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75、76页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CONTENT
目 录
01
03
02
04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03
04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材分析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核心素养
教材分析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循序渐进
三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培养数感,体会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
单元
内容
本课
内容
教材分析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相互对比
教材分析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米-1分米=
整数:
1米-0.1米=0.9米
分数:
8
5
-
8
2
=
8
3
8
5 - 2
=
内在联系
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
教材分析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知识体系
北师大版
人教版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依托生活情境,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
西师大版
苏教版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重视数形结合,加强动手操作。
人教版
西师大版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强调分数单位,同分母分数相加减。
心理特点
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但持续的时间不长。认知能力处于建构时期,思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现有知识基础
思想误区及障碍
已经掌握了一个和多个物体或图形作为整体的分数的认识
思维的抽象概括能力还处于初期,进行严密的逻辑思维活动存在一定困难。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学习目标
问题解决
数学思考
知识技能
能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画、涂、拼等活动,体会“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
体验数学活动充满创造与探索,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情感态度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重点难点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重点
难点
掌握同分母分数(分母小10)加减的计算方法。
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理解“1”减去几分之几的减法算理。
讨论学习法
动手操作法
情境教学的方法
引导探究的方式
学法
教法
教法学法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流程
01
02
03
04
折纸引入,
复习铺垫
05
06
出示动画,
激发兴趣
小组讨论,
探究新知
验证猜想,
掌握算理
阶梯练习,
深化理解
分层作业,
联系生活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复习导入,以旧导新
设计意图:
“温故而知新”, 课堂复习导入是课堂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张长方形纸,将它对折一次、两次、三次,学生分别指出其中的分数,并进一步体会总体“1”的含义。复习与新课有联系的旧知识,这样不仅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而且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巩固已有经验来唤醒旧知,也为本课的进一步学习分数做铺垫。
教学过程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新知探究,动画引入
设计意图:
出示有趣的动画片,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但在复习导入上获得了成就感,又激发了帮助大熊小熊分西瓜的兴趣,吸引孩子们的注意。
联系生活
激趣导入
教学过程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新知探究,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
由学生的问题开始,进入第一个探究活动(同分母分数相加)出示活动要求
画一画、算一算
活动一
教学过程
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它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2:大熊比小熊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3:西瓜还剩下几分之几?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新知探究,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
学生利用提前准备好的圆形纸片当作西瓜模型,通过三次对折,平均分成八份,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分别涂出大熊和小熊所吃西瓜的块数,直观地看出一共有五块被吃掉,占总数的八分之五。而在计算时我们发现分子2+3=5,分母是8不变,为什么不能8+8呢?将学生的易错点作为问题提出,既能引发学生思考,又能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算式,从而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深度学习。经历利用直观的圆形纸片作为面积模型之后,再试着用长方形纸条来解释,借助图形,画一画、涂一涂,根据《分一分(二)》一课曾经对分数单位的初步接触,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分母不变,分子相加的算理。利用两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既开阔了学生思路,又很好的渗透了“分数单位”的理解。
画一画、算一算
活动一
教学过程
聚焦问题1: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活动要求:画一画:画图表示运算结果。
算一算:列式计算出结果。
说一说:联系画图,说一说思考过程。
(我们一起折一折、涂一涂、算一算)
新知探究,动手操作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学生可先经历猜测,再画图验证“分母不变,分子相减”的过程。继续通过活动让学生感知分数的计算的意义,再尝试说分数的意义,使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一个过程,从而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同样,经历长方形纸条的方法,提升思维的高度,对“分数单位”解决问题进行再次理解,体会其简洁性。在两次探究活动中,学生不但获得探索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更在活动交流、独立思考中,经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带来的成就感。
算一算、画一画
活动二
教学过程
活动二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聚焦问题2:大熊比小熊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算一算:请你独立尝试计算。
画一画:利用画图解释你的运算过程。
新知探究,验证猜想
设计意图:
为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搭建平台,不仅可以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发现知识同时突破学习难点。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这里1就是这个图形的整体,所以1要变成分母为8的分数。1= 结合图意说说是怎么算的,进一步理解算理,巩固算法
找一找、说一说
活动三
教学过程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聚焦问题3:还剩下几分之几?
新知探究,深入挖掘
设计意图:
义务阶段课程标准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本环节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感受,体会整体“1”的变化,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这道变式题通过涂、算等活动进一步深刻理解分数加减法算理,不仅可以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建立了知识的前后联系,形成完成整的知识体系。
找一找、说一说
活动一
活动三
活动二
教学过程
算一算、画一画
画一画、算一算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阶梯练习,深化理解
设计意图:
这样通过多样化、多层次的课堂练习,进一步提升能力,学生能根据题目要求得到相应的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同时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
教学过程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 )
=( )
他们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畅谈收获,梳理知识
你今天有哪些收获呢?
设计意图:
总结由关注结果走向关注过程,体现发展性。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强化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由易到难,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
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课后作业中设计了二个层次的作业,由易到难,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利用看护时间,可以完成基础作业,回家还可以动手操作完成拓展作业,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作业设计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基础性作业:同步练习册
拓展性作业: 今天放学后同学们也在家里切一种水果,一定要平均分呀,看一看会有哪些知识是这节课学到的。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体现了直观性原则,意在强化直观教学形象,增强教学作用。
吃西瓜
——同分母分数加减
分子相加
分母不变
分母不变
分子相减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清晰明了,突出重点
谢谢大家
汽开区第四小学 武旭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