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1第一章 各节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选修1-1第一章 各节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11-20 07:58:20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1.1 电荷 库仑定律(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了解正、负电荷;
2.知道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及其实质;
2.掌握电荷守恒定律并能解答问题;
3.了解元电荷的含义。教学目标1 人类从很早就认识了磁现象和电现象,我国在战国末期就发现了磁铁矿有吸引铁的现象。在东汉初年就有带电的琥珀吸引轻小物体的文字记载,但是人类对电磁现象的系统研究却是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后才逐渐开展起来的,到十九世纪才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电磁学及其应用对人类的影响十分巨大,在电磁学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能生产和利用,是历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是人类改造世界能力的飞跃,打开了电气化时代的大门。工农业生产、交通、通讯、国防、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电。在当前出现的新技术中,起带头作用的是在电磁学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微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新技术领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为了正确地利用电,就必须懂得电的知识。在初中我们学过一些电的知识,现在再进一步较深入地学习。11.两种电荷:(1)物体带电:(2)两种电荷:①正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叫做正电荷。②负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叫做负电荷。 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表明它带了电,或者说有了电荷。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11.两种电荷:(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自由电子和离子: 金属中离原子核最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电子叫做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正电的离子,简称正离子;得到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负电的离子,简称负离子。12.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1)摩擦起电: 互相摩擦的物体因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而发生了电子的转移,一些束缚力差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如:
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得到电子从而带负电,则毛皮带 电;
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失去电子从而带正电,则丝绸带 电。1 例1、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什么电荷,为什么?
A.毛皮带正电,因为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B.毛皮带负电,因为毛皮上的一些负电荷转移到了橡胶棒上;
C.毛皮带正电,因为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
D.毛皮带负电,因为橡胶棒上的一些负电荷转移到了毛皮上;
12.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2)感应起电: 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的一端带同种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12.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2)感应起电:如图所示:
①将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将张开。②感应起电有严格的操作步骤:1.使带电体C靠近相互接触的两导体A、B;2.保持C不动,用绝缘工具分开A、B;3.移走C,则A带负电,B带正电。12.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 思考:若先移开C,再分开A、B,那么后来A、B带电情况如何?A、B上感应出的异种电荷会立即中和,不会使A、B带电。例2、下图所示的是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个金属球A靠近验
电器上的金属小球B时,验电器中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则;
A.金属球A可能不带电
B.金属球A一定带正电
C.金属球A可能带负电
D.金属球A一定带负电1规律:近端感应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同种电荷(近异远同)2.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3)接触带电:①一个物体带电时,电荷之间会相互排斥,如果接触另一个导体,电荷会转移到这个导体上,使这个导体也带电,这种方式称为接触带电。注意:接触带电时,两个完全相同的导体球相互接触后把剩余电荷量平分!例3、导体A带5Q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B带Q的负电荷,将两导体接触后再分开,则B导体的带电量为( )
A.-Q B.Q C.2Q D.4Q12.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4)物体带电的实质:1 无论是哪种起电方式,其本质都是将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发生转移,并不是创造电荷.1.内容:二、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2.电荷守恒定律另一种表述: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的。3.注意:(1)电荷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守恒定律之一;
(2)两个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两部分之间能转移的是电子;
(3)起电过程实质是物体中正、负电荷的分离和转移现象;
(4)电荷的中和现象实质是正、负电荷的结合过程,但在
分离、转移、结合等 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11.电荷量(Q或q)表示电荷的多少。单位为库仑(库),用符号C表示。2.元电荷:(1)电子所带的电荷是最小电荷量,人们把这个最小电荷量叫做元电荷,用e表示,e=1.60 ×10-19C,由美国的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2)对元电荷的理解:a.电荷量不能连续变化,因为最小的电荷量为e=1.60 ×10-19C ,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均为e的整数倍。b.质子及电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与元电荷相等,但不能说它们是元电荷.13.电子的比荷(荷质比)电子的电荷量e和电子的质量me之比,叫做电子的比荷。例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子和质子都是元电荷;
B. 一个带电体的电荷量为205.5倍的元电荷;
C. 元电荷是最小的带电单位;
D. 元电荷没有正、负之分.111、科学家在研究原子、原子核及基本粒子时,为了方便,常常用元电荷作为电量的单位,关于元电荷,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把质子或电子叫元电荷.
B、1.60×10-19C的电量叫元电荷.
C、电子带有最小的负电荷,其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
D、质子带有最小的正电荷,其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12、有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电,则 :
 A. B、C球均带负电;
 B. 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
 C. 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
 D. B、C球都不带电.13、如图所示,导体棒AB靠近带正电的导体Q放置.用手接触B端,移去手指再移去Q,AB带何种电荷 __________ .若手的接触点改在A端,情况又如何___________ 。负电荷负电荷14、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b带电,则
?? A、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 B、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开
??? C、b立即把a排斥开
??? D、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四、小结1.两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叫做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叫做负电荷2.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4.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e=1.60×10-19C,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5.电子的电荷量e和电子的质量me之比,叫做电子的比荷。1课件10张PPT。1.1 电荷 库仑定律(2)库仑定律学习目标1.了解点电荷模型;
2.通过实验,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明确库仑定律,
能运用库仑定律进行相关计算1.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思考:影响两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
①距离 ②电量 ③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对点电荷的两点理解:①点电荷是只有电荷量,没有大小、形状的理想化模型,类似于质点,实际上并不存在。②一个带电体能否看做点电荷,是相对于具体问题而言的,不能单凭其大小和形状确定。 点电荷——当电荷本身的大小比起它到其他带电体的距离小得多,这样可以忽略电荷在带电体上的具体分布情况,把它抽象成一个几何点。这样的带电体就叫做点电荷。库仑定律:例1.下面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可看做点电荷;
B.只有做平动的带电体才可看做点电荷;
C.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点电荷;
D.点电荷所带电荷量可多可少。二.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2.实验现象
3.实验结论——库仑定律:
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库仑定律:距离:相互作用力随电荷距离增大而减小电量:相互作用力随电荷量的增大而增大说明:
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静电力或库仑力;
2.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
3.适用条件——①真空中 ②点电荷(在空气中也近似成立);
4.应用库仑定律,电荷量一般取绝对值,力的方向在其连线上可由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决定;
5.两个电荷之间的库仑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6.两个均匀带电球体相距较远时也可视为点电荷,此时r指两球体的球心距;
7.空间中有多个电荷时,某电荷所受的静电力是其他所有电荷
单独对其作用的静电力的矢量和(力的合成).库仑定律:库仑定律:例2.如图所示,点电荷A、B固定且带有等量同种电荷,将第3个点电荷C放在A、B连线的中点恰好处于平衡状态,现将B缓慢的沿A、B连线远离A移动,则C的运动情况是( )A.靠近A移动 ;
B.远离A移动;
C.仍然不动;
D.可能靠近,也可能远离A移动.讨论:能否由库仑定律表达式得出,当r→0时,F→∞的结论?当r→0时,两电荷不能再视为点电荷,库仑定律不再适用!例3.真空中有甲、乙两个点电荷,相距为r,它们间的静电力为F,若甲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2倍,乙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1/3,距离变为2r,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 )A.3F/8 B.F/6 C.8F/3 D.2F/3例4.正点电荷A和B,带电量均为q,若在其连线的中点上置一点电荷C,使三者均静止,则点电荷C是:
A.带正电,电量为q/4 B.带负电,电量为q/2;
C.带负电,电量为q/4 D.正负电均可,电量为q/4.库仑定律: 例5.有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C,A带电量7Q,B带电量-Q,C不带电,将A、B固定,然后让C反复与A、B接触,最后移走C球。问A、B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原来的多少倍?例6.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ABC,边长为L,在顶点A、B处有等量异性点电荷QA,QB,QA=+Q,QB=-Q,求在顶点C处的点电荷QC所受的静电力。课件29张PPT。1.4 电容器

一、电震实验1748年的一个晴朗的日子,在巴黎圣母院前广场有一场大型“魔术” 表演,观众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王室成员和王公大臣们。一、电震实验二、电容器
1、概念:“莱顿瓶”是最早出现的电容器.电容器是储存 电荷的装置.
2、定义: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互靠近的导体,例如
两个正对的平行金属板中间夹上一层绝缘物质,
就构成电容器.这两个导体称为电容器的电极。
中间夹的绝缘物质称为电介质.3、电路图符号:如下图:观察纸介电容器的构造该元件有两片锡箔(导体),中间是一层薄纸。4、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
(1)充电:
使电容器带上电荷的过程

充电时两个极板总是带等量的异种电荷,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极板带正电

每个极板带电量的绝对值叫做电容器的带电量Q
(2)放电:
使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
将两个极板直接相连。5、电容器的充放电举例6、认识常用电容器
6、认识常用电容器
1、固定电容器:电容固定不变
聚苯乙烯电容器
电解电容器 :
正负极不能接反,不能接交流电
2、可变电容器
通过改变两极间的正对面积或距离来改变电容6、认识常用电容器6、认识常用电容器举例:圆柱型水杯容器的储水问题:hhABC1.水位每升高h,试比较A、B、C的储水量2.哪个储水本领大?如何反映其储水本领?三.电容器电容怎样表示或描述电容器的电容的大小呢?思考与讨论电容器储存电荷的本领如何表征呢?三.电容器电容 1、概念:电容器带电时,两个极板间有电压。在一定的电压下,不同电容器的极板上储存的电荷有多有少,也就是电容器的电容有大有小。
3、物理意义:电容是一个
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4、单位:国际单位制:
法拉——法(F) 1F=1C / V
常用单位:
微法(μF);皮法(pF)
1F=106μF=1012pF
电容的大小由电容器本身决定,与哪些因素有关?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计算公式:1. 电量Q、正对面积S保持不变时,距离d越大,C越小2.电量Q、距离d 保持不变时, 正对面积S越大,C越大3.电量Q、距离d、正对面积S保持不变时, 插入介质,电容C变化实验
结论五、电容器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电容器的击穿电压:
加在电容器两极板上的电压不能超过某一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电介质将被击穿,电容器损坏,这个极限电压称为击穿电压。
2、电容器的额定电压:
电容器正常工作时的最大电压
额定电压低于击穿电压
3、注意电解电容器的极性。还有C的大小。课堂训练2、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池两极断开连接,当两极板间的距离减小时( )
A.电容器的电容C变大
B.电容器极板的带电量Q变大
C.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势差U变大
D.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不变AD小 结一、电容器
1、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互靠近的导体都可以构成电容器。2、 电容器的充电:电容器与电源相连,电源能量→电场能
电容器的放电:电容器与导线相连,电场能→其他形式能二、电容
1、定义: C与Q、U无关
2、单位:法拉F 。 1F=106μF=1012pF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
S大,C大;d大,C小
课堂训练 某一电容器,当所带电量为4×10-6C,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20v,它的电容为2×10-5F问:
(1)当所带电量减半时,电容器的电容为多少
(2)如果电容器不带电呢?仍为2×10-5F依然为2×10-5F2.两个平行金属板夹上一层绝缘物质能否构成一个电容器?1.相邻两个同学能否构成电容器?思考题能能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课堂练习:
P15 问题与练习 2、 3、4
课外作业:
物理作业本 P6基础训练1-8题选修1-1 第一章 电场 电流问题与练习四 电容器
1.略
2.答:“.02”代表该电容器的电容为:
0 .02μF=2×10-8F。
“.01” 代表该电容器的电容为:
0 .01μF=10-8F。
50μF=5×10-5F。
3.略
4.略练习1、对电容C=Q/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充电量越大,电容增加越大
B.电容器的电容跟它两极所加电压成反比
C.电容器的电容越大,所带电量就越多
D.对于确定的电容器,它所充的电量跟它两极板间所加电压的比值保持不变 D2、关于电容器和电容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互相靠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容器
B.用电源对平板电容器充电后,两极板一定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C.某一电容器带电量越多,它的电容量就越大
D.某一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越高,它的电容就越大 AB课件18张PPT。1.5 电流和电源1.6 电流的热效应一、学习目标:
1、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方向的规定;
2、了解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了解电动势的概念;
3、了解电流的热效应跟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并能够用焦耳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电流1、概念:①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②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金属中,能够移动的是电子。所以金属中的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反。)2.产生电流的条件: 必须有能够自有移动的电荷----自由电荷。导体两端有电压。3.电流的强弱:1.导体中电流是0.5A,求半分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子个数?二.电源和电动势 1.电源两极间电压的大小是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电源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用电动势来描述。2.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3.电动势的符号:E4.电动势的单位:伏特 V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导线把开关、电灯等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B.电源是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装置。
C.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电动机都是电源。
D.手电筒照明时,电流方向是由电池的负极经灯泡到正极的。1.6 电流的热效应一、电阻与电流的热效应1、导体通电时发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时间电流电阻时间越长,发热越多;电流越大,发热越多;电阻越大,发热越多。二、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导体的电阻、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用Q表示热量,用I表示电流,用R表示电阻,用t表示通电时间,焦耳定律表示如下:
Q=I2Rt 公式中,Q、I、R、t的单位分别用焦耳、安培、欧姆、秒。由焦耳定律可知,对于各种用电器,因为有电阻的存在,在通电电路中或多或少的都要产生热量。三、热功率 在物理学中,把电热器在单位时间消耗的电能叫做热功率,如果一个电热器在时间t内产生的热量为Q,那么,它的热功率为: 各种电热器上都有铭牌,上面标明的额定功率就是它的热功率。在国际单位中,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3.为了使电炉消耗的电功率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保持电阻不变,使电流减半;  
B、保持电阻不变,使电压减半;
C、保持电炉两端电压不变,使其电阻减半;
D、使电压和电阻各减半。四、家用电热器
电热水器,电烫斗,电热毯等都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制成的。过去安装在电路中的保险丝,也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设计的,它在电流过大时会因发热而熔断,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五、白炽灯
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使通电的金属丝升温,达到白热,从而发光。这就是普通白炽灯的发光原理。为了避免高温下金属丝迅速氧化折断,灯泡要抽成真空或充入惰性气体。一般用电器与纯电阻用电器的区别:4、有一台电风扇上标有“220V 50W”字样,其线圈的直流电阻为0.4欧姆,如果把它接入220V电路中,则电风扇每分钟产生多少热量?每分钟消耗多少电能?每分钟有多少电能转化成机械能?课件16张PPT。1.5电流和电源一个偶然的发现 1780年,当时,伽伐尼的妻子遵照医嘱,需要食用青蛙腿做的菜肴。伽伐尼将剥去皮的青蛙放在实验桌上的金属板上,金属板在起电机(这是当时大多数实验室都有的时髦装置)的旁边。他的妻子在取一把解剖刀时偶然触及了青蛙的腿神经。这时起电机刚好打出一个火花,同时,青蛙的腿猛烈地抽搐了一下。
1.5电流和电源通往科学真理的艰辛过程
他发现两手分别拿着
不同的金属器械,碰
在青蛙的大腿上,能
使其腿部的肌肉抽搐,
仿佛受到电流的刺激,
而只用一种金属器械
去触动青蛙,却并无
此种反应。 1.5电流和电源从静电到动电 1.5电流和电源1.5电流和电源伏打电堆 1800年伏打用锌片与铜片夹以盐水浸湿的纸片叠成电堆产生了电流,这个装置后来称为伏打电堆。--最早的直流电源 1.5电流和电源一.电流 1.概念①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②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金属中,能够移动的是电子。所以,金属中的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反。)1.5电流和电源必须有能够自有移动的电荷--自由电荷。导体两端有电压。1.5电流和电源2.产生电流的条件1.5电流和电源3.电流的强弱练习题 1.导体中电流是0.5A,求半分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子数?1.5电流和电源2.把5.0V的电压加在一段电阻丝的两端测得通过电阻的电流为0.01mA。当电阻丝两端电压增至8V时,通过电阻丝电流增加多少?
你知道吗?1.5电流和电源1.5电流和电源二.电源和电动势 1.5电流和电源二.电源和电动势 1.电源两极间电压的大小是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电源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用电动势来描述。2.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3.电动势的符号:E4.电动势的单位:伏特 V1.5电流和电源图是一块手机电池的标签。你从这个标签中可以了解关于电池的哪些信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导线把开关、电灯等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
电路。
B.电源是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装置。
C.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电动机都是电源。
D.手电筒照明时,电流方向是由电池的负极经灯泡到正极的。练习题 1.5电流和电源小结 了解电流的微观原理及其定义式,知道电流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了解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了解电动势的概念和单位。了解几种电池电动势的大小。 了解电源的发明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的巨大的影响。1.5电流和电源课件16张PPT。 1.6 电流的热效应 为什么家用电器连续作用较长时间后,要停用一会儿?今天我们专门来讨论上面这样一类关于电热的问题。学 习 目 标 ⑴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⑵知道电热器发热原理, 能举出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实例。
⑶理解焦耳定律、公式及适用条件。
⑷会对一些家庭电热器进行简单的计算。各式各样的家用电热器电热器的结构共性⑴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电阻丝做的发热体。⑵发热体均是由 电阻率大 、 熔点高 的材料做成的。同学们,想一下,这么多电热器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⑴清洁卫生;电热器的比其他加热器有哪些优点?⑵几乎没有环境污染;⑶热效率高;⑷可以方便地控制和调节温度。同学们,思考后,讨论一下这个问题!1980年巴黎日用电器展览会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烹饪之神”的炊具。这种炊具是利用微波的特性制作的。微波是一种高频率的电磁波,具有反射、穿透、吸收三种特性。这种炊具的心脏是瓷控管,所产生的每秒24亿5千万次的超高频率的微波,快速振动食物内的蛋白质、脂肪、糖类、水分子等。使分子之间相互碰撞、挤压、重新排列组合。简而言之,是靠食物本身内部的摩擦生热的原理来烹调的。微波炉的工作原理微波炉不是电热器。微波炉是电热器吗?用电器使用不当时,电热会产生哪些危害?电线中电流过大时,
⑴电热会使绝缘材料迅速老化,甚至燃烧起火;
⑵有些用电器,如不采取散热措施,会被烧坏。你知道吗?用电器是采取哪些措施防止电热的危害的?⑴有的电动机里装有风扇;⑵电视机、收音机机壳上有散热窗等;⑶当然要防止触电现象。猜想一下:⑴电热与什么因素有关?⑵如何观察实验中的产生的电热的多少?⑶如何控制影响电热的因素不发生变化? ⑷如何观察影响电热的因素的大小和变化? 决定电热大小的因素——焦耳定律学习观察电热的方法:方法一电热丝发热,点燃火柴优点:⑶实验时间短,操作简便。⑵器材简单,容易准备;现象容易受火柴、放置位置、环境( 如空气流动 )等因素的干扰;方法二电热丝发热使煤油温升和膨胀⑴现象直观、精确;⑵受环境干扰较少。缺点:⑴现象直观、明显;缺点:优点:⑶实验时间稍长。⑵器材复杂,准备较难;⑴现象较细微,远处不便看;⑴两电阻串联时,可以保证通过它们的电流和时间相同;⑵用同一段电阻丝,可认为电阻不变;控制影响电热的因素不变的方法⑴观察电流表示数,确定电流大小及其变化;⑵在横截面积相等时,观察电阻丝的长度确定电阻大小;⑶观察手表或秒表示数来控制时间;观察影响电热的因素的方法下面开始按照课本实验完成测量
(或按照要求观察演示实验)实 验 现 象 记 录 表较 多较 少电流大的发热多时间长的发热多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随导体中的电流的增大而增大,随导体的电阻的增大而增大,随通电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认 识 焦 耳 定 律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用近四十年的时间探索“功和热量之间关系” ,不畏艰难,呕心沥血,他为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为科学而贡献几乎毕生的精力,他的事迹非常感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物理上用“焦耳”做功或能的单位。焦耳定律公式:Q=I2Rt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公式中的物理量的单位分别是:I→A,R→Ω,t→S,Q→J说明:焦耳定律是实验定律,进一步实验证明,焦耳定律适用于任何情况电流产生热量的其他表达式 (1). Q=UIt只适用于只有电阻的电路,
(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情况。电功和电热的关系
( W 和 Q 的关系) ①在电热器电路 (只有电阻的电路)中:(电能几乎全部转化为内能) W = Q
(W= UIt) =(Q=I2Rt) ②在其他电路中:(如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时,大部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W > Q
(W= UIt) > (Q=I2Rt) 热功率概念:电热器在单位时间里消耗的电能。
2.定义式:
本 课 小 结一、知道电流的热效应;知道一般电热器的发热原理;会对一些家庭电热器进行简单的计算。电流热效应、电热器发热原理、电阻丝材料特点二、探究决定电热的因素、理解并正确运用焦耳定律电热与什么因素有关、焦耳定律、公式、单位;简单的家用电热器的计算。焦耳定律的适用条件、电热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