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素养测评(B)(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素养测评(B)(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8 09:2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综合素养测评(B)
一、基础知识积累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_____。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____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______的点睛之笔。
A.用心 别树一帜 浑成
B.匠心 别树一帜 饱满
C.匠心 别有洞天 浑成
D.用心 别有洞天 饱满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14年11月11日,世界气候大会在波兰首都华沙拉开帷幕,国际社会对这次会议寄予厚望,但会议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发达国家兑现有关承诺的程度。
B.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北京、江苏、上海、山东等省市目前相继传来酝酿高考改革的消息,在各省市透露的方案中都将英语考试作为改革的重点。
C.在汉字书写能力不断下降、国人的文化传承意识不断弱化的当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对于汉字的健康发展,必将促进一种积极推动的效果。
D.图书过度包装,不仅让奢靡浪费之风大举入侵文化领域,将那些真正的爱书之人拒之门外,而且让普通消费者的图书购买力大大下降。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乔峰和乔布斯,都是英雄,一个出自金庸武侠小说,称得上是______;一个在西方电子技术中引领时代潮流。
②他在工作岗位上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这期间两次在身体不适治疗后又回到工作岗位,最终因______而病发,救治无效,不幸离世。
③虽然大家都知道教养是一个人处世的通行证,但是,一些人对教养的修炼就是______,依然不拘小节,我行我素。
A.家喻户晓 心劳日拙 不以为意
B.路人皆知 心劳日拙 不以为然
C.路人皆知 心力交瘁 不以为然
D.家喻户晓 心力交瘁 不以为意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站远了看,徽派建筑总体布局与封建城池布局如出一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族各姓对祠堂建设毫不含糊,尽全力而为,把祠堂修建得高大雄伟、壮观亮堂。
①祠堂的外观形象、内部设施直接反映了一个宗族的社会地位、文化素质、经济实力,是宗族间相互攀比的首要内容
②便于在此召集宗族成员议事、祭祀,公布村规民约,行使族权
③以祠堂为中心呈放射状散开的民居群类似于拱卫内城的外廓
④祠堂在徽派建筑中的地位,也体现在其建筑规模上
⑤被民居众星拱月般团团簇拥着的祠堂则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体现了宗法势力至高无上、不容侵犯的地位
⑥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水口类似于护城河,具有抵御外族入侵的防卫功能
A.⑥⑤①④②③
B.⑥⑤②③①④
C.③⑥①④②⑤
D.③⑥⑤②④①
二、语言文字运用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互联网虽然实现了我们的一个古老梦想,把远在天涯的人变得______,但与此同时也可能恰好相反,把身边的人变得如在天涯,因而引发了一种普遍的担心:当我们越来越习惯于线上的虚拟世界时,我们是否会最终失去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对线上虚拟世界的担心,并非______。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过度沉迷有可能让一些人“越来越拥抱技术、越来越忽略彼此”。
实际上,线上与线下之间的界限也不是那么______。研究发现,互联网中的社交关系大多是通过“上传”线下的好友形成的,是现实社交的延续。从空间角度来讲,互联网有助于我们维系远距离的线下关系;从时间角度来看,媒介化创造了一种广泛的双向即时互动。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有助于得到显著提高,( )。“虚拟”与“现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实世界为虚拟生活______地提供养料,虚拟生活又能激发和充实现实世界的活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近在咫尺 杞人忧天 泾渭分明 源源不断
B.触手可及 空穴来风 泾渭分明 取之不尽
C.近在咫尺 空穴来风 非此即彼 源源不断
D.触手可及 杞人忧天 非此即彼 取之不尽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社会交往是如此,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B.不但社会交往如此,而且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C.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和社会交往也是一样的
D.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这样,除了社会交往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有助于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
B.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C.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D.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有助于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
三、名篇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论语》中“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学与思之间的辩证关系。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上”“下”对举的表达方式,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直写山之高及“回川”之险。
(3)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点明诗人江头送客时的环境,渲染出送别时人物凄凉、悲惨心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5)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6)______,______。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四、古诗文阅读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旅 宿
杜 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2)联系全诗的情感,对尾联“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作简要赏析。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兵弊于楚,功不成于周,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与之矣。”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
桓公即使人之楚买生鹿。楚生鹿当一而八万。管子即令桓公与民通轻重,藏谷十之六。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王之所以赏有功。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楚也。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田鹿。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致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千斤也。”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
楚之男女皆居外求鹿。隰朋教民藏谷五倍,楚以生鹿藏钱五倍。管子曰:“楚可下矣。”公曰:“奈何?”管子对曰:“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修谷。”桓公曰:“诺。”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楚王果自得而求谷,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籴石四百,齐因令人载粟处芊之南,楚人降齐者十分之四。三年而楚服。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制衡山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而卖之。燕、代必从公而买之,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什倍以上。”公曰:“诺。”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不敢辩其价。齐修械器于衡山十月,燕、代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燕、代修三月,秦国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衡山之君告其相曰,“天下争吾械器,令其买再什以上。”衡山之民释其本,修械器之巧。齐即令隰朋漕粟千赵。赵籴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天下闻之,载粟而之齐。齐修械器十七月,修粜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燕、代、秦、赵即引其使而归。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 将:率领
B.什至而金千斤也 什:十倍
C.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 赋:给予
D.衡山之民释其本 本:农耕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使人之楚买生鹿 载粟而之齐
B.其人民习战斗之道 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
C.楚王果自得而求谷 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
D.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 楚以生鹿藏钱五倍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藏谷十之六(把十分之六的粮食储藏起来)
B.天且以齐私楚也(上天将用齐国(的金钱)惠及楚国)
C.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衡山兵器的价格一定翻倍)
D.燕、代、秦、赵即引其使而归(燕、代、秦、赵就带领衡山的使节回国)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田鹿。
②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5)在下面每个人物后的横线上写出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用来评价人物在文中的表现。
①桓公__________②管子__________③衡山之君__________
(6)本文讲述了管子运用谋略的故事,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比特币
比特币是一种点对点(P2P)形式的虚拟货币,也有人将其译为“比特金”。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通过特定算法的大量计算产生,并使用遍布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本质上,你的比特币以数字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系统将数字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来实现资金的转移。比特币是第一种分布式的虚拟货币,整个网络由用户构成,没有中央银行,去中心化是比特币安全与自由的保证。
比特币可以兑换成大多数国家的货币。使用者可以用比特币购买一些虚拟物品,比如网络游戏当中的衣服、帽子、装备等,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比特币购买现实生活中的物品。
基于密码学的设计可以使比特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比特币通过互联网而不是通过银行或者票据交易所交易,这就意味着他们之间的交易具有更低的交易费用,并且确保了货币所有权与流通交易的匿名性。
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最大的不同是其总数量非常有限,具有极强的稀缺性。该货币系统的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之内。
比特币的概念最初由一个自称中本聪的人提出。比特币的产生和黄金的产生有些相似。黄金需要通过开采金矿生产,比特币则需要经过若干计算完成特定数学问题而产生。比特币系统不断地给玩家(确切地说是他们的计算机)提供“数学题”,谁先做出就可获得一定数量的比特币(相当于发行了这一数量的货币),这就是比特币的产生过程。这个过程很像掘金者挖掘金矿,因此有人把比特币的产生形象地称为“挖矿”。任何人只要在互联网上运行一个免费的“挖矿”软件就可以产生比特币,这些人被称为“比特币矿工”。
从2010年比特币与实体商品实现兑换开始,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商家开始接纳比特币。比特币的每笔交易既透明,又匿名,也就是说,每一个拥有网络客户端的人都可以查到全世界所有即时产生的比特币交易,但是却无法得知这笔交易来自哪里,去向哪里,有什么用途。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一年内涨幅最高的货币是澳元,它兑换美元的涨幅是27%;然而同样的一年之内,比特币兑换美元,却是从0.5美元涨到了13美元,涨幅高达2600%。并且比特币丝毫没有放松大涨的势头,今年4月,比特币更是一路冲到了1比特币兑换266美元!
上面的数据可以显示出比特币增长速度之快是所有货币无法与其相比的。尽管比特币的核心开发人员一再明确强调比特币只是一个“实验性”的项目,并反复提示投资的风险,但显然没有浇灭投资者的热情。
有些业内人士认为,比特币发展迅速的原因是,它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货币。在比特币市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发行者,都可以成为金融机构,也都可以任意买卖货币。在过去几年内,比特币的市值从最初每个5美分飙涨到最高时的266美元,但于峰值当日又暴跌至105美元,比特币的暴涨暴跌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身作为一种货币的功能。最重要的是2100万上限这个特征使得比特币成为一个具有强烈投机属性的工具。
现在比特币价格这么高,它实际上也存在着一种投机泡沫。很多专家认为比特币极有可能是昙花一现。首先,它已经成为一个投机的标的;其次,缺乏金融体系给它支撑。如今,美国已经开始对比特币进行监管,对虚拟货币实行反洗钱法规。
纵观比特币市场,它确实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利润空间,但也给投资者留下一个极大的投资风险。因为任何货币都不会只涨不跌。更何况,除了比特币以外,难道未来就不会出现相似的虚拟货币吗?通用虚拟货币越多,比特币的价值越接近于0。这种纯粹运算出来的数字符号的货币,没有任何资产支持,没有财务收支,没有现金储备,本身只是一个流通符号而已。投资者应该警惕,这个世界没有所谓安全的投资,所有的投资都是有风险的。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比特币是由一个自称中本聪的人创造的,不论是谁只要在互联网上运行一个免费的“挖矿”软件就可以产生比特币,这些挖矿的人被称为“比特币矿工”。
B.文章第二段是总分结构,先总写,说明比特币可以兑换成大多数国家的货币;然后分写,介绍比特币可以购买的物品,为了照应比特币的特点,还特意点明其可以购买网络游戏中的装备等。
C.文章比较注重副词的使用,如第四段为说明比特币数量少,用了“非常”一词;再如第十段中的“很多”,表明大多数专家都有这种看法,但也有其他专家持不同意见。
D.美国对比特币进行监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投资比特币会遇到比较大的风险,美国希望通过监管降低这种风险;二是通过监管比特币避免通过比特币进行的洗钱活动。
E.很多专家认为比特币很可能消亡,因为它缺乏金融体系的支撑,是投机的标的,这些也提醒人们对投资比特币要清醒。
(2)比特币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3)文章在解说如何产生比特币时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
(4)简要探究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意图。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有声电影
老 舍
二姐还没看过有声电影。可是她已经有了一种理论。在没看见以前,先来一套说法,不独二姐如此;此之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也。她以为有声电影便是电机嗒嗒之声特别响亮而已。不然便是当电人——二姐管银幕上的英雄美人叫电人——互相巨吻的时候,台下鼓掌特别发狂,以成其“有声”。她确信这个,所以根本不想去看。
但据说有声电影是有说有笑而且有歌,她才想开开眼。恰巧打牌赢了钱,于是大请客。二姥姥,三舅妈,四姨,小秃,小顺,四狗子,都在被请之列。
大家决定看午后两点半那一场,所以十二点动身也就行了。
到了十二点三刻谁也没动身。二姥姥找眼镜找了一刻来钟;确是不容易找,因为眼镜在她自己腰里带着呢。跟着就是三舅妈找钮子,翻了四只箱子也没找到,结果是换了件衣裳。四狗子洗脸又洗了一刻多钟,总算顺当。
出发了。走到巷口,一点名,小秃没影了。折回家里,找了半点多钟,没找着。大家决定不看电影了,找小秃更重要。把新衣裳全脱了,分头去找小秃。正在这个当儿,小秃回来了;原来他是跑在前面,而折回来找她们。好吧,再穿好衣裳走吧,反正巷外有的是洋车,耽误不了。
二姥姥给车价还按着老规矩,多一个铜子不给。这几年了,她不大出门,所以现在拉车的三毛两毛向她要,不是车价高了,是欺侮她年老走不动。她偏要走一个给他们瞧瞧。她确是有志向前迈步,不过脚是向前向后,连她自己也不准知道。四姨倒是能走,可惜为看电影特意换上高底鞋,似乎非扶着点什么不敢抬脚。她过去搀着二姥姥,要是跌倒的话,这二位一定是一齐倒下。
三点一刻到了电影院。电影已经开映。这当然是电影院不对;二姐实在觉得有骂一顿街的必要,可是没骂出来,她有时候也很能“文明”一气。
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一进门,小顺便不干了,黑的地方有红眼鬼,无论如何不能进去。二姥姥一看里面黑洞洞,以为天已经黑了,想起来睡觉的舒服;她主张带小顺回家。谁不知道二姥姥已经是土埋了半截的人,不看回有声电影,将来见阎王的时候要是盘问这一层呢?大家开了家庭会议。不行,二姥姥是不能走的。至于小顺,买几块糖好了,吃糖自然便看不见红眼鬼了。事情便这样解决了。四姨搀着二姥姥,三舅妈拉着小顺,二姐招呼着小秃和四狗子。看座的过来招待,可是大家各自为政的找座儿,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观众们全忘了看电影,一齐恶声地“吃—”但是压不下去二姐的指挥口令。二姐在公共场所说话特别响亮,要不怎样是“外场”人呢。
直到看座的电筒中的电已使净,大家才一狠心找到了座。不过,还不能忘了谦恭呀,况且是在公共场所。二姥姥年高有德,当然往里坐。可是四姨是姑奶奶呀;而二姐是姐姐兼主人;而三舅妈到底是媳妇;而小顺子等是孩子;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大家打架似的推让,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叫老天爷。好容易一齐坐下,可是糖还没买呢!二姐喊卖糖的,真喊得有劲,连卖票的都进来了,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
糖买过了,二姥姥想起一桩大事——还没咳嗽呢。二姥姥一阵咳嗽,惹起二姐的孝心,与四姨、三舅妈说起二姥姥的后事来。老人家像二姥姥这样的,是不怕儿女当面讲论自己的后事,而且乐意参加些意见,如“别人都是小事,我就是要个金九连环。也别忘了糊一对童儿!”这一说起来,还有完吗?说也奇怪,越是在戏馆电影场里,家事越显着复杂。大家刚说到热闹的地方,忽,电灯亮了,人们全往外走。二姐喊卖瓜子的;说起家务要不吃瓜子便不够派儿。看座的过来了,“这场完了,晚场八点才开呢。”
只好走吧。一直到二姥姥睡了觉,二姐才想起问:“有声电影到底怎么说来着?”三舅妈想了想:“管它呢,反正我没听见。”还是四姨细心,说看见一个洋鬼子吸烟,还从鼻子里冒烟呢。“鼻子冒烟,和真的一样,你就说!”大家都赞叹不已。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塑造了市井妇女的群像,同时对其中人物也分别作了较为精细的刻画,如“外场”人二姐、“特意换上高跟鞋”的四姨、“不大出门”的二姥姥。
B.在公共场电影院观看具有私密性的“电人巨吻”并发狂鼓掌,或是在这一场合大谈家事而心安理得,都是作者眼中当时社会生活的怪现象。
C.小说开头部分写二姐等人对有声电影无知,结尾写大家对有声电影“赞叹不已”,较为完整的描写了普通市民令人啼笑皆非的思想意识转变过程。
D.小说标题为“有声电影”,既是指有声电影这一新奇事物,也可指二姐等人在电影院里一系列“有声”的喧哗表现,可谓一语双关。
(2)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3)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七、写作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传,在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上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泉眼,它流出的泉水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瘸一拐地走在通往泉眼的路上。旁边的居民带着同情的口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这句话被退伍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居民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上帝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匠心”巧妙的构思。“用心”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此处用“匠心”更恰当。“别树一帜”另外树起一面旗帜,指与众不同,另成一家。“别有洞天”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结合语境,应用“别有洞天”。“饱满”丰满;充足。“浑成”形容文学艺术作品等自然、浑然一体。此处应用“浑成”。
答案:C
2.解析:B项,成分残缺,删掉“在……中”;C项,搭配不当,将“促进”改为“产生”;D项,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仅让普通消费者……将那些……,而且让奢靡浪费之风……”。
答案:A
3.解析: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心劳日拙:费尽心机,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处境越来越糟。心力交瘁:精神和体力都极度劳累。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答案:D
4.解析:解答排序题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衔接法,即把能衔接的句子先连起来,然后去排查答案。此题中③⑥要相连,并且要放在开头,因为③⑥都有“类似”这个词,来解释“徽派建筑总体布局与封建城池布局如出一辙”。③⑥相连且放在开头的是C项和D项。⑤后面要接②,因为②开头的“便于”一词是承接⑤所述内容的。⑤②相连且②在⑤后的只有D项。最后按照D项所排顺序进行验证,发现③⑥⑤②是第一个层次,④①是第二个层次,因为④中有个“也”。
答案:D
5.(1)解析:略。
答案:A
(2)解析:略。
答案:A
(3)解析:略。
答案:B
6.解析:略。
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4)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
(5)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6)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7.解析:略。
答案:(1)虚写乡愁令人难眠,渐入梦境,梦回故乡。可路远,醒来时天已大亮。实写的是远离故乡,书信难达。表达羁旅中的思乡之情。
(2)用沧江美景、渔人垂钓与诗人长途跋涉、行旅艰辛形成鲜明对比。反衬自己风尘仆仆难与家人团聚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由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
8.(1)解析:“赋”在这里理解为“取财”,是向百姓收取赋税,而并非“给予”。
答案:C
(2)解析:A项,之,均为“到”;B项,其,前者,代词,他们的;后者,语气助词,加强语气;C项,果,均为“果然”;D项,以,二者均为介词,用。
答案:B
(3)解析:选项D“其使”根据上下文具体语境可知,此处应为“燕、代、秦、赵的使者”。
答案:D
(4)解析:略。
答案:①楚国百姓就放弃了农耕而去捕鹿。②(衡山之君)心里估量没有武器来应付两个敌国,就带领全国归顺齐国了
(5)解析:从齐桓公与管子的对话内容来看,由于桓公的言行举止表现出了他善于采纳和吸取别人的意见,由此可联想到从谏如流或虚心纳谏。管子在文中的分析独具眼光,具有远见卓识,故可联想到“审时度势,知已知彼”;衡山之君为了眼前的小利而最终丢失了整个国家,由此可联想到“鼠目寸光”或“目光短浅”。
答案:桓公:从善如流(虚心纳谏、择善而从、从谏如流);管子:不战而屈人之兵(审时度势、知已知彼、神机妙算);衡山之君: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愚不可及、目光短浅)
(6)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领会理解能力。
答案:①用经济、金融手段战胜敌国;②粮食安全对一个国家是极为重要的;③上下一心是成功实施谋略的保证。
参考译文
桓公向管仲问道:“楚国,是崤山以东的强国,它的人民娴熟于战斗的方法。(如果)派军队攻伐它,只怕(我们的)实力不能胜过它,会兵败于楚国,这应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就用战斗的方法来对付它。”桓公说:“这怎么讲?”管仲回答说:“您可用高价收购楚国的鹿。”
桓公便派人到楚国购买活鹿。楚国的鹿价是一头八万钱,管仲就让桓公向民众求购,贮藏了国内粮食十分之六。派左司马伯公率领壮丁到庄山铸币。然后派中大夫王邑带上二千万钱到楚国收购活鹿。楚王得知后,向丞相说:“钱币是人们看重的东西,国家靠它维持,英明的君主用它赏赐功臣。禽兽,是一些有害的东西,是英明的君主应当抛弃驱逐的东西。现在齐国用珍贵的宝物高价收买我们的害兽,这样是楚国的福分,上天将用齐国的金钱惠及楚国。您通告百姓赶快去寻找活鹿,来把齐国的财宝全部换来。”楚国百姓就放弃耕种来猎捕活鹿。管仲还对楚国商人说:“您给我贩来活鹿,二十头就给您黄金百斤;十倍(二百头)就给您黄金千斤。这样楚国不向百姓征税,财富也充足了。”
楚国人民都在外面找鹿。隰朋让齐国百姓贮藏了五倍(于过去)的粮食,楚国凭借(出卖)活鹿贮藏了五倍(于过去)的钱币。管仲说:“楚国可以攻克了。”桓公说:“怎么办?”管仲回答说:“楚国贮藏的钱币增加了五倍,楚王将会很得意,之后求购粮食。”桓公说:“好。”于是派人封闭关隘,不和楚国互通使节。楚王果然非常得意,然后求购粮食。但是几个月都买不到粮食,楚国买一石粮食要四百钱。齐国派人运粮到芊地的南部出卖,楚人十分之四都投降齐国。几年(三年)之后,楚国就服从(于齐国)了。
桓公向管仲问道:“我想要找到控制衡山国的办法,这应该怎么办?”管仲回答说;“您可以派人出高价收购衡山国的兵器进行转卖。这样,燕国和代国一定跟着您去买,秦国和赵国听说后,一定和您争着买。衡山兵器必然会价格翻倍。(如果天下争相购买),衡山国兵器必然涨价十倍以上。”桓公说:“好。”于是派人到衡山寻找、收购兵器,不敢同他们讨价还价。齐国实行购买衡山国兵器的策略十个月以后,燕、代两国听说,果然派人去衡山国买兵器。燕、代两国实行这一策略三个月以后,秦国听说了这一消息,果然也派人去衡山国购买兵器。衡山国君告诉宰相说:“天下各国争相购买我国兵器,让兵器价钱提高二十倍以上。”衡山国的百姓都放弃农业,发展制造兵器的工艺。齐国则派隰朋到赵国购买粮食,赵国卖粮食每石十五钱,隰朋按每石五十钱收购。天下各国听说这一消息,都运粮到齐国来卖。齐国使用了十七个月的购买兵器的策略,使用收购粮食的策略五个月,然后就封闭了关隘,不和衡山国互通使节(与衡山国断绝了关系)。燕、代、秦、赵四国也把自己的使者从衡山带领回国了。衡山国的兵器已经卖光,鲁国侵占了它的南部,齐国侵占了它的北部。(衡山国或衡山国王)内心自己估量没有兵器来招架两个敌国,便奉送国土,归降齐国了。
9.(1)解析:A项,文中只是说比特币的概念是由一个自称中本聪的人提出的。B项,第二段是并列关系,不是总分关系。D项,第一个原因于文无据。
答案:CE
(2)解析:文章解说如何产生比特币的段落是第五段,这段话用黄金的产生来说明比特币产生的过程。回答此题要注意分析比特币的自身特征及与我们熟悉的货币的区别。比如,第一段说比特币是虚拟货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没有中央银行,去中心化等;第三段写比特币通过互联网交易;第四段写的是比特币与其他虚拟币的最大区别,同时也是其特点;等等。
答案:①比特币是虚拟货币,只是一个流通符号;②比特币交易可以完全匿名,流通依靠网络客户端;③比特币总数量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以内,具有极强的稀缺性;④比特币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货币,没有发行机构。
(3)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领会理解能力,结合全文回答。
答案:①作比较。作者把产生比特币的过程与挖黄金相比较,用大家熟悉的事物来说明不熟悉的事物,容易把问题说明白;②作诠释。在解释比特币产生过程时,对“玩家”“获得一定数量的比特币”等内容进行解释说明,让读者更加明白比特币产生的过程。
(4)解析:作答此题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文章前半部分介绍了比特币的定义、来源、流通形式等,是为了向读者介绍比特币的相关情况,是知识性的介绍。而文章的后半部分主要探讨比特币的投资问题,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投资比特币的风险问题。由此可以知道,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意图有两个。
答案:一是介绍比特币的相关知识,二是提醒人们投资比特币的风险。
10.(1)解析:作答此题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内容。
答案:C
(2)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领会理解能力,结合全文回答。
答案:①对待新奇事物,还没亲见就先有说法,“不知为知之”,揭示出二姐等人傲慢无知的自大;②听说有声电影真有新奇之处,就想“开开眼”,是一种从众、趋新的心态;③到了电影院后也不真的看电影,不愿对新奇事物进一步了解探究,实质上是一种故步自封的心态;④对有声电影胡乱作出“共识”评价,隐含的是二姐等人面对新奇事物时无所适从的焦虑不安。
(3)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领会理解能力。
答案:①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或“伦理从何处说起”,借用并改换了经典语句,以造成幽默效果;②如出门时二姥姥找眼镜、三舅妈找钮子,四狗子洗脸,同一行为模式重复多次,产生喜剧效果;③如“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或“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将书面语与口语混搭,庄谐并出;④如“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使用了排比手法描写人物窘态,带有打油诗的诙谐意味;⑤如二姐等人打架似的推让座位,“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喊叫老天爷”,把抱怨说成“感化”,反话正说,既讽刺又幽默;⑥如二姐喊叫卖糖的,声音之大令人“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这种夸张令人忍俊不禁。
11.解析:从材料来看,可以采用抓关键句的方法来立意。材料中的关键句很显然是那个退伍军人所讲的话“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上帝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这句话告诉人们:①当面对人生中的困境、挫折时,我们要拥有一种积极的心态;②要透过生活的表象看到其本质,积极乐观地看待生活。
从选材的角度来说,可以选择同一个话题下几个不同层次的情况,串珠为链,以使作品显得层次分明,同时又使材料丰富多彩;还可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从点和面两个方面综合全面地阐述,这样也可使材料丰富。
从文体的角度来说,如果写成记叙文,那么可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叙述和人物描写,让主题自然展现;如果写成议论文,则宜用总分或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逐层论证中心论点。
4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