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17 孤独之旅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曹文轩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课文主题。
2.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坚定信念。
3.品味小说精美传神的环境描写。
4.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人生旅途,并非时时一帆风顺,往往充满辛酸与泪水,其实生命也就是在这样的锻造中成熟丰满的。如果说这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的话,那么“孤独”也应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人生题目。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所经历的一段孤独生活。
新课讲解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1991年,推出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1997年,出版小说《草房子》,并担任改编电影编剧。1999年,出版小说《根鸟》。2005年,推出小说《青铜葵花》。2016年获“国际安徒生奖”,2017年获得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大奖”。2017年12月,特殊文体长篇小说《蜻蜓眼》获得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作者简介
文章背景
《草房子》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全书共9章,作者写了男孩桑桑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的事件。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麻油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生活的富裕,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一次意外变故,家中破产,他被迫辍学,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
字词积累
撩( )逗 扎( )成把 撅( )断 旧茬( )儿
戳( )破 凹( )地
liáo
zā
juē
chá
chuō
āo
置之不理:
朦朦胧胧:
厚实:
歇斯底里:
一落千丈:
丰富、富裕。
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文中指暴风雨来势猛烈,超乎平常。
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模模糊糊,不清楚。也可指人意识不十分清晰或事物界限不清。
之:代词,它;理:理睬。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故事链接
一心想发大财的杜小康的父亲杜雍和用几代人积累下的财富买了一条运货的大船,用这些年赚得的一大笔钱加上从别人那里贷了一笔款,去城里买了一大船既便宜又好的货,打算回家慢慢卖出去,赚出一笔更大的钱来。但回家途中,他因过于兴奋,喝了点酒,加上扯足了风帆,在河弯处与一个拖了七八条大铁船的大拖驳相撞,结果船毁了,货没了,人也因此病倒了。于是爱读书的杜小康被迫辍学,想法为父亲治病。当杜雍和能下床走路时,他又萌发了让“红门”重新焕发光彩的信心。这年的春天,他又筹集了一笔钱,从鸭坊买下了500只小鸭,想靠自己年轻时的放鸭经验东山再起……
概括故事情节
讲述了杜小康因家道中落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偏远芦荡放鸭的经历,描写了一个性格倔强、胆小懦弱的小男孩成长为一个性格刚强、能吃苦耐劳的男子汉的过程。
整体感知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写杜小康因家道破落不得不辍学跟父亲去放鸭。
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感受。
写杜小康在芦苇荡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鸭子们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梳理结构
查找文中描写杜小康心理活动的语句,结合画面理解他的心路历程,填写下面的表格。
不同阶段 不同心理感受
离开油麻地,出发时
到达目的地—芦荡时
在芦荡安顿下来时
在芦荡时间一久
经历暴风雨后
细读感悟
第5段: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然的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
茫然和恐惧
不同阶段 不同心理感受
离开油麻地,出发时
到达目的地—芦荡时
在芦荡安顿下来时
在芦荡时间一久
经历暴风雨后
茫然和恐惧
第21段: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害怕和胆怯
不同阶段 不同心理感受
离开油麻地,出发时
到达目的地—芦荡时
在芦荡安顿下来时
在芦荡时间一久
经历暴风雨后
茫然和恐惧
害怕和胆怯
第28段: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孤独
不同阶段 不同心理感受
离开油麻地,出发时
到达目的地—芦荡时
在芦荡安顿下来时
在芦荡时间一久
经历暴风雨后
茫然和恐惧
害怕和胆怯
孤独
第33段:后来,父子俩心里都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这样反而好了。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不再恐慌
不同阶段 不同心理感受
离开油麻地,出发时
到达目的地—芦荡时
在芦荡安顿下来时
在芦荡时间一久
经历暴风雨后
茫然和恐惧
害怕和胆怯
孤独
不再忽然地恐慌
第48段: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
不同阶段 不同心理感受
离开油麻地,出发时
到达目的地—芦荡时
在芦荡安顿下来时
在芦荡时间一久
经历暴风雨后
茫然和恐惧
害怕和胆怯
孤独
不再忽然地恐慌
坚强、长大
成 熟
刚刚出发时:
到达芦荡时:
成
长
之
旅
心理变化过程:
芦荡安顿后:
住段时间后:
雨后天晴时:
不成熟
杜小康
茫然恐惧
害怕胆怯
孤独单调
不再忽然地恐慌
长大坚强
环境描写
暴风雨
鸭群
芦苇荡
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
芦荡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
暴风雨给杜小康一个成长的舞台
烘托心情
渲染气氛
面对芦荡:
成长
害怕胆怯
不再恐慌
可怕
搏斗
鸭群是杜小康亲密的伙伴。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描写这些鸭子,这与表现杜小康的成长有什么联系
鸭子的叫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
鸭子的恐惧感烘托出杜小康的恐慌
鸭子
风雨前:无家的漂游者
风雨后:长大了
杜小康
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物。当暴风雨来临之时,杜小康勇敢地追赶鸭群,他经受住磨难,长大,坚强。鸭们也长大了,长成真正的鸭。
思考一下
鸭群
芦荡
暴风雨
环 境
鸭子的心理其实就是主人公心理的写照,它的成长过程也反映了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可以说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
见证了杜小康心理变化的过程
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课文详写了孤独之旅中的那场暴风雨,这场风雨对“我”有什么影响?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因为这场风雨中杜小康战胜了孤独,战胜了恐惧,战胜了恶劣的环境表现了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力量、意志和责任感,长大了,坚强了。
环境描写的作用:赏析第46段环境描写
这段环境描写与前文暴风雨来临时的环境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雨过天晴,天空格外的蓝,月亮也特别明亮,这种美好的景色,恰恰衬托出主人公经历了暴风雨洗礼后,那种轻松、喜悦和平静的心情,从而突出表现了杜小康从此变得对生活更加热爱了,面对生活的考验他更加坚强了。
重点把握
“孤独”的含义:
情感世界的孤独(失去交流的环境)。
杜小康离开学校,没有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远离人群;与父亲没有共同语言,缺乏心灵的沟通和交流。
面对自然环境的恐惧。
离开村庄,来到一个无比广阔而又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幼小的心灵感觉到了巨大的孤独。
对未来前途的恐惧。
漫漫放鸭路,何处是尽头?
鸭群是杜小康亲密的伙伴。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描写这些鸭子,这与表现杜小康的成长有什么联系
失学后
放鸭是生活的全部
孤独中
鸭群是伙伴、是心灵的安慰
风雨中
护鸭感到成长的艰辛和喜悦
鸭下蛋
甘苦中的喜悦——人生的成果
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在困境中成长,越来越坚强的男子汉。
他是一个念念不忘求学上进,热爱生活的少年。
……
他是一个能理解父母苦衷,能为家庭分忧的孩子。
你认为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孤独之旅
经受孤独之旅
走入孤独之旅
享受孤独之旅
失学去放鸭:无奈
安顿好之后:孤寂
到达芦苇荡:胆怯
离开油麻地:恐惧
找鸭受考验:坚强
鸭子下蛋了:惊喜
孤独中长大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讲述一个名叫杜小康的孩子在陌生芦荡里孤独的放鸭而逐渐成长起来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应该在孤独中磨炼自己,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才会长大、成熟、坚强。
课后作业
名言积累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 巴尔扎克
好的木材并不在顺境中生长;风越强,树越壮。
——马里欧特
在寒冷中颤抖过的人倍觉太阳的温暖,经历过各种人生烦恼的人,才懂得生命的珍贵。
—— 怀特曼
以“孤独”开头写两句话,表达你对孤独的独特感受。
如:孤独像( ),让人( )
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