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三课 (演唱)采山湘艺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三课 (演唱)采山湘艺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10-27 13:4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采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采山》是一首活泼、轻快的少儿歌曲。歌词形象地描绘了乡村孩子在雨中采山的形象,歌中描述了小朋友在蒙蒙细雨中去采山的愉快的心情,表现了小朋友光着小脚丫采山灵巧的身影,灵活的手指,采来蘑菇、木耳、野果、山菜丰收的喜悦香甜在心中的感受,连梦中都需要笑出声来。
  全曲为2/4拍子,五声徵调式,三句式一段体。“2 5、6 2”的四度跳进与级进的旋律进行,使歌曲具有浓郁的山歌风格。xx x x0 的典型节奏,形象地表现了乡村孩子赤脚在山野中奔跑的脚步声及天真、顽皮的形象。第一乐句将音乐主题进行反复,强调了歌曲的音乐形象。第二乐句将音乐主题的典型节奏发展变化为xxxx x0 的节奏,进一步强调音乐形象的动感。第三乐句中包含了“转”与“合”,它将前两个乐句的音乐语汇进行了变化和重复。结束时的九度大跳,给人以强烈的收束感。
【学情分析】
  本校三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有意注意还不是很稳定,对于较枯燥的重复练习之类的难点,需要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学唱歌曲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很好地掌握听唱法、分句学唱法。对于模唱歌曲旋律、自学歌曲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认清旋律的高低起伏并跟琴模唱。学生大部分都能养成随音乐进行律动的好习惯,每一首歌曲都会创设动作来配合表演,纪律良好。歌曲的理解和运用情感来演唱,仍是教学的重点,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方法来引导、让生感受和体验、演唱和表演等,来完成歌曲的学习。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a. 能准确掌握重难句的节奏型,并能利用节奏更好地学习歌曲。
b. 能认真倾听和学唱歌曲,能完整、准确、连贯地演唱完歌曲。
2.过程与方法
a. 让学生感受采山这种愉快的劳动乐趣,能随乐进行身势动作的律动。
b. 能在演唱的同时加上身势动作的律动来配合表演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使孩子懂得了劳动的意义,激发学生做一个爱劳动的孩子。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欢快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XX XXX | XXX X0
  2.XXXX X0 |XXXX X0
【教学方法】
  1.启发
  2.体验
  3.游戏
  4.创造和表现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篮子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课型】
  唱歌综合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采山货的小姑娘,拿着一个小竹筐,清晨光着小脚丫,走遍森林和山岗”。(师边唱边背着小竹筐进入教室)
师:同学们,今天天气那么好,老师准备带大家开启采山之旅呢,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采山吗?
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A生:把山带回家
B生:采山上长得东西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轻松的音乐氛围中进入课堂。同时让学生更加自然地感受采山活动的乐趣,为下面新歌教学埋下伏笔。)
二、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
师:对,采山顾名思义就是采摘山货的意思。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通过歌曲《采山》来了解在山上能采摘到哪些山货吧?(师板书《采山》)
生认真聆听
(设计意图:播放新歌的伴奏音乐提前让学生感受,体会歌曲情绪的同时对旋律及节奏特点有了初步的印象。)
师:歌曲听完了,有哪位细心地同学听到大山里可以采到的山货有哪些呢?
生思考回答:蘑菇、木耳、山菜、野花、野果
(生回答的同时,师点击幻灯片依次出现蘑菇、木耳、山菜、野花、野果)
(设计意图:导语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让生必须跟着老师一起去寻找答案,锻炼学生的听辨能力和观察能力等。依次出现不同的图片让学生增添乐趣和增加真实感,同时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2、解决难点
a.节奏练习
师:嗯,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下面我可要来个难点儿的考考大家了。请看大屏幕进行节奏练习。
(师放幻灯片,强调八分休止符,四个十六分音符的准确性)
师:看屏幕上的节奏,我先来打之后你们模仿。
2/4 XX XXX | XXX X0
2/4 XXXX X0 |XXXX X0
师:不知细心地同学发现没有,音符下一道减时线是八分音符,时值长半拍。
(师边说边板书八分音符)
师:这个我们之前学过,那音符下面划两道减时线是几分音符?又表示几拍呢?今天我们就来和老师一起了解一下吧!请看大屏幕!
(师请同学大声齐读,并板书十六分音符)
师:下面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看下面几条节奏练习,哪位同学可以自告奋勇打一打呢?
生思考后举手回答。师及时给出评价。
师:嗯!这两位同学打的正确吗?那下面就让我们伸出小手,把这两条节奏也来打一遍吧!
师:上面的节奏我们掌握了,那接下来看哪个小朋友火眼金睛能够快速的发现歌曲中的哪句歌词节奏和刚刚这两条节奏相同。找到的同学举手回答。
生观察回答。
师:嗯,同学们真的太棒了,让我们来把这几句歌词有节奏的读出来吧!
(设计意图:节奏练习有效锻炼学生的节奏感和分辨能力、观察能力和听觉能力。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解决教学难点。)
师:既然大山为我们准备了丰富的山货,那更要满载而归啦。可是采山货要有方法,我先来采,做个示范。
(师一边有节奏说歌词,一边律动做动作)
(点击幻灯片出现歌词节奏,请生配律动学师练习)
师:你们也来按照我示范的方法采一采山货,看看谁能满载而归!
大家跟着老师边读歌词,边做律动。
生随老师边读歌词边做律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律动,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和模仿能力、动作协调能力等。)
b.复听歌曲
师:看到你们收获满满啊,老师也忍不住要唱着歌儿去采山呢。不过接下来老师要给你们一个任务,再来一起听一遍音乐,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
生听后回答。
3.带音高学唱
师:既然同学们这么厉害,一下子就听出了歌曲演唱的情绪,那就让我们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跟老师学唱吧!
师唱一句生跟唱一句
生完整演唱
师生合作演唱
师:你们已经学会整首歌曲,现在我们再次带着愉快的心情感受采山的乐趣,我唱第一句,你们唱第二句,依次交替合作演唱,可以吗?
(设计意图: 师生合作演唱激发学生的唱歌热情。)
三、表演歌曲
1、小组合作轮流表演
a.分组分乐句
b.小组合作设计动作
(设计意图: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让学生不感觉到演唱的单调乏味,增加乐趣的同时分小组能让全体学生不开小差。另外又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c.集体合作展示
师:老师刚刚看到每一个小组都在积极认真的准备,下面到了集体展示时间,全体起立,轮到哪个小组演唱就带动作表演,看哪个小组同学声音响亮,动作整齐。
师给出评价与奖励
2.用小堂鼓为歌曲伴奏
(设计意图:通过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a.生齐唱师伴奏
b.生唱生伴奏
两名学生伴奏,其余学生演唱
c.师生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主做总结的能力。)
3、再次表演
师:下面咱们将把全班分成不同组:唱歌组、舞蹈组、伴奏组。大家一起将《采山》这首歌曲完美呈现,好吗?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与他人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四、课堂小结——德育渗透
师:同学们表演得真棒!通过你们的表演老师能感受到采山的快乐和这种劳动给我们带来的乐趣,采山的孩子们,她们都深深地知道劳动最光荣,并从劳动中收获快乐、收获知识。所以我们平时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怎样的孩子呀?
生回答:热爱劳动的孩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在本课中的感受。引导学生联系到平时的生活中,让他们懂得热爱劳动的意义并做个热爱劳动的好学生!)
师:对!懂事热爱劳动的好孩子!今天这节音乐课到这里就结束了。
师唱:同学们再见!
生唱:老师再见!
【板书设计】
采山
X 八分音符 1/2拍
X 十六分音符 1/4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