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地貌观察(教学课件)(3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4.2地貌观察(教学课件)(30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27 09:5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地貌的观察
目录


目录


地貌的观察内容——高度
500m
1500m
1000m
海平面
(1)绝对高度:高出平均海平面的垂直高度。


绝对高度
绝对高度
(2)相对高度:两个地点绝对高度之差,反应地面的起伏状况。
相对高度
同线等高、同图等距
等高面
将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就是等高线。
地貌的观察内容——等高线
山峰
山峰
山峰
360
362
364
365
山峰:
等高线封闭,数值往里面增大
地貌的观察内容——等高线
鞍部
360
364
365
364.2
362
358
360
360.4
360.3
鞍部
地貌的观察内容——等高线
360.4
358
354
350
346
山脊
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凸向低处
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凸向高处
山谷
山脊
山谷
地貌的观察内容——等高线
陡崖
2090
2110
2110
2130
2150
2154.9
陡崖
几条等高线相交重合的地方。
近于垂直的山坡。
地貌的观察内容——等高线
图4.22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
1、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2、图示区域内最大的相对高度约为多少
85.4m--95.4m
6.4m
【思考】相对高度、绝对高度
地貌的观察内容——坡度
坡度大小一般用 坡度角 或者 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 来表示。
水平距离
垂直距离
坡度角
等高线稀疏
缓坡  
等高线密集
陡坡
山顶
坡度角越大,坡度越大
图4.22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
A、B两地哪个地点坡度更大
B
【思考】坡度
A
B
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上耕作,易造成水土流失
在缓坡修建梯田,可以增加耕地面积,并防止水土流失
梯田
3°~7°
等高种植
7°~25°
修筑梯田
大于25°
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可以发展林业
(或者自然保护用地)
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农业
京张铁路
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交通
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时,设计“人”字形线路,通过延长路程,从而降低线路的坡度。
受机车牵引力的限制,铁路线的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2.5%—3%
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交通
公路线一般要求建在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陡崖、陡坡;
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
尽量与等高线平行,所以一般呈现“之”字形。
高度和坡度的组合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起伏状况
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
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地貌的观察内容
阳坡/阴坡
背风坡/迎风坡
地貌的观察内容——坡向
阳坡朝向太阳,光照多
阴坡背离太阳,光照少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山坡两侧的植被出现差异的原因?
阳坡:光照时间长,蒸发强,
水分条件差,主要为草地;
阴坡:光照时间短,蒸发弱,
水分条件好,生长森林。
【活动】祁连山的“阴阳脸”
阳坡
阴坡
地貌的观察内容——坡向
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阳坡
阴坡
【活动】学以致用
1.乙村和图中最高点相对高度可能为(  )
A.240米   B.280米  
C.370米   D.420米
2.现拟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a、b、c、d四条备选线路中,合理的是(  )
A.a   B.b  
C.c   D.D
3.与乙村相比,甲村(  )
A.位于迎风坡,降水多  B.位于阳坡,光照充足
C.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D.位于阴坡,光照不足
B
B
C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为1:100 000),该地西部距大西洋较近。读图回答问题。
地貌观察的内容——其他要素
中国 地质 西南地区 分层设色 地形图
海拔(m)
地面起伏状况
地貌的形状
面积
空间分布
破碎程度;
例如,我国西南山区地面起伏较大,
地形较为破碎
目录



地貌形态与规模:
规模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
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
珠穆朗玛峰
地貌的观察顺序
山谷
仰视;
平视;
俯视
宏观
微观


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宏),
如:山地、平原、高原等
再观察次一级地貌(中)
如:山岭、河谷、洼地等
最后描述微地貌(微)
如:河岸、陡崖、巨石等
地貌的观察顺序
相对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
障碍物比较少
地貌观察的辅助工具
借助地形图观察
借助遥感影像观察
http://www./
借助无人机观察
地貌的观察顺序—五种基本地貌(宏)
丘 陵
山 地
盆 地
丘 陵
山 地
高 原
平 原
500 m
200 m
起伏不平
海拔较高
高 原
平 原
平坦开阔
地形种类 海拔高度 主要特征
盆地
海拔较高(500米以上)
四周高,中间低
峰峦起伏,坡度较陡
起伏不大,坡度较缓
地面平坦,起伏较小
起伏不大,边缘陡峭
海拔较高(500米以上)
海拔较低(200-500米)
海拔低(200米以下)
没一定标准
山地
丘陵
平原
高原
盆地
山地


平原
高原
地貌的观察顺序—五种基本地貌
课堂总结
地貌的观察
地貌观察的顺序
原因
地貌观察的内容
位置
原则
顺序
高度
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
视野开阔
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
大地貌→次级地貌→小地貌
地形图、遥感影像等
坡度
坡向
其他
辅助观察手段
绝对高度、相对高度
表现形式、影响
阳坡/阴坡,迎风坡/背风坡
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
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