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老王 第1课时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老王 第1课时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7 22:1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11老王
(第一课时)
杨绛和钱锺书
杨绛和钱锺书
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生于北京。作家、翻译家。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53年调入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1955年文学研究所改属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后改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和外国文学研究所(1964年后)研究员。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
钱锺书,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一家三口
一家三口
钱瑗,1937年5月生于英国牛津,是钱锺书和杨绛的女儿,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1997年3月4日,因患脊椎癌去世。
1998年,杨绛的丈夫钱锺书逝世。一生的伴侣、女儿相继离去,杨绛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家庭63年的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惶恐
huáng
荒僻

塌败

取缔



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骷髅
kū lóu
强笑
qiǎng
滞笨
zhì
愧作
zuò
1.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在文中圈画出下面词语,读准字音。
2.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理解以下词语的含义。
【取缔】
明令取消或禁止。
【伛】
弯(腰)曲(背)。
【翳】
眼角膜上所生障碍视线的白斑。
【愧作】
惭愧。
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请大家按下暂停键,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文章大概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每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文章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4段
交代“我”与老王的关系,多方面地揭示了老王的生存状态。
第二部分:5-7段
回忆了与老王相处的三件往事。
第三部分:8-21段
老王临终前送来鸡蛋和香油。
第四部分:22段
作者表达对他的感念和愧疚。
1.“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体会一下,“活命”与“生活”有什么不同?在第一部分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体现老王这种“活命”的状态?
单干户——失群落伍的惶恐
1
细读课文,深入理解人物
1.活命:维持生命。
2.
没什么亲人
2
只有一只眼
3
塌败的小屋
4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谓“失群落伍”,意味着跟不上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成为当时被鄙夷的后进分子。
知识链接
物质上的贫瘠和困苦与精神上的孤独恐惧
2.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思考:
第二部分具体写了哪三件事?
体现了老王怎样的性格和状态?
细读课文,深入理解人物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回忆老王送冰的往事,表现老王的老实厚道;回忆“文革”期间,老王热心送钱锺书先生看病,展现老王的善良仁义;回忆老王在“文革”中生计愈加艰难,凸现老王的孤老贫穷。三个片段,叙述简略,表达了对老王的尊重、感激和同情。
细读课文,深入理解人物
从下列句子中,你能看出老王对待杨绛一家有着什么样的感情?
第5段: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第6段:
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第7段:
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孤苦无依的老王是把杨绛一家当作朋友和亲人的。
3.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思考:
在第三部分,作者为什么详写老王送鸡蛋和香油的过程?
因为这部分内容记叙的是集中体现作者一家与老王珍贵友情的一幕,也是老王向作者一家表达谢意,令作者既感动又愧作的一幕。
细读课文,深入理解人物
如何理解老王的这一行为呢?
老王临终前送给作者一家的香油和鸡蛋不仅价格珍贵,而且饱含深情厚谊。
细读课文,深入理解人物
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物资匮乏,食品、衣服、工业日用品需要按照政府发放的各种票限量供应。老王送的一瓶香油,还有一二十个“新鲜的大鸡蛋”,不仅价格贵,而且超出一位普通市民一个月的额定购买量;也就是说,老王的这份厚礼必然用去他积攒多时或用钱物交换来的票证,而且动用了不少积蓄。联系老王此前常扶病去“我”家,这次送完香油和鸡蛋后第二天就去世了可以知道,这一行为,不仅仅是老王在表达谢意,也是他在表达对这个世界最温情的留恋。
细读课文,深入理解人物
第1段:
“我”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
第3段:
“我”女儿知道他有夜盲症,送他大瓶鱼肝油。
第5、6段:
老王再客气,“我”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第7段:
“我”问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
第14段:
老王送来香油、鸡蛋,“我”不让他白送。
4.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思考:面对老王的善良和关照,作者一家又是如何回馈的?
课堂小结
处在“活命”的状态下,遭遇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困厄,老王依然保持了善良仁义、老实厚道的品质。正如杨绛先生所说:“贫贱的人,道德品质绝不输富贵的人。我认识好几个一介不取于人而对钱财十分淡漠的人,他们都是极贫极贱,毫无学识的人。”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秀品质,也要像杨绛一家人一样,“以善良体察善良”。
再 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