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羊毛》教学设计
版本年级 人音版三年级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
课程要求与分析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个方面的要求:一、感受与欣赏中音乐情绪与情感指出: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作简要描述。二、表现中的演唱要求中指出:能够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三、表现中的演奏指出:学习竖笛、口琴、口风琴或其它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这三条目标条中行为动词分别是听辨、用、学习;学是能够、参与;学习内容是音乐、唱歌习惯、课堂乐器;前提条件是:作简要描述、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教材分析 《剪羊毛》是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教材中第六课牧童之歌中第1课时。它是一首澳大利亚流传颇广的民歌,它以生动诙谐的笔调,描绘了澳大利亚人民在羊毛丰收季节的劳动场景。旋律轻快、活泼,富有律动感,表现了丰收之际的喜悦心情,歌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剪羊毛”这一特定的劳动场景,富于想象,很有童趣。本课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以情景教学法为主线,通过五四三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整体方式去感知,注重了听觉能力的培养。引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去大胆想像、创造。为今后的学习新知和培养音乐素养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优势:三年级的学生们已初步具有感受和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非常高。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合作探究法、快乐教学法等,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为主线,创新创造为目的”的教学原则,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得到美得熏陶。 劣势:由于本课多次用到了前长后短的切分节奏,加之三年级学生又是第一次接触,它又是歌曲教学中的次难点,因此在学唱中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困难。
重、难点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运用音乐要素对歌曲进行处理,用富有弹性的声音结合自己的理解,有角色感的演唱《剪羊毛》。教学难点:积极参与课堂,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的表现作用,提高学生对旋律音区高低的听辨能力。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源于劳动的律动,知道音乐与生活、劳动密不可分,感受劳动的快乐。过程与方法:在听、唱、演奏、简述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验、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知识目标:通过听赏、模唱歌曲,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中旋律的重复与变化。
教学流程(此页依内容设页数)
一、激趣质疑(一)背景音乐《剪羊毛》伴奏音乐进教室。师:同学们喜欢这个音乐吗?这是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的音乐。板书课题“剪羊毛”那我就带你们进行一次澳大利亚之旅。(二)课件-简介澳大利亚的美丽风景特有动物及羊毛主产国。 (三)了解感受,初步体验歌曲,激发学唱兴趣了。【创设音乐美的学习环境,学科渗透,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初步感受歌曲旋律。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收获美的体验,享受美的愉悦,让音乐课堂成为“美”的体验场,完成情感目标渗透知识目标体验过程目标。】二、自主思考(一)学唱歌曲 师:这些优美的乐句可以组成一首动听的乐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1.打书37页用轻声哼唱的方法感受一下愉快、活泼的歌曲情绪?2.再听歌曲哼唱体会情绪。3.引导尝试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4.汇报后总结听音乐小声尝试演唱。【听、唱歌曲,感受音乐色彩,联系已有知识感受旋律特点,了解歌曲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完成情感目标。】(二)跟着节拍器节奏读词1.引生了解节拍器节奏,尝试跟读一段歌词。2.数准8拍节奏练习跟读二段歌词。3.播放歌曲录音自由模唱歌曲。4.强调 “x.x” 处歌词,边读边体会。 (三)看中听,听中辨1.找到旋律中“x.x”对应的歌词,读一读。2.再唱注意“那边、看那、这是等等”3.完整模唱,表现歌曲。4.男女生分乐句演唱歌曲。【听、辨歌曲感受歌曲中特有的节奏,体会其特点带给歌曲的不同作用及旋律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解决重难点。】(四)对比感受,模唱歌谱。1.出示旋律片断,引找学过音符。2.汇报“d'、si、l、sol、re”。3.师弹唱引生模唱音。4.介“r'、m'”引生模唱音高体会。5.通过旋律线对比感受前面的乐句并用音乐语言进行描述出字幕“音调高亢”。6.引生通过画旋律线体会音乐术语“旋律起伏较大”。7.用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听、模唱音符、旋律线感受音乐色彩、旋律特点,培养良好的音乐感知力、表现力。为以后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奠定基础。同时也能更好的完成知识目标与过程目标。】合作交流(一)出示课件了解学习单内容。(二)小组合作学习为第二部分加入打击乐伴奏。(三)想一想,你手中的乐器该用哪种伴奏型配伴奏呢? (四)各别小组汇报,引评价。【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体的宗旨,面对一个个活泼智慧的学生个体,相互合作学习力争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求新;教学手段上求新;挖掘教材求新。 】四、知能应用(一)引学会如何运用已有知识在小组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二)总结奖音符,师生表演唱。(三)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劳动)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用欢快的声音把歌曲再来唱一唱。 【从音乐语言中挖掘歌曲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从审美视角诠释音乐。】五、总结提升师:澳大利亚之旅,你有什么收获? (一)
板书设计: 剪羊毛 r' m'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