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七课 游子吟湘艺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七课 游子吟湘艺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10-27 13:2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游子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在学唱古诗吟唱歌曲《游子吟》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通过学唱古诗歌曲,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水平,增强学生对古诗文的热爱。
教学重点:吟唱古诗歌曲《游子吟》。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文的意境和韵味。
教学过程:
一、吟诵古诗
1、导入:
师:(轻松谈话)你最爱谁?为什么?
从你们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你们与家人之间浓浓的感情。
师:父母的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自古以来,他们给予自己孩子的都是无私的爱。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位古代的妈妈,请大家看这张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这张图片描绘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图片的基本内容。)
师:这位妈妈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但还是借着微弱的灯光给儿子一针一线的缝制衣服,这正是伟大母爱的体现。这个儿子就是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孟郊,他为了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
2、朗读古诗:
师诵古诗《游子吟》,生说出题目。
请一位学生读一读。
师:是啊,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一针一线密密的给儿子缝制衣服,为的是怕儿子回来的晚衣服破损,一定要读出母亲的担忧。而儿子那微弱的孝心又怎样能够报答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情呢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诵一遍。
师:唐代诗人孟郊为我们创作了如此感人的诗句,曲作者颂今,又对这首古诗进行了细致的推敲,创作了非常精美的旋律,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聆听歌曲,节奏体验。
1、聆听歌曲
师:你们听完这首古诗歌曲,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情绪:舒缓,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地爱。
速度:较慢,节奏:舒展,声音:柔和,力度:较弱
2、身势伴奏,感受歌曲节奏,情绪。
拍头,拍肩,拍腰,拍腿。
2、听音乐,手拍第一拍,加上脚走恒拍。
三、旋律模唱。
四、新歌学习。
前倚音学习:游子对慈母的感情表达得更加深切。
唱好歌曲,加入舞蹈动作表现音乐。
五、拓展:对比谷建芬《游子吟》,情绪,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