。
(2) 出示课件:金、木、水、火、土。
指生读一读,教师相机引导:金、木、水、火、土不但是5 个汉字,而且还是5 个偏旁。
出示金、木、水、火、土的5 个偏旁,引导学生认一认。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5 个偏旁组成的新字。
出示课件:
钩(gōu)子 金 铲(chǎn)子 梅(méi)花 木 柿(shì)子
源(yuán)头 水 涨(zhǎng)潮 火炬(jù) 火 灿(càn)烂
垮(kuǎ)掉 土 坟(fén)墓
(4)学生齐读词语。
(5)开火车读词语。
(6)去掉拼音读词语。
(7) 教师引导 :这5 组词中带拼音的字分别与金、木、水、火、土有关。请你仔细观察字形特点,
说说你的发现。
(8) 学生交流 :我发现,每一行中间的独体字就是左右两个带拼音的字的偏旁,而且作偏旁
的时候,这些独体字的字形都发生了变化。具体而言:①“钩、铲”都是金字旁的字,金
字旁的字一般与金属有关;②“梅、柿”都是木字旁的字,木字旁的字一般与树木有关;
③“源、涨”的偏旁都是三点水,都和水有关;④“炬、灿”都是火字旁,火字旁的字一
般与火有关;⑤“垮、坟”都是提土旁,提土旁的字一般与土有关。
2. 练一练,学运用。
练写出含有下列偏旁的字,再组词。
金(钢)(钢笔) (铁)(铁锈) 木(树)(柳树) (林)(树林)
水(河)(河水) (江)(长江) 火(灯)(电灯) (烧)(烧毁)
土(堤)(河堤) (坝)(大坝)
3. 我拓展,我积累。
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这5 个偏旁的字?
预设:金:锋钱针 木:柳 桃 板 水:满 漫 海
火:炒 烤 燃 土:圾块 坡
(
28
) (
点典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R
版
)
)
26
字 (
板块二
)词句运用
出示课件:
(一)读一读下面的词语,选择一两个说句子。
忽然 突然 立刻 马上一瞬间 一眨眼
逐渐渐渐慢慢 徐徐 慢吞吞 慢悠悠
1. 读一读,找规律。
(1)读准6 组词语,发现词语排列的规律。
(2)学生读一读,交流:这些词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预设:每组的两个词语意思相近。
(3)学生观察每组词语,说说是什么意思。
小结:第一行中的 “忽然”和“突然”是一组近义词,都可以表示情况发生得迅速而又出
乎意料,“立刻”“马上”也是一组近义词,都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紧接着某个时候;“一瞬
间”和“一眨眼”都表示时间短。第二行是表示慢的词语,每组的两个词语的意思也相近,
同学们课下自己说说它们的意思,提醒大家可以借助熟悉的词语来理解生疏的词语。
(4)开火车读这些词语。
(5)你也来说几组这样的词语吧!
预设:开心 高兴 漂亮 美丽 背地里 私底下
2. 练一练,学运用。
示例:吃过午饭,李强慢吞吞地往教室走,刚走到楼梯口,上课铃响了,他立刻向教室飞奔
而去。
(二)读句子,想象画面,再仿照例句写一写。
出示课件:
根据提示,先想象画面,再仿照例句写一写。
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李明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跑进了教室。
1. 学生自由读一读例句,想想加点部分的意思。
2. 根据提示, 先读句子, 然后想象一下画面。
3. 小组同学互相表演一下“害怕极了”和“慌慌张张”。
小结:最后一个太阳正是因为害怕极了才会慌慌张张的。
4. 出示句子,教师指导。
李明杰_______,________跑进了教室。
教师指导:加点的“害怕极了”“慌慌张张”表示太阳的害怕。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想
象画面,想一想着急的李明杰会怎样跑进教室。
5. 学生根据教师指导思考如何补充这个句子,然后全班交流。
6. 出示句子,学生练习。(指名说)
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在花儿上。
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躺在沙发上。
(
三
)课后作业
1.读一读“识字加油站”的生字及词语,积累含有“金、木、水、火、土”5 个偏旁的汉字。
2.读一读“字词句运用”的6 组近义词并积累。
第 二 课 时
(
课时目标
)
了解“礻”和“衤”、“冫”和“氵”所代表的不同意思,能区分带“冫”和“氵”的字。(重点)
理解古诗《舟夜书所见》并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所描绘的夜晚河上的迷人景色。(难点)
自主阅读短文《李时珍》,了解李时珍和他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体会李时珍严谨的
科学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难点)
(
教学过程
)
(
一
)课前导入
教师口述: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语文园地八的“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运用”两个板块的内容。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语文园地八。
(
二
)学用结合
(
板块
三
)我的发现
出示课件:
神 祖 礼 福 冰 冷 冻凉
补袜 衫 被 海 流 洒 滴
1. 出示四组汉字,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2. 学生讨论:这四组字有什么特点?
3. 全班交流。
预设:每组字的偏旁都相同。
其中“礻”和“衤”,“冫”和“氵”容易混淆。我们可以从字义上区分“礻”和“衤”,“冫”
和“氵”的字。
“神、祖、礼、福”都带“礻”,示字旁的字一般与祭祀等有关。
“补、袜、衫、被”都带“衤”,衣字旁的字一般与衣服有关。
“冰、冷、冻、凉”都带“冫”,两点水的字一般与冰、冷有关。
“海、流、洒、滴”都带“氵”,三点水的字一般与水有关。
4. 同桌互认生字。
教师引导:认识了这些生字后,同学们能写出带这些偏旁的字吗?看谁写得多。
预设:礻:祁 祠 祝 冫:决冯冲衤:初衬裤氵:湖 江 池
(
板块
四
)日积月累
出示课件:
舟夜书所见
[ 清]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1. 教师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美丽夜景的古诗。
2. 知诗人,解诗题。
(1)介绍诗人,教师指导“查、慎”的读音。
预设:查慎行:清代诗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
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浙江海宁人。
教师引导:同学们,诗人查慎行经常畅游于山水之间,饱览过无数奇观异景。一个宁静
的夜晚,游玩了一天的他独自坐在船上休息,没想到却被此时河上的美景深深吸引了。他
不禁诗兴大发,提笔写下了这首诗。
(2)解诗题。
预设:“舟”是船的意思;“书”是“写、记”的意思。诗题的意思是:夜晚在船上记下
所见到的景象。
3. 读诗解意。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
(2)指名读全诗,明确以下字的读音。
认读指导:“查”是多音字,作为姓时读“zhā”;“散作”的“散”读“sàn”,不要
读成“sǎn”。同时,注意读准“灯、萤、星”等字的后鼻音。
(3)齐读《舟夜书所见》。
(4)理解第1、2 句。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让学生从中找出不懂的词语,逐一解释。
预设:月黑:没有月亮,一片漆黑。
渔灯:渔船上的灯光。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学生根据词语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预设:漆黑的夜晚看不见月亮,只看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零零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
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光。
(5)理解第3、4 句。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让学生从中找出不懂的词语,逐一解释。
预设: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 散:散开。 作:变作,变成。
让学生根据词语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预设:微风吹起了波浪,渔灯的微光在河面上散开,河面上好像撒落了无数颗星星。
(6)让学生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7)指导学生背诵这首诗。
(
板块
五
)我爱阅读
1. 揭示文题。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伟大的医药学家,他就是李时珍。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学了这
篇短文,你就会清楚了。
2. 出示自学要求。
(1)读短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短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指名说)
(3)想一想短文的主要内容。
3. 学生自学。
4. 检查自学情况,教师指导。
(1) 男女生分读第2、3 自然段。思考问题: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一部新的药物书? 李时珍发
现旧药物书有什么缺点? ( 引导学生归纳出“不全”“不详”“不对”三点)
(2)学习第4 自然段。
①默读第4 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编书做了哪些事? ( 指名说)
②哪句话概括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 指名说)
③李时珍采药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 ( 指名说)
④李时珍为什么要尝药材?这样做有什么危险? ( 分组交流)
⑤李时珍为什么要向医生、农民、渔民和猎人请教? ( 指名说)
⑥有感情地朗读第4 自然段。
5. 学习第5 自然段。
(1)指名读。
(2)“终于”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6. 我们要向李时珍学习什么?
预设:我们要向李时珍学习不怕困难、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
小结:同学们,这部书有一百九十多万字,字字都凝聚着作者救死扶伤的信念;这部分记录
了一千八百多种药物,种种都是作者伟大人生的见证。这部书是伟大的著作,更是一座不朽
的丰碑。所以我们说——生齐读:一本书是一种信念,一本书是一段人生,一本书是一座不
朽的丰碑。
(
三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积累了《舟夜书所见》这首诗,还认识了一位伟人李时珍。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
还感受到了李时珍优秀的品质,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多积累,不断充实自己。
费,等到年老时后悔就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理解词语,加强积累。
(1)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
(2)葵:菜名,中国古代重要的蔬菜之一。
(3)朝露:清晨的露水。
晞:被太阳晒干。
(5)布:布施,给予。
(6)德泽:恩惠。
(7)秋节:秋季。
(8)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9)华:同“花”。
(10)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11)老大:指年老了,老年。
分享交流,入情入境。
(1)小组合作,借助插图体会诗句的意思。
(2)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
三
)课堂小结
在“词句段运用”板块我们学习了怎样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意思,积累了很多传统习俗, 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长歌行》这首古诗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相信这些知识在我们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
四
)课后作业
搜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古诗文名句,摘抄下来,并背诵。
(
28
) (
点典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R
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