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实践活动专题2】寻证·悟理·增情: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教学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实践活动专题2】寻证·悟理·增情: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教学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8 09:2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寻证·悟理·增情: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实践活动专题2
学习目标
聚焦家乡生活中的某种文化现象,运用文献检索、实地考察、访谈、问卷等方式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调研中获取的资料、信息和证据,撰写调查报告,加深对家乡文化的理解、思考和认同,增强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
思考:
你认为家乡文化生活包含哪些方面?尽可能多地列举。
在家乡文化生活中,你最感兴趣或最关心的文化现象是什么?
预习任务
预习:
毛泽东《调査的技术》;戴香智、侯国凤《调查报告的一般结构》;董海军《撰写调查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参考书目:《社会研究方法》《现代社会调查方法》
目录
任务一 头脑风暴,确定调研主题
01
任务二 开展调查,收集调研信息
02
任务三 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03
任务一
头脑风暴,确定调研主题
1.你认为家乡文化生活包含哪些方面?
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文化,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生活在家乡,你感受到哪些家乡文化,我们可以通过头脑风暴说出自己的感受。不仅关注传统文化,还要关注现代文化;不仅关注物质文化,还要关注精神文化;不仅关注城市文化,还要关注乡村文化;不仅关注文学艺术,还要关注政治经济、军事等;不仅关注名胜古迹,还要关注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
2.在家乡文化生活中,你最感兴趣或最关心的文化现象是什么?你为什么会关心或感兴趣?如果要深入研究,能否明确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或者你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如关注上海的“广富林文化”,目的可以是深入了解广富林文化的历史,研究广富林发掘的文物;可以是关注广富林文化遗址的建筑艺术、结构布局;可以是研究遗址公园的管理情况和游客体验;还可以是与崧泽文化进行比较研究等。
3.小组讨论,拟定调研计划
确定自己的研究主题之后,研究主题相近的同学,可以3-4人组合成研究小组,明确调研的目的和对象,确定调研的方法和内容,安排调研的时间进度,拟定调研的计划,填写调研计划书。
调研计划书
主题 松江广富林文化遗址游客体验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
调研人员 小组成员名单
调研目的 提高游客对广富林文化遗址体验的满意度
调研对象 广富林文化遗址工作人员和安保人员;参观广富林文化遗址的游客
调研方法 1.文献梳理(网上查阅或图书馆借阅)2.访谈(个别或群体)
3.实地考察。4.问卷调查。
调研内容 (略)
时间进程 (安排不同阶段,明确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任务二
开展调查,收集调研信息
根据调研目的和调研内容,小组分工合作,明确调研过程中要问什么、看什么、怎么做,从而收集有意义的证据和信息。
1.查阅资料。
可以根据调研主题,分析研究其核心概念,查阅相关资料,梳理文献资料,做好信息的分类、组织和评价,从中寻找需要研究的方向和角度,细化研究的指标和维度,思考需要描述或解释的研究内容,一步步让研究具有可操作性。
如《松江广富林文化遗址游客体验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
,,
可以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查阅广富林文化遗址的背景知识和研究资料
可以通过网络评点了解景点的游客体验等
还可以查阅有关游客体验的研究论文,开拓自己的研究思路。
如果从游客体验切入,可以基于“游客本身信息”和“景区游客体验”,探究游客对于广富林文化遗址的满意度。“游客本身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同行人员、观游预期等。“景区游客体验”影响因素包括馆内体验、活动体验、环境体验、设施体验、服务体验等,从不同维度思考设计问题,交叉比较分析,从而发现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2.通过访谈、问卷和实地考察等,搜集信息或证据。
可以通过书面、面对面和电话访谈,收集信息;可以实地考察,学会观察,做好记录。为了研究的深入,用数据说话,可以运用相关网络软件进行问卷调查。设计问卷要注意:
问卷前言: 简要介绍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目的、调查的大致内容、作答方法和规则。
问题设置 答案设置 题型
1.这个问题是否有必要问?提问的目的是什么? 2.提问是否考虑到主要的因素? 3.问题表述是否明确?是否带有倾向性? 4.问题的数量是否适中?顺序是否合理? 1.答案与问题是否一致? 2.供选择的答案是否穷尽? 3.各个选项之间是否有交叉? 4.开放性的题目是否太多? 单选题
多选题
排序题
比重题
填空题
开放题
任务三
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梳理调研过程中的文献检索、实地考察、访谈和问卷的内容,分析并得出基本的结论。
调查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要有标题、导言、主体和结尾四个部分。依据教材中的《调查报告结构表》格式,在导言部分可以参考“调查计划”中的内容,可以概括叙述“调查背景与目标”和“调查步骤与方法”。如果调査报告篇幅长,可以编写“目录”;如果作为论文,可以写“摘要”。
如:标题:松江广富林文化遗址游客体验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
摘要:由于体验经济的到来,人们对于大众化的旅游已不再满意。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文化遗址游客体验现状进行了调查,进而讨论研究提升策略,尽量提高游客对松江广富林文化遗址的满意度。
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是“调查内容和分析”,分析中要注意尽量获得比较多的信息;对于不同的资料和信息要注意进行比较;要对自己的分析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估。结尾部分写“结论”和“建议”,最后附上参考文献。
调研的目的是加深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在研究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热情,让家乡文化生活品质进一步提高。如广富林文化遗址调研中反映的问题就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得到解决。刚出台的《广富林文化遗址门票价格调整公告》中说,2021年6月1日起,实行运营模式转型调整,即公共区域免费对外开放,仅展馆收取门票。这一举措让人欣喜,更增强了学生对于家乡文化的关注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