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画杨桃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3 画杨桃教案(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7 08:5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画杨桃 (精读课文)
(
教学目标
)认识“室、靠”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会写“图、课”等10个字,
会写“图画、老师”等11个词语。
能积累“靠、视”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
受到了什么启示。
(
教学重点
)积累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
(
教学课时
)理解文章阐述的道理。
(
教学难点
)2 课时
第 一 课 时
(
课时目标
)
认识“室、靠”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会写“图、课”等10个字,会写
“图画、老师”等11个词语。(重点)
2. 能积累“靠、视”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重点)
3. 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重点)
(
教学过程
)
(

)导入新课
教师口述: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你们能够尝试画一下杨桃的模样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主人公画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吧!
(

)介绍作者
岑桑,广东顺德人,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岭南文库》丛书执行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7年获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首届伯乐奖。
(

)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会认字:室靠而班 哈倒审视页肃晌抢 嘻悦诲
(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他倒(dào)车的时候把人给撞倒(dǎo)了。
会写字:图课摆座 室 交 哈页抢 嘻
2.积累词语。
审视:仔细看。
严肃:( 神情、气氛等)使人感到敬畏的。
半晌:半天。
教诲:教训,教导。
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3.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

)整体感知
1. 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课文讲了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
样子,同学们嘲笑“我”,老师教育“我们”实事求是、多角度看问题的事。
2. 初读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预设: 我懂得了看问题、做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易下结论的
道理。
(

)当堂检测
1.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严肃  严厉  严格
(1)整个假期我都严格地按照作息制度办事。
(2)这个人破坏绿化带,被群众严厉地批评了。
(3)爸爸神情严肃 地说:“粗心可不是小事啊,你必须改正。”
审视 注视
(4)老师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
(5)他久久地注视着窗外的杨树。
2.按要求写句子。
(1)杨桃就是这个样子的。( 改为反问句)
杨桃难道不是这个样子的吗?
(2)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改为“被”字句)
杨桃被我画成了五角星。
1
第 二 课 时
(
课时目标
)
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重点)
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示。
(难点)
(
教学过程
)
课前 (

)导入
教师口述: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已初步认识了杨桃,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讨一下“我”是怎样
画杨桃的,这件事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在学习新课之前,我先检查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请大家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
(

)细读课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画杨桃, “我认认真真地看,
老老实实地画”,从“认认真真”和“老老实实”这两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 我体会到“我”画杨桃很认真,实事求是地在画杨桃。
2. 结果,“我”把这幅画交上去时,同学们和老师有怎样的表现呢?请简要分析。
预设:
(1)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班里几个同学看见了,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大笑”是几个同学看到“我”的画后的表现,说明他们一没有考虑到“我”看杨桃的角度,二自以为对杨桃十分熟悉。
(2)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用一个问句 和一个感叹句,写出了这几个同学对“我”的画的质疑和嘲笑。
朗读指导: 要读出同学反问、指责的语气,语调稍高。
(3)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
桌前,举起我的那页画纸,问大家:“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它像什
么?”“像五角星! ”
“看、坐、审视”这一系列的动作,可以看出老师并没有直接下结论,而是从“我”的
角度去观察实物。
朗读指导:读同学们的话,要读得果断、有力。
(4) “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不……像。”“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
老师不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反复提出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思考,在观察中认
识事物、感受事物,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朗读指导: 朗读时语调稍低,读出同学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的语气,读出同学难为情的心理。
3. 理解老师神情的变化。
思考讨论: (学生自主讨论,教师适当点拨。 )
(1) 当老师审视了讲桌上的杨桃,听见同学们还在嘲笑“我”,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这是为什么呢?
(2) 第 10 段中哪个词说明了老师严肃的神情延续了一会儿?(半晌)半晌的时间有多长?在这半晌的时间里,老师既没说什么,也没做什么,如果你就是文中这位老师,你在考虑什么呢?
(3) 老师想出的一个好办法是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观察。 如果你就是那些嘲笑“我”的同学中的一员,坐到“我”的位置上观察之后,你想说些什么?
(4)看到同学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老师的神情变得怎样了?
4. 感悟老师的话,说说老师的话有几层意思。
课件出示: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预设: 一是讲看杨桃的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一样;二是讲看到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不
要忙着嘲笑别人;三是讲应该实事求是。
(

)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
样子,告诉我们看问题、做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易下结论的道理。
(


)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作者先叙述“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事,然后写同学与老师的不同表现,最后写老师的教诲。这篇课文启发我们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易下结论。
(


画杨桃
实事求是多角度看问题
) (
“我”:认真作画
同学们:嘲笑
老师:耐心教导
老师的教诲:终生难忘
)
(
2
) (
点典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