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2. 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
3. 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的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到海水的中游泳之后,若不及时冲洗,会感到身上很黏糊糊。为什么呢? 从生活现象入手,提升学生的兴趣。
传授新课联系生活,说一说,蔗糖是怎样消失在水中的?阅读读本、讨论。形成溶液、溶剂、溶剂概念。介绍常见的一些溶液、溶剂、溶质。练一练区分纯净物、混合物、溶液、溶剂、溶质、同一种溶质,在不同种溶剂中,溶解情况一致吗? 分析生活中的化学,构建溶解基本知识提问过渡
实验9-2阅读读本,观察图片碘、高锰酸钾在水、汽油溶解的情况。记录现象,分析结论。形成溶在溶剂的溶解性。 通过实验解决新问题
怎样判定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呢? 实验9-3阅读课本,观察图片记录现象,分析结论。形成判断溶质、溶剂的一般方法。溶液的命名溶液的用途
归纳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了哪些知识?有什么全新的体验?请同学们说一说
四、巩固训练,提升能力 布置作业 处理课后习题
五、板书设计课题一溶液形成一、溶液:1、什么叫溶液?溶液特点2、什么叫溶剂?3、什么叫溶质?4、溶质溶解性5、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6、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课后反思可在讲溶液时,同时提乳浊液、悬浊液,并进行区分要求学生识记常见溶质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