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27 15:1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14
康熙皇帝
雍正皇帝
乾隆皇帝
康熙曾抱怨说:“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以为尔即踣毙,必有更换者。惟从旁笑视,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息者。”
宪皇在位十三载,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
——清宗室、史学家昭梿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严大权无从旁假。
——《清高宗实录》
清西陵泰陵隆恩殿
祖宗家法:乾纲独断
三位皇帝都以勤政著称。他们独断朝廷大政方针,对地方具体事务,也总是不厌其烦地详加过问,在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同时,也使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1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材料: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
——《清高宗实录》卷323乾隆十三年八月辛亥
“皇祖、皇考”如何做到乾纲独断,独揽大权?
(1)推行迅速、机密的奏折制度
(2)中枢秘书机构的改革。康熙的南书房,雍正的军机处
(3)对思想文化的控制。文字狱、八股取士。
1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推行迅速、机密的奏折制度
要和皇上说件事!
奏折是上奏者与皇帝之间的私人信件,其内容在皇帝亲自阅读之前是保密的;
上奏折是皇帝恩许给部分官员的特权,不是谁都能给皇帝上奏折的。
◎雍正奏折批示示意图(部分)
1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推行迅速、机密的奏折制度
①奏折制度迅速、机密(特点);
②使皇帝能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
③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④是利用密奏这一形式,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诸王文武大臣等知有密折,莫测其所言何事,各加警惧修省-----康熙 )
⑤既便于联络臣子感情,使其更加效忠朝廷;
也能离间臣子间的关系,使其不抱团揽权。
1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2)中枢秘书机构的改革。康熙的南书房,雍正的军机处
材料:军机处结构简练,只有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两层;每日奏折多者五、六 十件,年终十二月二十五日为末一日,奏折多至百余件者,皆于当天办完,没有耽搁过一日者。紧急事当时交下,随撰随进;军机值庐, 不准任何人窥探打听。
——摘编自赵奇《军机处—清王朝中央秘书处》
◎军机处内部
特点:简、速、密
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是皇帝私人的工作班子,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
职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本质: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养心殿
军机处
内阁
皇帝
内阁
办理一般事务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军机大臣
过程
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太极)
南书房(康熙)
军机处(雍正)
9

西汉
隋唐

明清
确立
三公九卿制
巩固
中外朝制
发展
一省两院制
完善
三省六部制
加强
二府三司制

顶峰
明:废丞相设内阁
清:雍正设立军机处
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1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3)对思想文化的控制。文字狱、八股取士。
材料:清朝翰林学士胡中藻有句诗曰“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看到后大发雷霆:“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 ”胡中藻遂因一“浊”字被杀,并罪及师友。
材料:科举是要选拔精英人才从政治国,古今中外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政府会故意去愚化精英人士后再选拔他们来治国安邦,明清两代统治者以八股取士的目的也是为了拔取英才为其所用。
——刘海峰《八股文百年祭》
通过文字狱加强对思想的控制,但不利于文化的发展;不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
规定考试内容、考试格式,一是试图用程朱理学固化思想,二是便于评判的标准化,使选拔显得更为公正。但长期如此,禁锢了人民的思想。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
2
疆域的奠定
西藏
雍正设置驻藏大臣
乾隆朝,颁布《钦定西藏善后章程》
新疆
康熙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
在蒙古地区设立盟、旗
雅克萨
康熙朝同沙俄谈判:
台湾
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
康熙时期,台湾归入版图;
1685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尼布楚条约》“中国” 首次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代称。
康熙册封达赖和班禅
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政策。
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强化管理。
改土归流
理藩院
(中央机构)
将军辖区
办事大臣辖区
内地18省:总督—巡抚
西跨葱岭
西北达巴勒喀什池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
南到南海诸岛
我国辽阔的版图在 清朝前期最终奠定
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
2
疆域的奠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
◎清朝疆域图(1820年)
清王朝的统治面临着哪些危机?
思考1
人地矛盾尖锐
人口压力巨大
贫富差距扩大
土地兼并严重
逐渐落后于西方
……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3
统治危机的初显
A.加剧了人地关系的紧张程度,激化了阶级矛盾;B.造成了大量流民,引发了社会危机;C.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
结合左图,人口增加的可能因素有哪些?人口大量增加有什么影响?
因素
影响
①稳定的社会环境; ②政府政策因素;
③农业生产技术、耕作方式的改进,尤其是高产农作物的广泛种植。
乾隆后期开始白莲教起义,甚至支派天理教还攻入皇宫
知识拓展——摊丁入亩
废除人头税,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予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将中国实行的两千年的人头税废除,而并入土地税。
规定农民不再为官府服役,改交役银。根据每户人丁、土地两项标准算出役银的具体数目,与该户的田赋合并,折银征收。
一条鞭法
(明朝后期)
形 成
首先将役银中按人丁摊派的部分“丁银”加以固定
康熙五十一年,康熙帝宣布“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雍正帝即位后,进一步将这笔数额固定的丁银完全分摊到田赋当中
摊丁入亩(清朝)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1、内部危机
①清朝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②政治腐败,贫富矛盾积累,农民起义频发。(川楚白莲教起义)
2、外部危机
在乾隆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前,双方就礼仪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执。乾隆帝得知对方不愿向自己行跪拜礼时,发怒的说:“似此妄自骄矜,朕意深为不惬,已令减其供给,所有格外赏赐,此间不复颁给……”,经过一番争论,双方作出了让步,即单膝跪拜。
◎乾隆接见小斯当东
马戛尔尼向乾隆帝赠送了西洋礼物,后来又提出了六条便于两国通商的条件,在即将离京之际,乾隆帝给予了答复:“……天朝物产丰盈,无所同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尔国王或未能深悉天朝体制,并非有意妄干……况尔国王僻处重洋,输诚纳贡,朕之锡予优加,倍于他国……尔国王当仰体朕心,永远遵奉,共用太平之福。”
【历史趣闻】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阅读第81页问题探究,了解乾隆、嘉庆两位皇帝是怎么看待西方列强的,并予以评价。
思考3
清军入关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尼布楚条约》
《权利法案》
设立
军机处
一口通商
删销焚毁书籍
马嘎尔尼访华
出版
《论法的精神》
发表《独立宣言》万能蒸汽机应用
法国大革命爆发华盛顿宣誓就职
1644
1640
1689
1729
1748
1757
1776
1789
1793
落日余晖
2.2 闭关自守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事,安于现状,认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716页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1、内部危机
①清朝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②政治腐败,贫富矛盾积累,农民起义频发。
2、外部危机
①西方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②清朝实行闭关自守政策,落后世界潮流。
课堂小结
君主专制
疆域奠定
危机初显
军机处
思想专制
奏折制度
加强君主的权力
国家容易失去活力
民族矛盾:因俗治理,尊重民族习俗信仰
地方制度:西南改土归流
外敌:与沙俄的雅克萨之战
外患:落后于世界
内忧:人口激增,人地矛盾;农民起义
加强对边疆的管理
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王朝逐渐走向末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