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1单元 光
1 为什么能看到物体
2 光的传播
3 光的反射
4 设计与制作:潜望镜
5 光的颜色
6 光与生活
第2单元 机械好帮手
7 常用的工具
8 巧用小棒
9 好用的钳子
10 方便的手轮
11 晾衣架上的小轮
12 适合的坡度
13 传动的齿轮
第3单元 人体“司令部”
14 测试我们的反应
15 大脑的作用
16 爱护我们的大脑
第4单元 遗传与进化
17 生物的遗传现象
18 专题探究:外貌特征能遗传吗
19 生物的变异现象
20 生物进化的证据
21 自然选择
22 环境变化与生物进化
23 网上学习:探索恐龙灭绝的原因
探究技能 推断
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的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等。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显微镜下的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我们的地球”主要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物质在变化”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探索宇宙”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三、教学基本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习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物质的变化,对宇宙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显微镜下的世界”、“地球和宇宙”、“物质的变化”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5、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6、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7、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9、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10、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六、教学进度表(略)
教学设计
第1单元 光
1 为什么能看到物体
一、教材分析
“为什么能看到物体”是《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光”的第1课。本课活动是先让学生知道能够自行发光的是光源,接着通过观察暗盒中的物体等探究活动来让学生了解: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本课共由2个活动组成。活动1“关灯了”,主要是观察、比较在开灯和关灯状态下的教室内物体前后的现象。活动2“观察暗盒中的物体”是让学生利用暗盒进行观察活动,比较关灯前后暗盒内的光源、物体的不同现象,感受人眼为什么能看得见物体。
二、学情分析
学生多数没有经历过处在完全黑暗的暗室,对是否关灯后看不见物体是不能很好地了解的。生活中他们遇到的黑暗其实不是真正的暗室,或多或少会有外面的光线透进来室内,因此对人眼看到物体的条件不能准确理解。需要制作一个内部完全黑暗的暗盒,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有四年级简单电路的知识基础,设计和操作方面也有一定能力,因此设计和制作一个自带光源的暗盒不是难事。
三、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光源。
2.知道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3.通过探究,观察和比较人眼看见物体的条件。
4.注重证据的意识,能对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比较,探究人眼看见物体的条件。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自带光源的暗盒(黑色盒子、黑色卡纸、简单电路、白色小球、剪刀、胶水)、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课件等。
学具准备:制作暗盒的材料(黑色盒子、黑色卡纸、简单电路、白色小球、剪刀、胶水)、白色乒乓球、橡皮擦、记录单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同学生日会上,彬彬提醒在吹蜡烛之前先找到灯的开关。
问题:为什么要先找开关呢?
交流:对波波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任务:蜡烛灭了后就找不到灯的开关吗?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关灯了
出示:各种光源的图片。
提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它们属于光源,如太阳、亮着的电灯、燃烧的蜡烛等。
问题:如果没有光源,我们还能看见物体吗?
任务:在一间能完全遮蔽光线的教室里,如果把电灯等光源关掉,我们还能看见物体吗?比较关灯前后的现象,与同学交流。
要求: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的内容。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对比关灯前后的课室物品,开展观察活动。
汇报:关灯前后各种物品的观察结果。
评价:根据学生能从比较的角度对比观察关灯前后物品的不同现象进行评价。问题:眼睛适应后是不是就能看见物体呢?
交流:具体是不是还能看得见物体呢?课室这个暗室还有一些光线进入了,看来还是需要进一步寻找不受外界影响的环境继续观察、研究。
(2)活动2:暗盒中的物体
出示:自带光源的暗盒实物和图片。
提示:我们可以制作一个自带光源的暗盒,进一步研究在没有光源的情况下是否还能看见物体。
任务:不打开暗盒里小灯泡的开关,通过暗盒上的孔能观察到盒内的物体吗?再打开暗盒里小灯泡的开关,观察盒内的物体,比较两次观察的现象。
要求: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的内容。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暗盒,观察暗盒内不同的物品。
汇报:根据观察结果提出发现,知道在关灯时,盒内什么都看不见,是全黑的,在开灯时,能看见灯泡在发光,也能看见灯泡的光线照亮的盒内物体。
评价:根据学生能否比较出人眼能观察到光源和物体的条件进行评价。
拓展:阅读资料:“月球是光源吗”。
小结:光源的光进入眼睛,就能看见光源。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就能看见该物体。
七、板书设计
1.为什么能看到物体
2 光的传播
一、教材分析
“光的传播”是《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光”的第2课。本课活动是通过让同学们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光线打靶、做“照相机”等活动了解光传播的特点是沿直线传播。
本课共由2个活动和1个实践活动组成。活动1“光的传播特点”,主要是观察现象,推测并描述光传播的特点是直线传播。活动2“光线打靶”是让学生利用卡纸、手电筒做“光线”打靶实验,探究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践活动通过“做‘照相机’”并观察实验现象,体验光沿直线传播。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接触到光是直线传播的现象,也有一定的感知,只不过不会用“直线传播”的科学词汇去描述。学生能从现象中感受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但还需要引导学生从光线打靶的活动进行验证自己的想法。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水平的动手能力,因此本课中的验证实验和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容易操作的。学生对体验光的传播特点方面的研究还是有一定浓厚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2.能通过观察到的现象推测光传播的特点。
3.能依据实验中获取的证据分析概况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4.能对身边的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观察、推测、描述光传播的特点是沿直线传播。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简易“照相机”实物、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课件等。
学具准备:带孔的纸板、手电筒、光线打靶实验纸、透明薄膜、纸杯、橡皮筋、剪刀、黑色油性笔和黑色卡纸、学生活动手册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阳光普照,孩子们走在树林间,发现太阳光透过了层层的树叶后,就像一条条直线射到地面。
问题:光线都是直的吗?
交流:对教材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任务:观察光的传播特点,了解光是怎么传播的。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光的传播特点
出示:太阳发出的光透过树叶、云层的间隙照射到地面,灯泡发出的光在黑暗中照亮物体等图片。
提示: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见光线照射的现象,如太阳发出的光透过树叶、云层的间隙照射到地面,灯泡发出的光穿过黑暗照亮物体,等等。
问题: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进行观察。
任务:阳光下移动两块带孔纸板后并进行观察。
要求:在阳光下,将两块带孔的纸板上下摆放,尝试移动纸板,让纸板下的地面出现光斑。观察两块纸板上的孔和地面上光斑的位置之间的关系,描述光是怎样传播的。
交流:根据实验发现两个纸板上的孔和地面上的光斑这三个点在一条直线上。难道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活动2:光线打靶
问题: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吗?
任务:我们利用光线打靶装置来进一步验证光传播的特点。
要求:用电筒分别照射装置上不同的入射孔,观察光线能射到几号靶,记录光的传播路线。完成学生活动手册内容。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光线打靶实验。
汇报:用口述和图示记录的方法汇报实验结果,发现从A孔射入能照射到3号靶,从B孔射入能照射到2号靶,从C孔射入能照射到1号靶。
问题:如果要从A孔射入照亮1号靶,有什么做法?如果光从一个孔射入,能否照射到所有的靶位?应该怎么做?
交流:根据要求想到实现问题要求的方法。如果要从A孔射入照亮1号靶,可以将中间挡板放下,或者在中间挡板穿多一个孔。如果光从一个孔射入,照射到所有的靶位, 需要将中间的挡板放下。
小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
(3)实践:做“照相机”
出示:简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图、“照相机”的实物和图片。
提示:“照相机”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像的,成的像是倒立的。
任务: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制作一个简易 “照相机”。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照相机”,利用“照相机”观察蜡烛的火焰,体验光线是直线传播的。
交流:为什么观察到的蜡烛火焰像是倒立的?
七、板书设计
2.光的传播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 光的反射
一、教材分析
“光的反射”是《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光”的第3课。本课活动是围绕光的反射来展开,通过做平面镜反射实验、制作“光迷宫”等探究、实践活动,理解光的反射现象。
本课共由2个活动和1个实践活动组成。活动1“让光线‘拐弯’”,主要是知道光遇到平面镜后会被反射,并改变了传播方向。活动2“光线接力”是让学生观察、记录在光线接力活动中,光线遇到平面镜后怎样改变传播方向的。实践活动“制作‘光迷宫’”是利用光遇到平面镜会改变传播方向的原理制作“光迷宫”。
二、学情分析
用平面镜玩光线反射的游戏,学生是有一定的经验和感知,知道平面镜能反射光线,了解能转一转平面镜,光线也会改变方向。但学生一般是用一块平面镜进行光线反射,而具体平面镜怎么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怎么用两块以上的镜子进行反射就没有深入地进行思考。用图画表示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情况,这一点对学生有点难度,他们只能大概画出效果,不知道也不会从具体角度上进行记录,因此只要求有初步的效果即可。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通过多次尝试是能制作出“光迷宫”的。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传播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2.能利用光传播的特点,用平面镜让光连续多次改变传播方向。
3.意识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设计、实验了解光遇到平面镜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设计、实验了解光遇到平面镜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光迷宫”实物、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课件等。
学具准备:手电筒、平面镜、A4纸、黑色卡纸、遮挡物(黑色盒盖)、笔袋、黑色盒子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小朋友们玩游戏,彬彬看到后认为镜子的光跑到墙上去了。
问题:是镜子反射的太阳光吧?
交流:对琪琪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任务:为什么太阳光遇到镜子会拐弯?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让光线“拐弯”
问题:我们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能否让行进中的光改变传播方向,使光线照射到我们想要照亮的地方?
任务:尝试通过移动平面镜的位置,研究能否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要求:手电筒的光从摄入口进入,最后要照亮射出口的挡板。仔细观察光的传播方向是否会变化?如果会变化会怎么变化?完成学生活动手册内容。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让光线“拐弯”的活动。
汇报:描述手电筒的光从射入口进入后,斜射到平面镜,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试着将平面镜的前后移动或旋转,光的传播方向也随之移动。
评价:能根据现象准确描述实验结果进行评价。
(2)活动2:光线接力
问题: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光照亮被遮挡的物体?
任务:用多块平面镜进行“光线接力”游戏,让手电筒的光照亮到被遮挡物挡住的笔袋上,探究光的传播方向是怎样改变的。
出示:光线接力中手电筒、遮挡物、笔袋的摆放位置图。
要求:先思考用多少块平面镜,再进行操作。尝试将光行进的路线画出来。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光线接力”活动。
汇报:能图文并茂介绍用了多少块平面镜、平面镜怎么摆放、光线的传播方向怎么改变等探究过程。
评价: 能从根据平面镜怎么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的方法考虑怎么摆放平面镜进行评价。
小结: 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 调整平面镜的角度和位置, 可以控制光线的传播方向。
(3)实践:制作“光迷宫”
提示:调整平面镜的角度和位置能控制光线的传播方向。
任务:利用这个原理制作“光迷宫”,让光线从入口处进入,从出口处射出。出示:一些制作上的技巧说明图。
要求:按照学生活动手册上的指引制作“光迷宫”。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光迷宫”。
展示:一边演示一边介绍“光迷宫”有多少个障碍物,放置了多少块平面镜。评价:根据学生制作的“光迷宫”效果进行评价。
七、板书设计
3.光的反射
光遇到平面镜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4 设计与制作:潜望镜
一、教材分析
“设计与制作”是《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光”的第4课。本课是专题探究课,活动是围绕光的反射来展开,以制作潜望镜为内容呈现任务、设计、制作、测试、评价与改进的完整过程。
本课共由5个环节组成。环节1“任务”,主要是思考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提出制作潜望镜的任务。环节2“设计”是让学生利用潜望镜工作的原理,设计潜望镜的方案。环节3“制作”是引导学生根据设计方案,按步骤制作潜望镜。环节4“测试”是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地点测试潜望镜的使用效果。环节5“评价与改进”是让学生对经过测试的潜望镜进行评价,根据测试结果改进潜望镜。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潜望镜不会陌生,但是潜望镜具体的工作原理,他们就可能不会很熟悉。但学生经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再结合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会比较容易了解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在绘画设计图时,学生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已经参考结构示意图,基本上能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但是在设计时,学生可能不会很全面地进行考虑,需要引导和激发他们多思考。经过几年的学习,学生对如何评价一件产品已经有一定的经验,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想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潜望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能按照设计的基本步骤设计潜望镜,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完成制作。
3.能利用语言、文字、绘图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构想。
4.能对潜望镜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5.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提出设计思路并完成制作任务,培养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经历设计、制作、测试、改进的过程制作潜望镜。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课件等。
学具准备:硬纸卡、平面镜、剪刀、双面胶、学生活动手册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同学们参加海军基地,看到了潜艇停在码头边。琪琪提出:潜水艇在水下是利用潜望镜观察水面的。
问题:我们能不能做一个潜望镜? 交流:对妍妍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任务:潜望镜是什么样子的?怎么可以制作一个类似功能的潜望镜?
(二)活动探究
(1)环节1:任务
问题:潜水艇的潜望镜能从水下观察海面上的情况,它是怎么实现这种功能的? 任务:观察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了解潜望镜的工作原理。
要求:思考潜望镜需要几面平面镜,怎么摆放平面镜。
交流:发现潜望镜需要两面平面镜,平面镜上下各一个,面对面平行摆放。
提出:尝试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具有类似功能的潜望镜。
(2)环节2:设计
要求:根据潜望镜的原理进行设计自制潜望镜。完成学生活动手册内容。
提示: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以下的问题:用什么材料制作镜筒?平面镜的大小怎么和镜筒相匹配?平面镜怎样才能安装好? 在什么地方测试?
活动:经过讨论后,根据构思完成设计方案。交流:分享设计方案的工具、材料和设计图。
评价:根据是否依据潜望镜的原理来设计进行评价。
(3)环节3:制作
要求: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潜望镜。
(4)环节4:测试
要求:选择合适的地点,用自制潜望镜进行观察,测试其能否正常使用。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潜望镜功能的测试。
(5)环节5:评价与改进
要求:根据测试发现的问题,对潜望镜进行改进。完成学生活动手册内容。
活动:根据发现的问题,改进潜望镜,再进行测试,不断反复测试、改进。
要求:经过测试和改进,从以下的方面对自制潜望镜进行评价:使用效果、方便易用、材料简单、外形美观……
活动:一边展示一边进行自评、小组评、老师评的多角度评价。
七、板书设计
4.设计与制作:潜望镜
评价内容:
1.使用效果
2.方便易用
3.材料简单
4.外形美观
……
5 光的颜色
一、教材分析
“光的颜色”是《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光”的第5课。本课活动是通过利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再现彩虹等探究性活动,了解太阳光是有颜色的光,能被分解成七种颜色。
本课共由2个活动组成。活动1“彩色的阳光”,主要是利用三棱镜等工具分解阳光,知道阳光有不同的颜色。活动2“再现彩虹”是让学生尝试利用喷壶在阳光下制造彩虹,知道背对太阳才能制造出彩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文学作品和生活经验中,能发现阳光有很多种颜色的表现,同时彩虹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常见的一个自然现象。但彩虹具体怎么产生,阳光是什么颜色?学生就没有深入进行思考。而阳光穿过三棱镜或水棱镜时会发生折射的现象,这点对于学生来说有难度,也是不需要了解的,因此只需要学生明白怎么使用器材进行做即可。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光包含有不同颜色的光。
2.能描述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形成的彩色光带。
3.会用简单的工具制造彩虹。
4.能表现出对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并描述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形成的彩色光带。
教学难点:会用简单的工具制造彩虹。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三棱镜、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课件等。学具准备:三棱镜、平面镜、水盆、白纸、水、喷壶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室内的办公桌上,阳光照射到桌面的三棱镜状玻璃摆件后形成彩虹。问题:阳光是彩色的吗?
交流:对波波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任务:阳光是什么颜色的?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彩色的阳光
出示:不同时刻中的阳光场景图。
提示:清晨,一缕缕金色的阳光洒进了房间;中午,耀眼的白色阳光普照大地;傍晚,红色的阳光透过了云层。
问题:阳光究竟是什么颜色?
任务:尝试让太阳光穿过三棱镜,投射到墙壁上,或者在盛有半盆水的盆子里摆放一块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到一张白纸上。观察在墙壁上或白纸上出现的彩色光带,描述阳光由哪些颜色组成。
要求:仔细观察构成彩色光带的颜色,这些颜色的排列顺序是怎么样的。完成学生活动手册内容。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分解阳光的探究。
汇报:展示探究结果,发现阳光被三棱镜或水棱镜分解后形成的彩色光带有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
小结:太阳光包含有不同颜色的光,由七种颜色光组成。
(2)活动2:再现彩虹
提出:在自然界中,空气中的小水滴也会像三棱镜一样分解阳光。因而,在雨过天晴的天空中常常会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
任务:尝试在阳光下用喷雾的方法制造小水滴,再现彩虹。提示:注意是要背对还是正对太阳才能成功呢?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喷壶再现彩虹。
汇报:当背对太阳的时候才能成功再现彩虹。
拓展:还原白光,在圆形卡纸上涂上七种颜色并旋转,观察是否能形成白色。要求:完成学生活动手册内容。
活动:利用牛顿盘探究,观察怎么涂色才能容易形成白色。
汇报:发现七种颜色按照不同顺序、不同比例的涂色,有不同的效果。
七、板书设计
5.光的颜色
太阳光中包含有不同颜色的光。
6 光与生活
一、教材分析
“光与生活”是《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光”的第6课。本课活动是通过了解光源的发展、光与照明、光与信息、光污染等光与我们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突出了光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体现了“STS”(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简称)的思想。
本课共由2个活动、1个实践活动和1个科学阅读组成。活动1“光与照明”,主要是了解光照明的发展历程,结合实际分析不同光源的使用效果,分析家用光源的使用情况。活动2“光与信息”是了解光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传递信息,感受到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实践活动“灯光通信游戏”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模仿莫尔斯码的形式设计新密码,实践如何利用光传递信息。科学阅读“光污染”是通过介绍让学生了解到光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但过量的照明会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等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光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光与生活具体在哪些方面有关呢,学生没有深入思考过,也很少会了解光除了照明外的应用。
学生在生活中有了解过密码,因此对莫尔斯码会有很高的兴趣,也会积极地设计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新密码。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不同光源及其用途。
2.了解照明用具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3.能通过调查、搜集资料等方法了解光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能认识到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
知道和光有关的重大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手电筒、记录单。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在晚上的江边,岸边的建筑物灯光辉煌。
问题:过去人们用什么照明?
交流:对波波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任务:过去人们用什么照明?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光与照明
提示:太阳是地球上最巨大的光源,它给地球上的万物提供了光和热。人类自从学会钻木取火以来,经历了从火光照明到灯光照明的发展历程。
问题:根据光源出现的时间顺序,分别说说它们的使用效果。
交流:分别就太阳、火焰、蜡烛、煤油灯、电灯等光源的特点和效果进行交流,提出这些光源的优点和缺点。
出示:家用光源的图片。
提示:家用光源有不同的类型,其用途也不同。
任务:调查自己家中光源的种类及其使用情况,与同学进行交流。
要求:完成学生活动手册。
汇报:能将不同的家用光源的使用情况列出来,如蜡烛在停电时照明用,节能灯泡装在台灯里是学习时照明用等。
评价:根据学生能否从照明的角度描述进行评价。
(2)活动2:光与信息
出示:烽火台、灯塔、交通灯、光导纤维的图片。
提示:人们不仅利用光来照明,还利用光来传递信息。从古代的烽火台、灯塔到现代的交通灯,都是通过光来传递信息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今人们可以利用光导纤维进行通信,并已将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电视、广播、交通、军事、医疗等众多领域。
任务:查阅资料,了解光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和同学分享。
活动:学生在小组内将课前查阅到的资料进行分享。
汇报:选择个别小组分享光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
任务:阅读资料“灯光通信”。了解莫尔斯码是怎么设计的。
(3)实践:灯光通信游戏
任务:使用莫尔斯码,或者用其他有规律的灯闪代表不同的字母、数字,设计一套新代码,尝试与同学进行通信,体验人们如何利用光来传递信息。
要求:完成学生活动手册内容。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
展示:不同小组间通过具体例子演示的方式展示自己小组设计的新代码。
评价:能根据是否利用不同规律的灯闪形式设计代码进行评价。
(4)科学阅读:光污染
任务: 阅读“ 科学阅读‘ 光污染’”,了解照明工具会对人类生活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七、板书设计
6.光与生活
火光蜡烛 煤油灯
电灯
烽火台
灯塔交通灯 光导纤维
第2单元 机械好帮手
7 常用的工具
一、教材分析
“常用的工具”是《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机械好帮手”中的第1课。作为单元第1课,本课内容选取学生熟悉的场景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人们使用工具完成工作的问题。然后在通过观察和操作几种常见的工具,进一步认识到工具虽然各有不同,但有可能具有相同的工作原理,为进一步学习各种类型的工具做出铺垫。所以整体上讲本单元结构是先总后分,首先是初步的认识并引起思考,再分门别类一样样展开探究学习。
本课共三个活动,分别为:活动1“找帮手”,内容为用螺丝刀拧螺丝,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使用工具对完成工作的帮助。活动2“常用工具的使用”,内容是观察并试用几种常用的工具,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不同的工具结构和使用方法不同,但它们的作用原理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个实践活动,内容为调整桌椅高度,让学生选择适合的工具调整桌椅的高度。学生学习使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达到课标要求学的以致用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科学学习的过程比较熟悉,也掌握了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能够顺利完成本课学习任务。本课主要内容是了解常见的工具,并通过活动认识工具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六年级的学生在家里也会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有些工具他们是会使用的, 但也有些工具,如钢丝钳,很多学生,特别是女生是不会使用的。但由于这些工具本身的使用方法并不复杂,所以即便学生之前没有使用过,但也会见过其他人使用。所以, 在体验活动中应该会很快上手。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常见工具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能初步掌握一些常用工具的使用。
4.对常用工具在使用中涉及的科学道理产生疑问和探究的兴趣。
5.体会到工具延伸和增强了人类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常见工具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螺丝刀、螺丝钉、木板、钢丝钳、牙签、扳手、镊子螺丝(螺母)、其他一些常用工具。
学具准备:螺丝刀、螺丝钉、木板、钢丝钳、牙签、扳手、镊子螺丝(螺母)、其他一些常用工具若干、学生活动手册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出示本课课题与驱动情境。 问题:适合起螺丝钉的工具是哪种?
讨论:学生提出自己看法(用螺丝刀),并进一步讨论人们利用工具完成工作的例子。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找帮手
体验:让学生徒手和借助螺丝刀两种方式拧螺丝钉。
交流:学生汇报使用工具的体会,鼓励学生举出更多的人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
例子。
讨论:展示活动手册第7页第一题内容,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讨论。
小结:我们可以使用钢丝钳拧铁丝、开瓶器开瓶盖、剪刀剪纸等。这些任务一般都无法徒手完成,需要借助工具。使用工具对人们工作的帮助是很大的。
(2)活动2:常用工具的使用
媒体:展示羊角锤、钢丝钳、滑轮、扳手、刨笔刀、镊子等工具的照片及实物。任务:每组观察一种工具,了解其结构,再找出它们发挥功能作用的部位。
汇报:分组汇报之间的观察结果,可以通过演示来展现某种工具的功能。其他组的同学评价并提出意见。
小结:归纳各组的汇报,教师小结这几种工具的结构功能和正确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
演示:用羊角锤钉钉子和拔钉子(学生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实验:按组分发牙签、螺丝(螺母)等材料,要求分组活动,学习使用钢丝钳、扳手、镊子这三种工具。教师巡视指导,监督安全。
小结:各种工具起的作用不同,但它们的作用原理可能相同或相似。
(3)实践:调整桌椅高度
任务:到了六年级,学生身高增加迅速。原本高度合适的桌椅,很多都已经不合适了。根据教室里桌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调整桌椅的高度。
讨论:教师根据前面的练习,提出使用哪种工具调整桌椅高度(扳手)。
演示:请两位同学上台演示如何调整椅子的高度,其他同学观察他们的操作过程, 并提出意见。
任务:课后回家寻找合适的工具,在利用放学或其他时间为班级的桌椅调整高度。
(4)回顾小结
问题:今天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小结: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七、板书设计
7.常用的工具
螺丝刀——拧螺丝钉
羊角锤——钉钉子和拔钉子
钢丝钳——剪铁丝
滑轮——升旗
扳手——拧螺丝
刨笔刀——刨笔
镊子——夹东西
8 巧用小棒
一、教材分析
“巧用小棒”是《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机械好帮手”中的第2课。是开始分别研究不同类型简单机械类工具的开始。小撬棒属于杠杆类工具,是常见的简单机械类工具。
本课共由3个活动组成。活动1“开罐盖”是由驱动问题引出的任务。这个任务源于生活,有很强的操作性。活动通过学生完成开罐的任务,并对任务过程进行绘图,引出支点作用的研究。活动2“罐子边缘的作用”用模拟实验完成支点作用的研究后,学生再结合小撬棒的例子学习杠杆的概念。活动3“认识杠杆类工具”中,学生通过判断杠杆三个作用点,巩固本节课有关杠杆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科学学习的过程比较熟悉,也掌握了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能够顺利完成本课学习任务。他们对于打开罐盖的方法是有生活经验的,但对于其中的科学道理并没有认真思考过。本课引导学生科学分析小棒翘起罐盖过程中的用力、受力及罐子边缘的作用。学生是可以完成任务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出正确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学生进一步接受杠杆的概念就会水到渠成。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到工具能够方便人们完成工作。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杠杆的作用。
3.了解杠杆的主要特征,知道杠杆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
4.体会到杠杆类工具的应用非常广泛,能给予人们很大的帮助。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杠杆的概念。
教学难点:判断实例中杠杆的三个作用点。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书本、小铁棒、螺丝刀、螺丝钉、教学课件。学具准备:小铁棒、螺丝刀、螺丝钉、学生活动手册。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出示本课课题与驱动情境。
问题:徒手很难打开饼干罐的盖子,有什么办法?
讨论:学生提出自己想法(用小棒去撬等)。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开罐盖
问题:分组动手打开饼干罐,先徒手试试,再用小铁棒试试。
注意:①体会用不用工具时的差异。②把开盖的过程画下了,并用箭头表示手的用力方向和盖子被打开的方向。
实验:学生分组活动,记录实验结果,教师巡视。
交流:实验完毕,组织学生分组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汇报的共同之处。
思考:所有小组都用同样的方法:就是把小铁棒搁在罐沿上撬。请问可不可以不靠着罐沿,直接用小棒撬起盖子?
(2)活动2:罐子边缘的作用
问题:上面的活动,我们关注到罐子边缘,大家认为这个罐子边缘在开盖过程中, 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交流:学生回答。
媒体:介绍实验方法。
实验:学生分组活动,记录实验结果,教师巡视。
汇报:实验完毕,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汇报。
小结:根据大家的汇报,我们一致认为,罐子边缘的作用很大,是决定性的。教师:其实小铁钉在刚才开盖子的过程中就变成的一种简单机械叫:杠杆。 教师(课件)出示杠杆的概念和三个重要的点,组织学生阅读。
(3)活动3:认识杠杆类工具
教师:杠杆类的工具很多,它们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工作时都有三个重要的点。例如:剪刀、羊角锤,课件展示它们的工作过程及三点位置。
教师:这里还有很多杠杆类的工具,请大家判断它们的三个重要的点在哪里?用彩色笔标出来。红色代表动力点、绿色代表支点、蓝色代表阻力点。
学生开始观察、标注。
实验完毕,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4)回顾小结
教师:今天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七、板书设计
8、巧用小棒
杠杆三个重要的点
1.动力点
2.支点
3.阻力点
支点
阻力点
动力点
9 好用的钳子
一、教材分析
“好用的钳子”是《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机械好帮手”的第3课,教材由两个活动构成。活动1“它们都能省力吗”是利用模拟实验来研究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与传统的研究方式不同,本课没有使用杠杆尺作为杠杆特点的量化研究工具,而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用模拟实例的方式,让学生去体会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的不同。更重要的是通过体会去发现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对我们都是有用的。这样的处理不仅减低了难度,而且更贴近生活实际,符合本单元的设计定位。活动2“延长的手臂”,本活动是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杠杆能省力,这个容易理解。但不省力甚至费力的杠杆类工具,人们为什么要制造呢?是本活动的目的指向,不仅具有科学研究的意义,更具有生活实践的意义。可以充分反映本课及本单元设计的根本立足点, 以“用”为核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习简单机械类工具机械道理及人们利用这些道理做出的设计。
二、学情分析
在前一课,学生初步认识了杠杆类工具,对杠杆类工具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学生对生活中杠杆类工具的省力情况及应用原理并不清楚。这也是本节课教学需要着重考虑的地方,需要老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指导。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体会杠杆类工具有的能省力,有的能让人工作更加方便。
2.能用实验模拟工具的工作方式,知道完成不同任务需要不同工具。
3.能使用杠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杠杆的作用,对不同类型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教学难点: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作用点和判断其是否省力。
五、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杆秤、实验记录表、教学课件等。
分组材料:钢丝钳、食品钳、尺子、铅笔、小棒、书本、橡皮擦、瓦楞纸片、报纸团、学生活动手册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生活情境:在超市的五金工具柜,主题人物分别拿着钢丝钳和食品钳。产生问题:这些钳子能让我们夹东西时更省力吗?
驱动任务:比较研究两种不同杠杆类工具的特点。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它们都能省力吗
任务:找出钢丝钳和食品钳的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位置。
分析: 比较这两种钳子的支点到动力点、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有什么不同。
讨论: 这两种工具都能省力吗?
模拟实验:
①用书本代替重物,用小棒代替杠杆,再用塑料块代替支点。
②通过改变杠杆支点位置,分别把塑料块放在不同的位置尝试撬起书本,看是否都能把书本轻易撬起来,反复实验加深体验。
分析:两个对比实验分别模拟了哪种工具?
小组实验:通过改变杠杆支点位置,分别模拟钢丝钳和食品钳的工作状态,体验手指用力的感觉。
支点与动力点的距离 支点与阻力点的距离 手指用力的感觉
较远 较近
较近 较远
交流:这两种工具都能省力吗?为什么?
小结:只有钢丝钳能省力。
(2)活动2:延长的手臂
问题:像食品钳那样的杠杆类工具不能省力,人们为什么还要制作和使用它们呢?
实验:用瓦楞纸片、报纸团等物体模拟糕点、面包,再分别用钢丝钳和食品钳夹取这些物体。体会哪种工具使用起来更方便。
讨论:不省力甚至费力的杠杆类工具有没有用?最大的用途是什么?
小结:延长了我们的手臂,扩大了移动距离,让人们工作更方便。
思考:如果用食品钳夹钉子,能夹得紧吗?
举例:类似的例子还有钓鱼竿、扫把、筷子、镊子、刀剑棒等武器……
讨论:人们设计制作杠杆类工具时会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汇报:学生汇报对两类杠杆的特点认识,说说人们从实际需求出发应用杠杆原理制作工具的体会。
讨论:分析活动手册第2题的例子,判断这些例子是费力还是省力?说说为什么? 小结:船桨、镊子、抽油机是不省力的,刹车把手是省力的。
(三)拓展
出示杆秤,俗话说:“秤砣虽小,能压千斤”。今天老师就带了一把杆秤来,请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杆秤的秤砣这么小,却可以“压住”这么重的重物。请学生从杠杆的三点之间的关系说一说。
七、板书设计
9.好用的钳子
动力点至支点的距离>阻力点至支点的距离 省力(钢丝钳)
动力点至支点的距离<阻力点至支点的距离 费力(食品钳)
延长了我们的手臂扩大了移动距离 让人们工作更方便
10 方便的手轮
一、教材分析
“方便的手轮”是《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机械好帮手”的第4课。主要通过身边的实例来学习轮轴。本课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的原理,二是找找身边的轮轴应用。
活动1“轮和轴的转动”要研究轮轴的作用,先认识轮轴的结构。活动开始就在课文中阐明方向盘、阀门一样都是通过转动来工作的。一方面表明了它们有关联,另一方面强调了转动。接下来本活动分了两个步骤:①要求学生观察手轮和方向盘手柄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特征,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轮轴是由轮和轴组成。再让学生观察拆下来的水龙头手柄,并通过观察和动手尝试发现手柄和轴是一起转动。但这里并不出现轮轴的概念,只要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它们手握部分都是一个大轮,中心连着根轴就可以了。②研究轮轴的作用,采用模拟实验探究。因为实验材料是一个大轮和一个小轮,所以实验前一定要先根据前面活动的观察结果,出示轮轴的概念。强调大轮是轮,小轮是轴,由此实验装置就有了来由,实验方法也有了依据。活动2“找找身边的轮轴”,本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活动认识更多的轮轴类工具,认识轮轴应用得非常广泛。
二、学情分析
轮轴机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但对学生而言,轮轴是一个新的简单机械,对轮轴的概念和省力现象的理性分析也是缺乏的。同时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独立探究的能力,会利用观察、实验所获的证据来解释所探究的问题。本课关于轮轴是否省力,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认识轮轴的本质,同时激发他们去寻找生活中属于轮轴的简单机械。
三、教学目标
1.知道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
2.通过观察手轮、手柄等了解轮轴的结构特点。
3.通过轮轴实验,了解人们利用手轮、方向盘等工具完成某些任务的意义。
4.体会使用轮轴等简单机械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便利。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轮轴结构,探究轮轴用力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分析探究轮轴用力的特点。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螺丝刀、水龙头、绳子、轮轴装置、教学课件等。
学具准备:螺丝刀、水龙头、绳子、轮轴装置、学生活动手册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生活情境:主题人物在楼下自来水管道上看到一列阀门手轮很像小方向盘。
产生问题:这些小轮子转动和方向盘一样吗?
驱动任务:探究手轮(轮轴)的作用。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轮和轴的转动
问题:阀门上的这些红色的小轮子有什么用?
活动: 学生观察并描述手轮、方向盘和螺丝刀的手柄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特
征。
交流: 都是由轮和轴组成。
问题:手柄转动时阀门上的轴也会一起转动吗?
操作:让学生观察拆下来的水龙头手柄,并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发现手柄和轴是一起转动的。
交流:手握部分是一个大轮,中心连着根轴,手柄和轴是一起转动的。
小结:轮轴结构的特点像方向盘、阀门手轮这样由轮和轴组成,并且轮和轴能一起转动的简单机械,就是轮轴。
问题:轮轴有什么作用呢? 媒体:轮轴实验装置。
问题: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 讨论:学生分析交流。
媒体:①先复习一下测力计的使用方法。②拉绳子的时候,测力计用力的方向应该向上,和提起重物方向保持一致。
实验:对比直接提起重物和用大轮转动提起小轮上的重物,分别用了多大的力。实验要求做三遍,记录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汇报:分组汇报实验数据,交流实验结论。
小结:通过转动大轮提起挂在小轮上的重物比较省力。
问题:如果是转动小轮提起大轮上的重物,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实验:通过转动小轮提起挂在大轮上的重物,重复做几次,最后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小结:通过转动小轮提起挂在大轮上的重物比较费力。
讨论:活动手册第2题,要打开阀门,装上图上哪种手轮更加省力?为什么? 交流:学生根据本课知识发表意见。
小结:轴不变,轮越大越省力,因为轮越大相当于杠杆中动力臂越大。
(2)活动2:找找身边的轮轴
问题:在生产和生活中,你们还能见到哪些轮轴类工具呢?
讨论:门的把手和螺丝刀是轮轴吗?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
交流:门的把手是轮轴,外面较粗的是轮,里面较细的是轴。螺丝刀也是轮轴, 螺丝刀的柄部为轮,金属刀部分为轴。
(三)拓展
生活中的轮轴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去找一找,并思考这些轮轴帮助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
七、板书设计
第10课 方便的手轮
由轮和轴组成,并且轮和轴能一起转动的简单机械就是轮轴。
(如方向盘、阀门手轮)
在轮上用力时,省力
轮轴
在轴上用力时,费力
11 晾衣架上的小轮
一、教材分析
“晾衣架上的小轮”是《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机械好帮手”的第5课, 主要研究滑轮的科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滑轮的应用,不要求进行滑轮的受力分析研究。教材由两个活动构成。活动1“提起重物的轮子”,本活动首先明确滑轮的定义, 再遵循先动脑后动手的原则,让学生在活动手册上动手画一画滑轮提起重物的连线图。由于图形上滑轮、重物和手的位置已经画好,学生只需要连上线。提示已经非常明显,所以学生应该能够顺利完成任务。接下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连线图组装滑轮提起重物的任务就比较容易完成。活动2“做‘起重机’”,本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认识滑轮组,有条件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滑轮组进一步组装一个小吊车。再用滑轮组吊起重物,从中体会用滑轮组和单独用滑轮的不同。
二、学情分析
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杠杆与轮轴两种机械的学习过程,对简单机械的学习方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历,知道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机械是否可以省力,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校里每周都要进行升旗仪式,这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由于定滑轮的位置较高,真正看清的学生不多,所以学生并不太了解滑轮的作用。在生产中,动滑轮和定滑轮常组合在一起应用于起重机、吊车等机械, 但学生对这一类大型机械的认识也比较缺乏。滑轮组的组装难度比较大,但六年级的学生还是可以成功的。
三、教学目标
1.知道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2.知道滑轮可以提起重物,常应用在起重机等机械上。
3.能完成滑轮和滑轮组的组装。
4.体会到滑轮使人们工作更加方便。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完成滑轮及滑轮组的组装。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体会使用不同滑轮的效果不同。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绳子、实验记录表、教学课件等。
学具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绳子、实验记录表、学生活动手册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生活情境:主题人物在用晾衣架晒衣服,发现晾衣架能把衣服升高。
问题:(晾衣架上)那些小轮子起了很大作用吗?
驱动任务:这些小轮子为什么会发挥这么重要的作用?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提起重物的轮子
活动:观察滑轮,说一说它们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 滑轮有轮、轴和凹槽。
问题:滑轮是怎样吊起重物的?尝试组装一个能吊起重物的滑轮,有几种办法呢?
交流: 按活动手册指引,先在图中把滑轮两边的绳子补充完整,再进行交流。
小结:根据学生的交流归纳,组装滑轮提起重物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
①把滑轮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绳子的一端挂住钩码。
③用手往下拉绳子,观察钩码是否被提起。方法二:
①绳子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绳子绕过滑轮,滑轮上挂住钩码。
③用手向上拉绳子,观察钩码是否被提起。
实验:用实验材料组装滑轮,记录实验现象,验证是否成功提起重物。
组装方法 重物能否被提起 滑轮是否随重物一起移动
图1
图2
我们的发现:
交流:根据实验现象交流实验结果。
问题:两种滑轮在使用中有什么不同?
交流: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小结:利用滑轮能够提起重物。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2)活动2:做“起重机”
媒体:出示起重机、吊车等照片。
教师介绍:为了更好得运用滑轮,人们常常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
任务:学生观察滑轮组图片,尝试动手组装滑轮组。
实验:分组尝试使用两个滑轮组装成的滑轮组提起重物。
汇报: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组装滑轮组的情况。
交流:使用滑轮组与一个滑轮提起重物有什么不同体验?
(三)拓展
任务:找一找身边有没有其他需要提升重物的地方。设计一个利用滑轮的装置, 并画出简图。
七、板书设计
第11课 晾衣架上的小轮
定滑轮:不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省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12 适合的坡度
一、教材分析
“适合的坡度”是《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机械好帮手”的第6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杠杆、轮轴、滑轮等简单机械,对简单机械的作用已有所了解。本节课要研究斜面,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再现:“走缓坡好,还是走陡坡好?”引出驱动任务:缓坡和陡坡各有什么特点呢?
活动1“缓坡和陡坡”,本活动要求学生设计方案,这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不难。方案设计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是拉力的比较,另一方面是上坡时间的比较。活动手册提供了实验记录表,需要学生加以完善。所以本活动除了要完成缓坡、陡坡的特点研究,更加重要的是训练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活动2“各种各样的斜面”,本活动是对斜面应用的更多了解和认识,重点是观察常见的斜面:台阶、楼梯、盘山公路及螺丝等都是斜面。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探究能力, 能够结合材料设计简单的实验。基于之前学习其他简单机械的基础,学生能主动探究,并在探究中熟练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道斜面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2.知道斜面可以省力,不同坡度的斜面省力程度不同。
3.能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斜面的特点和作用,并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体会到以人为本是进行工具设计的重要原则。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实验发现使用缓坡比陡坡省力,使用陡坡比缓坡节约时间。
教学难点:如何将斜面原理运用到生活中去。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搭斜面的平木板、方块、钩码、测力计、小车、秒表、实验记录表、教学课件等。
学具准备:搭斜面的平木板、方块、钩码、测力计、小车、秒表、实验记录表、学生活动手册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生活情境:主题人物背着包准备过人行天桥,天桥有缓坡和陡坡,主题人物不知道应该选哪个坡行走。
问题:走缓坡好,还是走陡坡好?
驱动任务:缓坡和陡坡各有什么特点呢?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缓坡和陡坡
问题:直接提起重物和用斜面提起重物,哪个更省力?
交流:学生达成共识,斜面更省力。
猜想:通过缓坡和陡坡把重物移动到相同的高度,哪一个更省力?
任务:设计实验来研究。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交流:通过交流进行改良并确定最终方案。
媒体:出示实验记录单,明确实验要求。
活动: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交流:学生根据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交流。
小结:使用缓坡比陡坡省力。
问题:通过缓坡和陡坡把重物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哪一个更能节约时间?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活动:进行分组实验。
交流:学生根据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交流。
小结:使用陡坡比缓坡更省时。
讨论:天桥有缓坡和陡坡,应该走哪一个呢?为什么天桥要设计长短不同的斜坡?
汇报: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同,只要有道理,都应该被肯定。
小结:为了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工程师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了缓坡和陡坡。(2)活动2:各种各样的斜面
媒体:出示盘山公路图片。
问题:数学中有两点一线直线最短,为何不直接修建一条笔直通向山顶的道路, 而是修建成盘山公路蜿蜒而上?
交流:学生用斜面原理解释问题。
媒体:出示图片,两个粗细一样的螺丝钉,一个螺纹较密,一个较疏。
提问:这两个螺丝钉,哪个转进去的时候省力?为什么?
交流:螺纹较密的省力,因为坡度越小越省力。
小结:盘山公路、螺纹都是变形的斜面。
(三)拓展
实践:测量坡度。
媒体:指导学生用三角板、量角器、细绳制作一个简易坡度计。
任务:用简易坡度计测量身边用途不同的斜坡。了解斜坡用途与坡度之间的关系。
活动:学生课后开展测量活动。
七、板书设计
12.适合的坡度
设计斜面实验缓坡:更省力陡坡:更省时
变形的斜面:盘山公路、螺丝……
13 传动的齿轮
一、教材分析
“传动的齿轮”是《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机械好帮手”的第7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几种简单机械类工具,对简单机械的运用已有所了解。本节课要研究齿轮传动的特点,相对前面一些课的实验探究,更加接近与动手实践活动。难度不高, 学生比较容易完成。
活动1“大齿轮和小齿轮”,本活动仅仅认识齿轮的传动作用即可。为了达成目的,本活动提出两个有层次的任务,先是通过实验观察2个大小不同的齿轮传动的特点,即:转动大齿轮,小齿轮反向更快速地转动;转动小齿轮,大齿轮反向更慢速地转动。然后再提出一个有点难度的任务:如果顺时针转动一个齿轮,让另外一个齿轮顺时针更快地转动,应该这么做?要求学生先思考,提出设想,再动手验证。活动2“其他的机械传动方式”,本活动的目的让学生了解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齿轮传动、链传动和带传动。
此外,配合活动手册的内容,本课还可以开展制作古代机械模型的活动。这个活动的展示和评价可以新开一个课时,所以本课最多使用两个课时。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由具体转变为抽象。通过近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不同的机械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能主动探究, 用实验的方法对简单机械的特点和作用进行研究,能够结合材料设计简单的实验,并在探究中熟练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于齿轮的传动研究,学生小时候玩玩具的经验会对本课的活动开展有较大的帮助。学生都能够很好地完成本课的活动。
三、教学目标
1.知道齿轮可以传动。
2.能通过实验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
3.能通过观察发现一些机械传动的例子。
4.体会到工程师根据科学原理设计实际应用的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和舒适。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知道齿轮可以改变运动的方向和速度。教学难点: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大小不同的齿轮、齿轮装置、实验记录表、教学课件等。
学具准备:大小不同的齿轮、齿轮装置、实验记录表、学生活动手册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生活情境:主题人物准备给玩具四驱车换齿轮。问题:换了齿轮,四驱车会更快吗?
驱动任务:齿轮是怎样改变运动的速度的?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大齿轮和小齿轮
媒体:大小两个齿轮,观察像这样的轮子有什么特点?
交流:有齿、有槽、能紧密咬合……
任务:利用材料组装齿轮,观察大小齿轮运动的方向和速度。
媒体:出示图片和实验记录单。
活动:学生开展齿轮传动特点的探究。
交流:根据实验观察到的情况交流齿轮传动的特点。
小结:转动大齿轮,小齿轮反向更快速地转动;转动小齿轮,大齿轮反向更慢速地转动,齿轮能够改变速度和方向。
问题:如果齿轮1顺时针快速转动,那么齿轮3的转动方向和速度应该怎样的?在图中用箭头标出3个齿轮的转动方向。
实验:探究3个齿轮转动的方向和速度。
交流:齿轮1顺时针快速转动,齿轮2逆时针慢速转动,齿轮3顺时针快速转动,
齿轮1和齿轮3的方向和速度相同。
问题:如果顺时针转动一个齿轮,让另外一个齿轮顺时针更快地转动,应该这么做?
讨论:学生提出各种设想。
交流:学生可能会提出多种组装方式:大-中-小、大-中-中、大-小-小、中-中- 小、大-中-中-小-小、中-小-中,等等。
实验:学生根据交流选择认为可行的方案进行探究。
交流:展示大-中-小、大-中-中、大-小-小等多种形式都能顺时针转动一个齿 轮,让另外一个齿轮顺时针更快地转动。
小结:多个齿轮链接时它们转动的方向是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逆时针……
(2)活动2:其他的机械传动方式
媒体:出示钟表、洗衣机、汽车等传动装置图片,播放带传动、链传动例子的视频。
问题:找找身边有哪些传动装置?观察它们的工作方式,并进行描述。
交流:生活中其他的机械传动实例。
(三)拓展(制作、展示和评价环节,可以第二节课进行)
媒体:出示几种我国古代机械的图片,介绍这些机械的用途。
交流:分组讨论不同的古代机械上运用了哪些简单机械的原理。
汇报:学生汇报。
任务:模仿一种古代农业机械,用常见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机械模型。
媒体:展示一个制作好的模型照片。
设计:学生分组设计,填写学生活动手册,交流设计图。
制作:学生准备材料和工具,按照设计图制作古代机械模型。
展示和评价:班内展示,学生互评各自的模型。
七、板书设计
13.传动的齿轮
齿轮的作用
改变速度
改变方向
机械传动有多种形式: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
第3单元 人体“司令部”
14 测试我们的反应
一、教材分析
“测试我们的反应”是《科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人体‘司令部’”的第1课。本课让学生通过抓反应尺、膝跳反射等一系列活动,亲身体验不同的人受到环境刺激后作出的反应速度不同,了解有的是不受大脑控制的,有的是受到大脑控制的,及这些反应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反应有多快”,本活动先让学生通过抓反应尺活动,知道人体受到刺激后会作出反应,不同的人作出反应的速度不同。活动2“我们会有什么反应”,本活动让学生通过膝跳反射、看杨梅照片分泌唾液、说出纸上字的颜色等活动,了解人体对不同的环境刺激有不同的反应方式,有的是不受大脑控制的, 有的是受到大脑控制的。这些反应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很多学生知道我们的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一直在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当环境变化时我们的身体能作出相应的反应,但很少有学生会关注不同的人对刺激作出反应的速度是否不同。在体育运动和日常游戏活动中,学生会见过不同的人在活动中的反应速度会不相同,但他们不清楚这也是人体对刺激作出的反应,更不清楚它的反应方式。另外,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够透过表面现象探索事物的本质。因此本课通过抓反应尺的活动,将学生习以为常的现象进行深入探究,了解人体条件反射的奥秘。
三、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人体受到环境刺激后会作出各种相应的反应,了解有些反应需要大脑参与,有些不需要大脑参与。
2.知道人体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方式对人体具有不同的作用。
3.乐于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推测大脑的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举例说出人体受到环境刺激后会作出各种相应的反应,有些反应需要大脑参与,有些不需要大脑参与。
教学难点:知道人体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方式对人体具有不同的作用。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抓反应尺的图片和微视频、膝跳反射图片、杨梅照片、不同颜色的字的图片、避光反应图片、等待绿灯图片、赛跑图片等。
学具准备:反应尺、杨梅照片、不同颜色的字图片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展示本课情境图片。波波和妍妍走在操场的跑道上,突然足球场上飞来一个足球,波波一把接住足球。
问题:为什么波波的反应那么快,一下子就接住球?
交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每个人的反应速度都一样吗?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反应有多快
问题:人体通过什么感知环境?
讲解:我们的眼、耳、鼻等感官能帮助人体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周围环境的变化实际就是对人体的刺激,这些刺激能引起人体做出相应的反应。如突然飞来的足球会引起人体迅速做出躲避或接住球的反应。
问题:不同的人对刺激作出反应的速度是否不同? 活动:用反应尺测试自己的反应速度。
要求:(播放微视频或请两个学生上台演示)一个学生手握反应尺上端(红色),使尺子自然下垂。接反应尺的学生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开1厘米距离,放在反应尺末端。出其不意放开反应尺,记录抓住了反应尺的哪个颜色块,在活动手册中圈出, 反复测试3次。
讨论:每个人的反应速度一样吗?
汇报:各小组分享测试结果,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指导和整理。
小结:每个人对这种刺激都能迅速做出反应,但每个人的反应速度不同。
(2)活动2:我们会有什么反应
交流:当灰尘进入眼睛、手被利器扎到时,我们会作出什么反应? 讲解:当灰尘进入眼睛时会马上眨眼,手被利器扎到时会立刻缩手。
问题: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是否受到大脑的控制?
讲解:不同的环境刺激会使我们作出不同的反应。例如,当灰尘进入眼睛时会马上眨眼,手被利器扎到时会立刻缩手,这些反应是迅速的,不受大脑控制。
问题:抓反应尺的反应过程是怎样的?是否受到大脑的控制?
讲解:当反应尺掉落时,人眼接收到刺激,视觉神经就马上把眼睛看到的信息传递到大脑特定的区域,大脑再作出判断并指挥手抓住尺子。人体还有许多反应需要大脑参与控制。大脑能够将视觉和听觉等感觉与参与运动的肌肉联系起来。
活动:与同学合作完成膝跳反射(提醒学生控制好力度)、看杨梅照片、说出纸上字的颜色等活动,测试我们对这些刺激会作出什么反应,并判断是属于哪种方式的反应。交流:说说我们对膝跳反射、看杨梅照片、说出纸上字的颜色等活动作出什么反
应,判断其是否需要大脑参与,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汇报:各小组分享活动结果,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指导和整理。
小结:用手叩击膝盖下方,小腿马上踢出,不受大脑控制。当看到杨梅时,大脑会想起杨梅的酸,然后唾液分泌就活跃起来,这个过程是有大脑的参与的。当看到字体的颜色时,大脑会想起每种颜色的名称,然后大脑再做出判断,控制嘴巴说出字体的颜色。这个过程是有大脑的参与的。
活动:判断以下人对刺激做出的反应,有哪些是需要大脑参与控制的?说说你的理由。完成活动手册第14页。
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体对刺激作出反应的例子,这些反应对人有什么用处? 分享:学生分享思考结果,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指导和整理。
小结:人体对外界的各种刺激能做出不同的反应,大脑参与了许多的日常活动, 能帮助人体免受伤害。
七、板书设计
14.测试我们的反应
不同的人对刺激作出反应的速度不同。
不受大脑控制的反应:膝跳反射、避光反应……
大脑参与控制的反应:望梅止渴、说出字体颜色……
15 大脑的作用
一、教材分析
“大脑的作用”是《科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人体‘司令部’”中的第2课。本课通过在折纸上涂色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大脑皱褶的意义(在有限的颅骨内增加表面积)。接着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大脑通过感觉器官获取环境的信息并进行处理后, 将新的信号传递给身体,指挥并协调着人体的每一个动作。最后通过“科学阅读:我们的大脑”初步了解大脑是人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大脑的皱褶”,本活动先让学生通过资料了解人体大脑的大小、基本形状等,再通过在折纸上涂色,比较展开纸上没有涂色部分所占的比例,类比大脑的多皱褶结构能使其在有限的颅骨内大大地增加了表面积,因此能担负着庞大而复杂的工作。活动2“协调工作的‘司令部’”,本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活动,分析有哪些器官参与了该项活动,知道在大脑的控制和调节下完成有关生理活动。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从小就被告知自己的大脑很重要,但他们不知道大脑在人体活动中起着怎样的作用,更不了解大脑能担负庞大而复杂的工作是与其多皱褶结构相关联的。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测能力,因此本节课通过在折纸上涂色类比大脑的多皱褶结构,了解大脑多皱褶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再通过参与活动分析身体反应过程,探究大脑是怎样工作的,体验到大脑在人体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大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
2.了解大脑具有多皱褶的结构特点。
3.初步了解大脑具有指挥和协调人体各项活动的功能。
4.能通过观察、推理、查阅资料等方法探究大脑的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是人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教学难点:知道大脑具有多皱褶的结构特点,大脑表层面积发达。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人脑模型,人活动图片(阅读、下棋、做操、赛跑、吃饭、做手工)、教学课件等。
学具准备:白纸、彩色笔、人脑模型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展示本课情境图片。琪琪和波波在图书馆看有关人体的科普书籍,其中,当他们看到人脑的皱褶比猩猩的脑多很多,感到很好奇。
问题:人脑的皱褶位于什么部位?这么多的皱褶有什么用
交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人脑上这么多的皱褶有什么作用呢?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大脑的皱褶
活动:观察脑的模型,找出大脑的部位,然后描述大脑的外部形态特点。
交流:人体大脑是怎样的?
汇报: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指导和整理。
小结:脑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脑是脑的主要部分,它的体积相当于我们攥紧的双拳那么大。大脑的大多数功能都是在大脑表层实现的,它的表面凹凸不平,有很多皱褶。
问题:人的大脑有这么多皱褶,与光滑平坦结构相比,有什么好处?
表达: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进行回答。
活动:教师播放微视频。用一张纸反复折叠,模拟大脑的多皱褶结构。用彩笔在折叠的纸的表面涂满颜色,然后将纸重新展开,观察涂色与没有涂色的部分所占面积的大小。根据观察,推测大脑这种多皱褶结构的作用。
交流:①涂色与没有涂色的部分所占面积的大小。②有涂色的部分与没涂色的部分分别模拟大脑的哪个部位。③颅骨内的体积是一定的,大脑皱褶里的面积比表面看得到的面积大说明皱褶有什么作用。④大脑的大多数功能都在大脑表层实现的,它表层面积那么大有什么作用?
汇报: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和推测,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指导和整理。
小结:大脑的多皱褶结构能使其在有限的颅骨内大大地增加了表面积,因此能担负着庞大而复杂的工作。
(2)活动2: 协调工作的“司令部”
讲述:人类有着极其复杂的大脑。大脑通过庞大的神经网络与身体中的每一个部分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指挥并协调着人体的每一个动作。因此,大脑被喻为人体的“司令部”。在大脑控制和协调下,身体各部分密切配合、协同工作,完成每一项生命活动, 如走路、说话、运动、学习等。
活动: 观察和体验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活动(如阅读、吃饭、跑步、下棋等),分析有哪些器官参与了该项活动。
交流:各小组分享观察和体验结果,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指导和整理。
小结:朗读时既要手里拿着书,还要看、说、想,这些活动都是由大脑协调的。
①吃饭:眼睛要看着食物,手要拿着勺子,在大脑的控制下,手部的骨骼、肌肉和关节相互合作把饭铲进勺子,再送到嘴巴,嘴巴张开,口腔的肌肉和关节在大脑的控制下咀嚼食物。
②赛跑:耳朵接受比赛指令,大脑接收到信号后,指挥全身器官共同参与跑步的动作。如,眼睛观看跑道、与跑步相关的肌肉、骨骼、关节,主要是四肢的肌肉、骨骼、关节共同协调,做出全速跑步的动作。
③下棋:眼睛观看棋子和棋盘,大脑接收到视觉信号,通过大脑相关的功能区进行分析并判断,然后大脑指挥手部的肌肉做出拿棋和下棋的动作。
④做操:耳朵接受广播指令,大脑接收到信号后,指挥全身器官共同参与做操的动作。
⑤做手工:眼睛观看手工材料,大脑接受到视觉信号,通过大脑相关的功能区进行分析并判断,然后大脑指挥手部的肌肉做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学生绕操场慢跑一圈(或完成其他运动),观察和感受身体有哪些器官参与了这项运动。这些器官分别起了什么作用?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第15页。
交流:学生在慢跑时有哪些器官参与了这项运动?每个器官都起到什么作用?大脑在活动中起到什么作用?
小结: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
(3)科学阅读:我们的大脑
大脑是人体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
七、板书设计
15.大脑的作用
结构:多皱褶——增加表面积
大脑
功能:协同工作的“司令部”
16 爱护我们的大脑
一、教材分析
“爱护我们的大脑”是《科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人体‘司令部’”中的第3课。本课首先让学生知道充足的睡眠能让大脑得到休息,还能让身体的各个机能休整和修复,然后通过班级学生睡眠情况的调查,对自己的睡眠习惯进行自查,从而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接着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保护大脑健康的具体做法,如剧烈运动需要带上头盔、劳逸结合、保持身心愉悦等,了解保护大脑健康的措施。最后通过与家长一起 “制定一周作息计划” 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从睡眠、饮食、运动、娱乐等方面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调查我们的睡眠时间”,本活动调查班级睡眠情况, 通过制定计划知道保护脑健康的措施,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活动2“精心呵护我们的‘司令部’”,本活动让学生说出为保护脑的健康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最后在进行“制订一周作息计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二、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在人体活动中起着指挥中心的作用。那我们要如何保护人体的“司令部”呢?本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调查学生睡眠时间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保护大脑的措施。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执行能力,让学生制订一个保护大脑的作息计划,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日常行为,做到爱护大脑。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保护大脑。
2.能说出维持脑健康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3.根据所学的知识制订合理的作息计划。
4.能接受他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作息计划。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说出保护脑的健康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教学难点:根据所学保护脑的知识制定合理的作息计划。
五、教学准备
睡眠图片、轮滑图片、跳高图片、营养均衡图片、读书图片、做手工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展示本课情境图片。早上,妈妈来叫波波起床,结果波波说太困了,不想起床。
问题:波波是不是太晚睡觉了?
交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睡眠不足对大脑有什么影响?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调查我们的睡眠时间
问题: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工作繁重,那么大脑需要怎样进行休整?
讲解:大脑的重量虽然只占体重的约2%,但它消耗掉的能量却是身体全部能量的20%,所以每一个人都需要通过睡眠给大脑进行休整的机会。长期缺乏睡眠会使人在身体上和精神上感觉不适,影响身体健康。
问题:你的睡眠时间充足吗?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至少多少小时?
讲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中的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不少于10小时。
活动:调查班级同学一周内每天的睡眠时间,了解大家的睡眠时间是否达到标准, 分析造成睡眠时间不足的原因。
讨论:如何开展班级同学睡眠状况调查?
汇报:各小组分享讨论结果,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指导和整理。
小结:①确定调查内容、表格形式,调查方法。②收集相关数据:先询问同学一周内每天的睡眠时间,然后计算该同学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如果有同学出现睡眠不足的现象,调查者还要进一步询问睡眠不足的原因,并做记录。③将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并将整理好的数据填写在调查表里。④针对有同学睡眠不足的现象做分析,找出睡眠不足的原因。⑤全班进行交流、分享。
任务:学生开展班级睡眠情况调查,完成活动手册第16页。
讨论:睡眠不足时,我们的身体状态如何?
小结:长期的睡眠不足会使人在身体和精神上感觉不适,影响身体健康。每一个人都需要通过睡眠给大脑进行休整的机会,睡眠不足的同学要改变作息时间,积极增加睡眠时间,保护大脑的健康。
(2)活动2:精心呵护我们的“司令部”
问题:大脑具有什么功能?
回顾:人体的许多行动都是由大脑进行协调的,人的思维、记忆、智力、情绪等也是大脑控制的。
讨论:如果大脑疲劳、受到伤害或患病时人体会出现什么症状? 交流:各小组分享讨论结果,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指导和整理。
小结:当大脑疲劳、受到伤害或患病时,会引起感觉、语言、活动、行为和思维等方面的障碍。
活动:了解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人们有哪些保护大脑健康的措施。与同学交流你的做法。
交流:各小组分享保护大脑健康的措施,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指导和整理。
小结:生活中保护大脑健康的主要措施,例如:人需要充足的睡眠,需要避免长期的精神压力,防止外界的激烈冲撞,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等。
讨论:因为大脑接受的各种信息大多数来自人体的感觉器官,所以保护人体的感觉器官也是在保护大脑。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保护这些感知环境刺激的器官?
交流:各小组分享讨论结果,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指导和整理。
小结:眼:多看绿植、多眨眼等;耳:远离噪音,不随意掏耳洞等;鼻:远离刺鼻气味,不随意挖鼻孔;舌:不食用过烫和太刺激的食物等;皮肤:注意防晒,不洗太烫的热水澡等。
(3)实践:制订一周作息计划
任务:和爸爸妈妈一起制订一份一周的作息计划。
要求:计划要做到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户内外活动兼顾。
活动:展示自己制订一周作息计划,与同学进行互相交流,改进,并请家长监督自己按计划进行作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七、板书设计
16.爱护我们的大脑
睡眠时间要充足。
精心呵护我们的“司令部”。
第4单元 遗传与进化
17 生物的遗传现象
一、教材分析
“生物的遗传现象”是《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遗传与进化”的第1课。生物繁殖的后代虽然大都具有与亲代相似的特征,但同时后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后代的个体之间,又存在着一些差异,这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没有遗传,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生物界;没有变异,生物界就不能进化和发展。生活中遗传和变异现象比比皆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乏感性认识,但也会有一些困惑。因此,让学生学习一些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知识十分必要。
“生物的遗传现象”通过对生物常见的遗传现象的学习,让同学们认识和了解到生活中的遗传现象。本课有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种瓜得瓜”,通过对俗语的探究, 了解植物的后代与其亲代同属一个物种,并保持了亲代的主要特征。活动2“小动物出生了”,通过观察常见的小动物,如小兔或小鸡,描述这些动物与它们的亲代相似的特征。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历了六年的科学课学习,也有栽种植物或饲养小动物的经历。学生会通过观察识别周围常见的植物种类,也知道植物能通过种子繁殖后代。学生还能根据种子的外形特征,识别一些常见的植物的种子。根据生活经验,学生知道种子发芽后能长成一棵与其亲代同属的一个物种。但是这种现象蕴含着的科学道理,学生可能还没有系统地进行分析,缺少关于遗传和进化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描述和比较植物和动物的后代与亲代的相似之处。
2.知道遗传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生物体的后代与亲代非常相似。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探究,培养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通过描述和比较后代和亲代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能从具体的生物现象中提出可探究关于生物遗传的问题。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丝瓜及其种子实物或图片、豌豆及其种子实物或图片、一窝出生一段时间后的兔子或小鸡的图片或视频、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课件等。
学具准备:丝瓜及其种子实物或图片、豌豆及其种子实物或图片、学生活动手册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在学校的生物园里,农作物生长得郁郁葱葱,你能看出来它们分别都是些什么植物吗
问题:如果你获得了一些种子,你能判断它们是什么植物的种子吗?如果我们不能根据这些种子的外形判断出来,还有什么办法去判断呢?
交流:为什么等播下的种子长出来后,就可以知道这是什么植物的种子呢?
任务:每一种植物的种子都能长成这种植物吗?这是什么现象?这种现象是否普遍存在?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种瓜得瓜
出示:豌豆和豌豆的种子。
讲述:豌豆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植物。我们常常会在田边地头见到这种植物。
问题:将豌豆籽种在地里,会长出什么苗?会结出什么果?
任务:观察校园或农田里种植的各种植物,了解这些植物的后代是否与亲代同属一个物种,并保留了亲代的主要特征。
讨论:观察豌豆植株的方法。
交流:学生将小组讨论的观察方法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 要求:确定观察的目标,选择观察的顺序,设计观察的记录,明确小组的分工,了解活动的时间。
任务:分小组对一株番茄进行科学的观察,并把观察的信息记录下来。
汇报:分小组对观察的信息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和记录。
讲述:学生能观察到植物较容易观察的叶、茎、花、果实等器官的外部形态特征。
小结:通过对观察现象的分析和归纳,学生会形成了一个初步的结论:每一种植物的后代都与它们的亲代一样,属于同一个物种,并且保持了亲代的主要特征,也就是教科书对这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现象的归纳。
(2)活动2:小动物出生了
思考:与植物一样,动物是否也具有类似的现象?
出示:一窝出生一段时间后的兔子或小鸡的图片或视频。
任务:观察一窝出生一段时间后的兔子或小鸡,描述这些小兔或小鸡与它们的亲代相似的特征,例如外形特点、体表的毛发或羽毛、四肢形态、眼睛和嘴的形状等。
要求:确定观察的目标,选择观察的顺序,设计观察的记录,明确小组的分工,了解活动的时间。
活动:分小组进行科学的观察,并把观察的信息记录下来。
汇报:分小组对观察的信息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和记录。小结:生物繁殖的后代大都具有与亲代相似的特征,这就是生物的遗传现象。
拓展:进一步观察身边的各种动物,比较这些动物的幼子与它们的父母是否具有相似的特征,是否也具有遗传现象。
活动:用简图、文字和数据对自己的观察信息进行记录、整理,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察发现。
七、板书设计
17.生物的遗传现象
亲代
植物 后代具有与亲代相似的特征后代
亲代
动物 后代具有与亲代相似的特征后代
生物繁殖的后代大都具有与亲代相似的特征,这就是生物的遗传现象。
18 专题探究:外貌特征能遗传吗
一、教材分析
“专题探究:外貌特征能遗传吗”是《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遗传与进化” 的第2课。生物繁殖的后代虽然大都具有与亲代相似的特征,但同时后代与亲代之间, 以及后代的个体之间,又存在着一些差异,这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没有遗传,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生物界;没有变异,生物界就不能进化和发展。生活中遗传和变异现象比比皆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乏感性认识,但也会有一些困惑。因此,让学生学习一些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知识十分必要。
“专题探究:外貌特征能遗传吗”通过一个专题探究活动,进一步了解遗传现象在人类群体中的表现,建构出“生物的遗传现象”的概念。本课有六个环节组成。环节1“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人的某些身体特征入手,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环节2“作出假设”,要求学生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对人体的外貌特征是否能遗传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环节3“制订计划”,要求学生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环节4“搜集证据”,要求学生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人体的外貌特征能被遗传的证据。环节5“得出结论”,要求学生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能基于证据质疑并评价别人的探究结论。环节6“进一步研究”,要求学生运用本课学习的探究方法,进一步对人体中不明显的特征(如优势手、优势眼等),设计探究方案进行探究。
二、学情分析
在学生的生活经历中,他们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外貌特征,有的圆脸,有的长脸;有的长着大眼睛,有的长着小眼睛;有的是单眼皮,有的是双眼皮,等等。但是,这些外貌特征是来自于哪里?自己的亲人们是否也具有这些外貌特征,并对这些外貌特征是否能遗传?很少有学生去仔细地琢磨或求证过,更少有学生会为了探究而进行专题的探究活动。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的遗传现象。
2.能制订专题探究计划进行科学探究,了解人的一些特征是可以遗传的。
3.能用科学语言、统计图表等方式,搜集和分析信息,获取证据。
4.体验合作学习,愿意与他人交流。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的遗传现象,知道哪些特征是可以遗传的。
教学难点:能设计一个专题探究活动,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有证据的推断。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家族成员的照片、镜子、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课件等。
学具准备:父母照片、祖父母的照片、个人照片、镜子、丝瓜及其种子实物或图片、豌豆及其种子实物或图片、学生活动手册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同学们外出活动,大家都玩得很开心,于是有人提议拍照留念,这时大伙发现有的同学笑起来有个小酒窝,有的却没有。
问题:为什么有的人有小酒窝?他们的爸妈是否也有?这个现象是否与遗传有关?
交流:通过观察和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自己和他们的家人是否有酒窝这个外貌特征,初步认识遗传现象。
任务:人体都具有一些明显的外貌特征,如酒窝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外貌特征能遗传吗”。
(二)活动探究
(1)环节1:提出问题
出示:豌豆和豌豆的种子。
讲述:人体都具有一些明显的外貌特征,如酒窝等。
问题:这些外貌特征能遗传吗?
(2)环节2:作出假设
讲述:除酒窝外,人体还具有其他许多外貌特征,如卷舌或平舌、单眼皮或双眼皮、有无耳垂、头发的颜色等。
归纳:单双眼皮、卷舌和平舌、有无耳垂、发际的形状、头发的颜色、是否卷发等都是常见的外貌特征。
任务: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思考亲人们是否也具有这些特征,并对这些特征是否能遗传作出假设。
交流:学生将小组讨论的观察方法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
(3)环节3:制订计划
引导:与酒窝、卷舌等特征类似,人体具有许多不同的外貌特征,如头发的颜色、皮肤的颜色、耳垂的大小等。人体的外貌特征是否能遗传?
任务: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一个调查方案,了解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是否具有这些特征。
汇报:分小组对观察的信息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和记录。
(4)环节4:搜集证据
出示:在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家族的照片,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合照及个人证件照等,还要学生准备能观察自己外貌特征的小镜子,方便学生能在课堂进行有效的观察活动。
任务:分小组对小组内同学的外貌进行科学的观察,再对自己的父母的外貌特征进行观察,并把观察的信息记录下来。
活动:根据自己设计的调查方案,在家族中做调查,研究外貌特征是否在亲人之间有规律地出现。
(5)环节5:得出结论
问题:观察相应的相貌特征在自己、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身上出现的规律,形成调查表。并根据调查结果,判断这些特征是否能遗传。
汇报:分小组对观察的信息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和记录。 小结:根据自己设计的调查方案,在家族中做调查,许多外貌特征能在亲人之间有
规律地出现。
(6)环节6:进一步研究
讲述:人体还有一些特征,并不像发际线、耳垂等外貌特征这么明显,如优势手
(左撇子、右撇子)、优势眼等。 问题:这些特征是否也能遗传?
活动:应用本课学习的方法,设计调查活动进行研究。要求:用简图、文字和数据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