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人物有情,风物有信:家乡人物(风物)访谈
实践活动专题1
学习目标
本专题侧重人物访谈的落实,通过访谈、记录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家乡的过去、留住家乡记忆,落实对“当代文化生活”的参与。感受家乡的底蕴,增强对身边人、事、物的思考意识,增进对家乡的文化认同,培养家国情怀,传承人文精神。
学习毛泽东《调查的技术》、王思斌《访谈法》等文章,掌握基本的访谈知识,为访谈实践活动提供知识支撑和理论指导。
观看《杨澜访谈录》等知名访谈类节目,引导学生关注访谈主题、提问方式和语言技巧等对访谈效果的影响。
利用互联网、报纸、书籍等多个渠道检索、查阅与家乡有关的人物、风物资料,了解家乡影响深远的知名人物和独具特色的风物,从熟悉的场景中激活记忆。
预习任务
目录
任务一 策划访谈,拟定访谈表
01
任务二 实施访谈,撰写访谈稿
02
任务三 升华访谈,撰写家乡人物志
03
任务一
策划访谈,拟定访谈表
1.了解采写对象,确定访谈主题。
通过互联网、报纸、书籍等多个渠道了解家乡的人物或风物,每位学生为自己推荐的对象撰写一则推荐语,扼要介绍对象的事迹或特点,彰显他(她、它)与家乡生活的关系。
家乡人物(风物)推荐表
推荐对象
推荐理由
汇集班级智慧,选择若干个既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又对家乡生活具有影响力、能反映家乡人民精神风貌或文化追求的采访对象,包括家乡人物和家乡风物。
2.选择访谈对象。
3.编制访谈提纲。
对受访者的背景了解得越翔实,就越能编制出高水平的访谈提纲。好的访谈提纲不是一系列问题的罗列,而是能通过多角度的提问对家乡人物(风物)及人物(风物)背后的历史进行全面记录,从什么问题开始到什么问题结束、访谈时间的分配、问题的主次等,这些都需要在编制访谈提纲时加以考虑。
访谈提纲的个性问题(指针对受访者某些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工作经历的提问)要与共性问题(指每个访谈人物都会被问及的问题)相融合而建立,一可增加访谈提问的规范性,二可让人物访谈为调查研究提供数据,三可从中整理归纳出家乡建设方面的特征。没有个性问题会让访谈变成问卷调查,个性问题增加了人物的辨识度,可以使人物访谈的特点更加鲜明。
编制访谈提纲时,还要确定访谈重点。
比如人物类访谈问题设计应集中在对人物行为事迹、精神品质的了解上,可以询问访谈对象对所访谈人物的评价,让他说说人物对家乡文化生活的影响。
比如风物类访谈,问题设计应该围绕风物本身的特点、它的历史沿革以及相关的趣事传说,可以请被访谈者谈谈该风物对本地的价值和意义。
具体可参考下面的访谈样表。
人物类访谈(受访者本人)样表
访谈对象 性别 年龄
职业
访谈成员 访谈时间 访谈时间
访谈提纲 1.您平时做什么工作? 2您做这项工作多长时间了? 3.您当时为什么想学习这门技艺? 4.学了多长时间学成的? 5.您当时学习的过程有什么故事可以聊聊吗? 6.您凭借××工艺成为省级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有什么感想? 7.如果可以,您愿意收什么样的人做徒弟呢 …… 访谈记录 访谈记录
人物类访谈(非受访者本人)样表
访谈对象 性别 年龄
职业 与所访对象的关系
访谈成员 访谈时间
访谈提纲 1.您了解或听说过人物的哪些事迹? 2.您对人物有什么看法? 3.人物对您有何影响? 4.人物对当地有何影响? …… 访谈记录
风物类访谈样表
访谈对象 性别 年龄 职业
访谈成员 访谈时间
访谈提纲 1.您在本地生活的时间? 2.您最早接触/听闻该风物在何时? 3.您了解到该风物有什么特点或趣闻? 4.该风物的现状如何? 5.该风物对您的生活有何影响? 6.该风物对本地居民的生活有何影响? …… 访谈记录
4.成立访谈小组,制定访谈方案。
根据地域就近原则,成立访谈小组,依据成员的个人所长,承担访谈任务,各成员之间既分工,又合作,有序有效完成访谈任务。
访谈分工表
成员分工 主要工作 成员姓名
访谈主持者
负责访谈的发起、推进
访谈记录员
以文字方式记录访谈结果,以音视频形式记录访谈过程
访谈整理者
根据记录结果整合信息,初步得出访谈结论
制定访谈方案时,还需根据被访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访谈方式实地—走访或通过各种通讯媒介进行电访。无论何种方式,都应事先与对方做好沟通工作。约定好访谈的时间和地点,是顺利开展访谈的第一步。
任务二
实施访谈,撰写访谈稿
根据访谈计划,开展访谈活动。采访过程中,主持者要做到既能根据被访者的情况灵活调动访谈语言,使整个访谈循序渐进、自然顺畅;又能确保访谈不偏离主题,完成访谈提纲上的问题,获得有效信息。记录员应保持记录信息的完整性、客观性,不错漏信息,不掺杂主观判断。
1.实施访谈,采集信息。
2.整理材料,撰写文稿。
3.成果展示,交流体会。
课堂展示交流是访谈活动阶段性成果的体现,也是大家最终撰写“人物(风物)志”预热。展示的内容要求既能体现访谈活动的过程环节,也能体现所访人物的主要事迹、精神品质、家乡影响,采写风物的主要特点、历史沿革、存在现状和价值意义。
采取量化评价的机制,从访谈设计、访谈实施、访谈效果这三个维度分别设置评价细目,进行生生互评。在生生互评中,不断明确学习目标,提升核心素养。
访谈活动评价表
评价要素 评价标准 分值 得分
访谈设计 访谈结构完整,包含开场白、主体、结束语,不少于四个问题。 10
访谈问题设计合理,符合被采访者的身份。 15
访谈问题直接明确,没有歧义。 15
访谈实施 访谈者围绕访谈目的进行访谈。 10
访谈者态度中立,尊重访谈对象。 10
访谈效果 访谈内容深入,达成访谈目的。 20
访谈结论合理、清晰。 20
总计 100
任务三
升华访谈,撰写家乡人物志
课堂展示交流环节激起的是思维的碰撞,同一采写对象的小组可相互补足,使资料更丰富全面;不同采写对象的小组可相互启发,提供不同的资料收集视角。在交流展示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等手段,扩大充实访谈成果,为最终撰写人物志或风物志做好素材准备。
人物志属于地方志的有机构成,大家对此了解不多,可查阅人物志写作的有关资料,如章学诚的《修志十议》、陈红光的《论新方志中人物传的撰写》;也可以从学过的课文中加以类比引申,如《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等,能对人物志的写作形成初步的认知。
总的来说,人物志以人物为中心,写法上接近人物传记,需要借助真实、典型的事件刻画人物形象,传达人物精神;撰写人物志的本质是以文字输出的方式让学生对家乡的人、物有深刻的了解,实现从感性关注到理性思考的转变,进而产生对家乡的热爱自豪之情,点燃学生参与当代文化的热情。
优秀的人物志有五个特点:
撰写一篇家乡风物志。
课后作业
答案提示
风物志以风物为中心,选取反映本地历史、体现本地风土民情,对本地文化生活有重要影响的自然景物、建筑、物产、风俗等,内容多是对风物的介绍,包括主要特点、历史沿革、当下意义等方面。
写作原则:
(1)以说明性文字为主。
(2)语言力求简明。
(3)要考虑到不熟悉本地区的读者的阅读需要。
(4)全文结尾处要有对被访谈者的感谢。
(5)附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