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D B B C C C B C B D D C C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A A C C D A A A B C C D B B
31 32 33 34 35
B B B C A
填空题(本题共3题,共30分)
36.(10分)答案为:
(1)呼吸 泌尿
(2)降低(或下降) NaHCO3
(3)神经—体液—免疫
(4)5 组织液中二氧化碳浓度低于细胞内
血浆 无机盐和蛋白质 淋巴
37.(10分)答案为:
(1)小肠神经的有无 胰腺是否分泌胰液
(2)稀盐酸 注射狗静脉中 促胰液素 不会 体液调节(激素调节)
(3)无 靶器官或靶细胞 灭活
38.(10分)答案为: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神经-体液
(2)抗利尿激素 增加 肾小管和集合管
(3)作用持久
(4)增加 增加
(5)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和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雁塔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题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性生殖的出现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加快了生物进化的步伐
B.在正常的自然条件下,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C.生物变异的有利有害往往取决于生物的基因型而非表现型
D.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基因突变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2.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
A.30%,21% B.30%,42% C.70%,21% D.70%,42%
3.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物种
B.物种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C.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D.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4.下列有关细胞外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大部分组织液被毛细血管静脉端重新吸收
C.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都只能生活在淋巴中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远低于组织液和淋巴
5.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图,a-d代表不同的体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中有抗体、糖原、生长激素等
B.b代表血浆,d可代表淋巴细胞的细胞内液
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是b和c
D.稳态是指a、b和c中氧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维持相对的稳定
6.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a、b、c为内环境的相关组成(其中b为血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为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正常情况下,a大量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b,少量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c
C.静脉点滴的葡萄糖进入人体后到达组织细胞内至少需穿过5层细胞膜
D.静脉点滴一定浓度的血浆蛋白溶液有助于缓解因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
7.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B.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一般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C.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D.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8.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 )
A.反射 B.反射弧 C.感受器 D.神经中枢
9.人体肝脏局部结构如图所示,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中含有尿素、乳酸和血浆蛋白等物质
B.人体中液体②的总量比细胞外液总量多
C.人体新陈代谢进行的主要场所是③④⑤
D.①处的氧气浓度要高于⑤处的氧气浓度
10.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有几项( )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 ⑤喝牛奶,进入胃中 ⑥口服抗菌药物和唾液淀粉酶 ⑦肌肉注射青霉素 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11.徒步是有目的地在城市的郊区、农村或者山野间进行中长距离的户外运动方式。某同学由于平时缺乏锻炼,一次较长时间的徒步运动使其脚掌磨出了“水泡”,但是几天后“水泡”又消失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主要由血浆中的水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
B.水泡形成的可能原因是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
C.水泡自行消失的原因是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到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人们可以使用针或剪刀直接将水泡戳破,从而将水泡里面的水排出
1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Ⅴ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Ⅳ是泌尿系统,Ⅴ是皮肤
B.食物的营养物质通过Ⅱ和Ⅰ系统进入内环境
C.乙和丙中O2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乙>丙
D.甲乙丙占体液的2/3
13.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实例的是( )
A.HCO3-与HPO42-等离子共同作用,维持血浆pH在7.35~7.45之间
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一星期,肌细胞内肌蛋白的含量基本不变
D.剧烈运动出很多汗后,上厕所的次数会比平时少
14.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缺氧不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没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神经递质不一定会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逆转
D.反射过程中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是双向的
15.下图为反射弧中部分神经兴奋传导通路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兴奋时细胞膜两侧电位为外正内负
B.反射活动中兴奋可由②处传到①处
C.②处兴奋一定引起骨骼肌收缩
D.③处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转换
16.在t1、t2、t3时刻分别给予某神经纤维三次强度相同的甲刺激,测得神经纤维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由于甲刺激的强度过小,无法引起Na+内流
B.t2、t3两次甲刺激可以累加,导致动作电位产生
C.实验表明动作电位的产生和刺激的强度密切相关
D.增大t3时甲刺激的强度,动作电位的峰值升高
17.河豚毒素能选择性地抑制细胞膜上某种蛋白质的功能,阻止钠离子进入细胞。据此可以推断河豚毒素( )
A.能阻断突触处兴奋的传递
B.能使酶活性增强,细胞代谢加快
C.能使膜流动性增强,通透性增加
D.能与膜上特定的激素受体结合,引起代谢改变
18.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脑的高级功能有语言、思维、学习、记忆等
B.学习和记忆与语言等高级功能一样,是由单一脑区控制的
C.若某成年人大脑皮层H区病变,他可能说话非常困难
D.人类的记忆过程分成四个阶段,短期记忆是指第一阶段
19.肾上腺素是肾上腺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兴奋性增高等诸多作用。下列关于肾上腺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肾上腺素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起作用
B.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
C.肾上腺素能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故能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兴奋性增高
D.恐惧、应急状态时肾上腺素会上升
20.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饭后半小时,骨骼肌和肝脏中糖原合成会增加
B.长跑过程中,肝糖原会分解以补充血糖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呈协同关系,共同维持血糖的稳定
D.血糖浓度的下降可能与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有关
21.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能抑制②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促进②③过程
D.②过程可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
22.体温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下列与人体体温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炎热环境中机体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是促进散热的重要途径
B.寒冷环境中正常人机体的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C.人体骨骼肌细胞中产热量最多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
D.体温感觉中枢位于下丘脑中
2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在神经元之间传导的方式分别是( )
A. 电信号,递质传递 B. 递质传递,电信号
C. 电信号,电信号 D. 递质传递,递质传递
24.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及二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体液调节作用时间更长
B.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C.不少激素调节都受神经系统控制,神经调节中也有体液的参与
D.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25.下列关于人体产热和散热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代谢产热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 B.运动时,肝脏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
C.皮肤是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 D.持续高烧39℃,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26.下列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当人失水过多后,会在大脑皮层中的相关区域产生渴感
B.当给内环境渗透压正常的人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量明显减少
C.渗透压感受器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都在大脑皮层中
D.水盐平衡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27.人在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从事重体力劳动,可能出现体温调节障碍、水盐平衡失调、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中暑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调节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度的
B.环境变化和机体损伤均可破坏内环境稳态
C.中暑出现的症状都是下丘脑功能损伤引起的
D.物理降温和补充生理盐水有助于缓解中暑症状
28.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多时( )
A.甲状腺的功能增强 B.下丘脑分泌细胞的功能增强
C.垂体的功能增强 D.机体代谢增强
29.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手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分别用曲线a、b、c表示,其中正确的是( )
30.下列对动物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是细胞的组成成分,种类多、含量极微
B.激素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
C.激素分子弥散在体液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
D.健康人体内的激素含量是恒定不变的
31.将枪乌贼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外液)中来研究兴奋的传导。图1中①②③④表示神经纤维膜上的位点,阴影部分表示开始产生局部电流的区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刺激①时,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B.兴奋传导到②时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如图2所示
C.若增加培养液中Na+的浓度,图2的峰值会减小
D.若将阻断Na+通道的麻醉剂放在④处,电流计的测量结果不变
32.食欲肽是下丘脑中某些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它作用于觉醒中枢的神经元,使人保持清醒状态。临床使用的药物M与食欲肽竞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但不发挥食欲肽的作用。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食欲肽以胞吐的形式由突触前膜释放
B.食欲肽通过进入突触后膜里发挥作用
C.食欲肽分泌不足机体可能出现嗜睡症状
D.药物M可能有助于促进睡眠
33.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血糖平衡调节中枢都位于下丘脑
B.能合成酶的细胞不一定能合成激素,只有内分泌腺的细胞可以合成激素
C.闷热的环境中,人体失水多于失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就会增多
D.寒冷环境中能促进人体代谢产热的激素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34.下图为人体某器官中血液的流动情况示意图,①②表示物质,①促进或抑制②的产生,②产生后将释放到血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器官为肺,则CO2浓度A处低于B处
B.若该器官为肝脏,则饭后半小时血糖浓度A处低于B处
C.若该器官为下丘脑,①可能是甲状腺激素,②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若该器官为骨骼肌,①可表示胰高血糖素,②可表示肌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
35.冬泳是一项特殊条件下的体育运动,具有独特的健身功效。冬泳爱好者入水后,机体生理功能会发生一系列相应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冰水刺激皮肤,使冷觉感受器产生冷觉
B.机体神经中枢兴奋,使肌肉收缩加强
C.机体通过反射活动,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D.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30分)
36.(10分)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a表示呼吸系统,c表示_________。图乙中,B液为_________。
(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__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3)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_调节网络下进行。
(4)红细胞所携带的O2被胰腺组织细胞利用需要经过_________层磷脂分子。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_________。
(5)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的含量有关;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渗透压降低,会引起图中增多的液体是______(填字母),将导致_________。
37.(10分) 20世纪之前,生物学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法国学者沃泰默对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做了系列经典实验:
①稀盐酸→上段小肠(十二指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注射狗的静脉中→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上段小肠肠腔(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留下血管)→胰腺分泌胰液。
请依据上述系列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沃泰默的实验设计中,比较①和③实验,自变量为__________。三组实验中因变量是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沃泰默固执地认为,胰腺分泌胰液仍属神经调节。
(2)斯他林和贝利斯根据沃泰默的实验提出假说: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该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到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他们设计了严谨的实验来检验假说,实验过程是:小肠黏膜+__________+沙砾研磨→制成提取液→__________→观察到胰腺分泌胰液。他们将这种化学物质命名为__________,它的分泌过程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经过导管,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调节。
(3)激素的运输__________(填“有”或“无”)确定的方向,只作用于__________;作为信息分子,激素起作用之后就会__________。
38.(10分)网球比赛中,运动员的精准判断、快速奔跑等都需要消耗能量,产生代谢废物。下面是比赛中运动员部分生理活动调节示意图,①~③表示相关过程,X~Z表示相关激素。分析回答
(1)看到对方发球时,运动员精力集中,下丘脑中的神经细胞接受大脑皮层传来的神经冲动,分泌_______________激素(中文名称),最后促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糖类代谢增强。由此可见,该过程为______________调节。
(2)据图可知激素Z的名称是______,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大量出汗,激素Z的分泌量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从而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激素Z的靶器官是______。
(3)比赛结束初期,运动员的呼吸、心跳等并没有立即恢复正常水平,原因是体液调节具有_______的特点。
(4)运动员从比赛场地进入温度较低的休息室时,其体内激素X的分泌量会____(填“增加”或“减少”),激素Y的分泌量会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5)网球比赛中,运动员未进食,人体血糖不断消耗,但仍然维持在 0.9g/L 左右。该过程中补充血糖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两种相互拮抗的激素,后者通过促进组织细胞__________________,降低血糖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