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十三章 内 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目录
01
课程要求
02
知识点精讲
03
课堂巩固
课程要求
1. 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 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知识点精讲
1. 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2. 分子大小:分子很小,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无法分辨,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人们通常以______________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3. 分子间有间隙:组成物质的分子并不是一个紧挨着一个排列的,它们之间存在间隙。
知识点1 物质的构成
分子
原子
电子显微镜
10-10
1.《庄子·天下》中曾有下列论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形象地说明了物质的无限可分性。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气体的体积可以被压缩,说明了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
分子
原子
间隙
2. 若一个原子的直径是 10-10 m,我国科学家制造的纳米碳纤管的直径是 33 nm,相当于________个原子一个一个紧密排列起来的长度。
思路点拨:1 nm = 10-9 m。
330
知识点2 分子热运动
4. 扩散现象: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不同
进入对方
气体
液体
固体
5.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_______________有关,
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_________。
6. _________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温度
热运动
温度
3.(2021 怀化)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
A. 余音绕梁 B. 尘土飞扬
C. 桂花飘香 D. 大雪纷飞
C
4. 如图13-1-1所示,将两个相同的瓶子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瓶中装有空气,下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抽掉玻璃板后,可以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逐渐进入上瓶中,下瓶中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淡,最后
两瓶中的气体颜色变得均匀。
(1)我们用肉眼看不到分子是否在运动,但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现象来间接得知 。根据瓶中气体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______________,这表明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扩散
扩散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小阳建议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装有空气的瓶子的上面,这样做既能表明上述观点,还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你认为小阳的建议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采纳,因为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的_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会在____________力的作用下下沉,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很好地体现扩散的自发进行 。
不能
大
重
不能
(3)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 ℃、②4 ℃、③20 ℃、④30 ℃,则在_________(填序号)的温度下气体扩散得最快,说明温度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剧烈。
思路点拨:1. 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温度会影响扩散快慢,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2. 扩散现象是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是自发进行的的,无需外力。
④
高
分子运动
知识点3 分子间的作用力
7.分子间作用力的存在:分子间的__________使得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致散开;分子间__________使得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8.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分子间的距离变小时,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分子间的距离变大时,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_____;分子间的距离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________________。
引力
斥力
斥力
引力
几乎为零
9.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物质是由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物质内的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分子
原子
不停地做热运动
引力
斥力
5. 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此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力;封闭在注射器筒内的空气很容易被压缩,但压缩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力;“破镜不能重圆”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间隙
引
斥
不能
6. 如图13-1-2所示,小宇用细线拴住玻璃板的四个角,用弹簧测力计勾住细线,将玻璃板平放在水面上与水面刚好接触,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时,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变大了,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理由可以用来解释固体很难被________________(填“拉伸”或“压缩”)。
分子间存在引力
拉伸
思路点拨:1.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系。
2. 固体很难被拉伸,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知识点4 物质的微观状态
10. 如果分子相距较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________________。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________________,比固体的________________;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________________,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
微弱
小
大
小
7. 图13-1-3所示是同种物质在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结构,其中丙图表示物质处于___________(填“固”“液”或“气”)态,物质从丙图变化到乙图时,组成物质的体积变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______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要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液
变小
吸收
思路点拨:通常情况下,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最大,液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小,固体分子间的距离最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固体的最大,液体的较大,气体的最小。
课堂巩固
1. 关于分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体分子能够运动,液体分子不能够运动
B. 液体分子能够运动,固体分子不能够运动
C. 气体分子能够运动,固体分子不能够运动
D. 气体、液体和固体分子都能够运动
D
2. 下列能说明扩散现象的是( )
A.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B.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 沙迷双眸人不见,尘覆万柳鸟无鸣
D.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D
3. 茶道是品茶的美感之道,其流程中的第十二道“闻香”,是指客人将“闻香杯”内的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能闻到杯中茶香说明茶分子( )
A. 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B. 之间有间隙
C. 有相互作用的斥力 D.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4. 在分子动理论的学习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只填一种现象)
固体很难被拉伸
液体很难被压缩
两种液体混
合后总体积比每种液体的体积之和小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