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课件(1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课件(18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27 09:4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背景:革命领导与革命思想
——过程:武昌起义
——结果:建立民国、颁布临时宪法
——后遗症:军阀割据混战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8
在翠亨村听洪秀全的故事
在香港学习西医
在檀香山创办心兴中会
在伦敦蒙难
在广州起义
在日本成立同盟会
阅读课文38-41页,观察下列图片,请为孙中山行径排序
1894年,孙中山曾上书李鸿章,提出了“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倡导变法自强。这表明,此时孙中山(  )
A.已经对清政府彻底失望 B.希望通过和平改革拯救中国
C.坚信三民主义能救中国 D.希望通过暴力革命拯救中国

医人?
医国?
×
改良
革命
遇难而择
B
×
发起:
时间:
地点:
宗旨:
口号:
地位:
兴中会成员合照
檀香山兴中会会址
孙中山
1894年11月
檀香山
振兴中华
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驱除鞑虏,恢复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近代中国第一个
遇难而择

檀香山的兴中会章程,虽然痛陈当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但当分析造成这种局势的原因时,却写得十分温和,只把问题归结为“庸奴误国”,仿佛皇上还是好的。
——《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
团队组建存在什么问题?
遇难而择

孙中山是一个在国外受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对他们相当陌生。吴稚晖说过:“我起初瞧不起孙文,就因为他不是科第中人,不是经生文人,并且疑心他不识字。
——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
孙中山还介绍梁启超到檀香山去活动,结果兴中会在檀香山的会员大多转到了康、梁的保皇会方面去了。
——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
孙中山遇到了什么困难?
1895年,孙中山到香港,联络陆皓东等人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同时开展筹款、联络会党和军队等秘密工作,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据点。之后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被捕牺牲,起义失败。
遇难而择
一枪未发的广州起义
为共和革命牺牲第一人
1896年10月,在伦敦被清驻美使馆人员绑架,险丧命
1900年,在新加坡被告发,驱逐出境
1904年,在美国旧金山被拘留
1906年,被日本政府驱逐出境
1908年,被越南当局驱逐出境
1908年,被曼谷勒令离境
1910年,南洋英属殖民地不许居留
遇难而择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
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历史图册P22(1895-1897年美欧之行路线)
《八上历史图册》P22
1.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特点?
①全国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②人物众多,缺乏统一的领袖;
③缺乏明确而完整的革命纲领
——(1)组织基础
2.观察时间,为什么这时期的革命团体大幅增长?
进入20世纪,《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2)群众基础
迎难而上
《孙中山自述》中写道:“八国联军之破北京……议和之赔款九万万两而后……国势危急,岌岌不可终日。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风潮自此萌芽矣。”据此可知,“革命风潮自此萌芽”是由于 (  )
A.民族危机的加剧 B.革命思想的传播
C.三民主义的提出 D.革命团体的成立
A
分布情况:
领导人物: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革命军》
陈天华《警示钟》《猛回头》
满人若是帮助洋人杀我们,便先把满人杀尽。那些贼官若是帮助洋人杀我们,便先把贼官杀尽。我所最亲爱的同胞,杀!向前去,杀!杀!杀!杀我累世的国仇,杀我新来的大敌,杀我媚外的汉奸。
——陈天华:《警世钟》,《陈天华集》,第71页
(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
迎难而上
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极高威望
久居海外,有世界眼光
对革命目标有透辟的见解
雄辩的口才,个人魅力
排除万难,迎难而上
(4)领导基础:孙中山的主张逐渐得到其他革命党人的认同,成为革命党
公认的领袖。
迎难而上
时间:
同盟会
1905年
地点:
日本东京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领导机构:
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
机关报:
《民报》
意义: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迎难而上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十六字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议会制共和国
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
地位: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民族
民权
民生
迎难而上
化难为易
1906年 萍乡、浏阳、醴陵起义失败,同盟会声望大振
1907年安庆起义失败
1907年广西起义失败
1910年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
1911年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
1912年宣统帝退位
实现了民族主义
化难为易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随后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914年废除
1915年袁世凯举行登基大典,1916年被迫取消帝制。
民权实现了吗?
为什么会有如此之障碍?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1924年 国民党一大改旧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925年孙中山逝世
民生主义由谁来发展?
土地革命时期
变地主土地所有制
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农民减租减息
地主交租交息
土地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
脱贫攻坚
全面小康
改革开放
当下
化难为易
课后作业
填写《广州历史》17页,
假期可以重走孙中山广州革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