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华师大版九上科学5.3功和机械效率 第3课时 (课件 31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华师大版九上科学5.3功和机械效率 第3课时 (课件 31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0-27 18:09:19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五章 功与简单机械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第3节 功与机械效率(3)
--- 机械效率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
会利用公式η=W有用/W总进行有关计算,知道机械效率小于1
的原因; 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
科学思维:通过探究活动,提升动手能力,提升交流、合作、
分析与表达能力。
探究实践: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探究物理学的有关知识,深
入认识事物的能力。
态度责任:让学生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
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
复习
1、功的必要因素是什么?
2、说说功率的物理意义。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1)功率指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多少;
2)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
做功时功率大是否工作效率就高呢?
我们这节课来说一说机械效率。
新知导入
仔细观察下列滑轮工作时的情况,手的拉力所做的功与克服物块重力所做的功相等吗?为什么?
不相同。
由于滑轮轴间存在摩擦阻力, 因此在提升物块时还需要克服摩擦阻力做功;动滑轮工作时,还需要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功,因此手的拉力所做的功大于克服物块重力所做的功。
有用功
总功
额外功
新知讲解
一、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有用功(W有用):
对人们需要的,有价值的功。
(1)直接用手提升物体时, W有用=Fs=G物h;
(2)斜面、杠杆和滑轮组工作时,将物块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是我们的目的,所以有用功是物重与物体上升的距离;W有用=G物h ;
G物
h
G物
h
G物
h
新知讲解
2、额外功(W额外):
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并非我们所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1)直接用手提升物体时, W额外≈0;
(2)斜面工作时,克服斜面上的摩擦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W额外=fs
(3)滑轮组工作时,提升动滑轮所做的功和克服摩擦所做的功的总和为额外功: W额外=G轮h+W摩擦
f
G轮
h
讨论
1、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
2、水桶不小心掉井里,从井里捞桶的时候,捞上的桶里带了一些水,这种情况下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
提水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提水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对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提水桶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新知讲解
3、总功(W总):
人们把使用简单机械时动力所做的功叫做总功。
(1)直接用手提升物体时, W总=W有用=G物h;
(2)斜面工作时,W总=Fs= Fs=W有用+W额外= G物h+fs
(3)滑轮组工作时,W总=Fs=W有用+W额外=(G物+G轮)h+W摩擦
F
S
G物
f
h
G轮
h
G物
S
F
F
归纳
方 法 有用功W有 额外功W外 总功W总
用滑轮组 提升重物
用杠杆 提升重物
用斜面 提升重物
W有用=G物·h
W外=G轮·h
W总=F拉·S拉
W有用=G物·h
W外=G杆·h
W总=F拉·S拉
W有用=G物·h
W外=f摩·L
W总=F拉·L
注:
上表中,绳重及绳和机械间摩擦不计;h为物体上升的高度,L为斜面的长。
新知讲解
二、机械效率
1、定义: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η);
2、公式:
3、特点:
(1)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2)机械效率总小于1。
W有 W总-W外
η= --- ×100% = ----- ×100%
W总 W总
新知讲解
4、斜面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斜面工作时,
W有用 G物h G物h
η= ×100%= ×100% = ×100%
W总 Fs G物h+fs
F
S
G物
f
h
新知讲解
(2)滑轮组工作时,
若不计绳子与滑轮间摩擦及绳子重,则有:
W有用 G物h G物
η= ×100%= ×100% = ×100%
W总 Fs G物+G轮
W有用 G物h
η= ×100%= ×100% = ×100%
W总 Fs
G物
nF
G轮
h
G物
S
F
F
问题讨论
机械效率的大小可能大于1吗?为什么?
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只要有使用机械,机械本身就必然有摩擦等要消耗一部分功,也就是说额外功是不可避免的,故有用功总有于总功,机械效率不可能大于1。
通常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 40%~50%,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50%~70%。
新知讲解
5、机械效率的意义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60%,它表示的意思:
使用起重机提升重物时所做的有用功跟总功的比60%;也可以说有用功在总功中占有60%,额外功占40%
注意:
1)有用功所占总功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2)机械效率与是否省力、功率大小、提升高度、绳子的绕法、做功的多少无关。
学以致用
例1、
用一动滑轮将货物400N的货物匀速提到高2m,所用拉力是250N,求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各是多少?
解:W总=FS =250N×2m×2=1000J
W有=G物h=400N×2m = 800J
则W外= W总-W有 = 1000J-800J = 200J
η = W有/W总=800J/1000J=80%
答:……。
学以致用
例2、如图所示,斜面高为1m,长为3m,工人用 400N沿斜面方向的力将重为840N的箱子拉到汽车上,在这过程中拉力做了______J的功,机械效率为______。要提高该斜面的机械效率,应该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措施)
F
1m
3m
1200
70%
减小斜面的粗糙度
学法指导
1、打横的滑轮组计算
(点击图片播放)
2、滑轮组的速度计算
(点击图片播放)
3、斜面的额外功计算
(点击图片播放)
新知讲解
三、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方法一:通过提高有用功从而提高效率。
具体方法:提高提升的物重。
方法二:通过减小额外功,从而提高效率。
具体方法:
减轻动滑轮自重
减小摩擦(添润滑油等)
减轻绳重
……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 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C. 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 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
B
课堂练习
2、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所做的有用功越多
B.总功少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C.额外功少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D.总功一定时,有用功多的机械效率高
D
课堂练习
3、关于实际使用机械时的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到100%
B.机械效率总小于1
C.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D.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越多
B
课堂练习
4、如图所示,在5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 重800N的物体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与地面间滑动摩擦力为12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 ;若物体的速度为0.2m/s,则1min内拉力做的功为 ______ J,功率为__W。
80%
1800
30
课堂练习
5、如图所示,当水平拉力F=5N时,恰好可以使物体A沿水平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A重为30N,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为9N,物体A水平移动了1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90%
B. 拉力F移动了0.5m
C. 拉力做功5J
D. 该滑轮为定滑轮
A
课堂练习
6、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所示,其中的每一个滑轮重力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滑轮组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若G1=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
B. 若G1=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C. 若G1=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D. 用甲、乙其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C
课堂练习
7、在水平地面上并排铺有n块相同的均质砖块,如图甲,每块砖的质量为m,长为a,宽为b,厚为c。若要将这n块砖按图乙所示叠放在最左边的砖块上,则至少要给砖块做的功( )
A
课堂练习
8、如图甲,某同学用两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在同一种绕绳的方式下匀速提升不同质量的重物,得到了多组竖直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与重物所受重力G的大小关系,并绘制出如图乙的F-G图像(不计绳重以及摩擦)。

(1)试根据图像计算动滑轮所受重力G动。
(2)在图甲中画出该同学的绕绳方法。
(3)用该滑轮组提起重为65 N的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86.7%)
(10N)
1、有用功是指对人们有用的功;额外功是指对人们没有利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
2、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称为总功;
3、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一般小于1;
4、斜面的机械效率:
其中h为物体升高距离,L为斜面长,f为斜面上的摩擦力。
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其中h为物体升高距离,S为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机械效率
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
额外功:无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总功=有用功+额外功
机械效率
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总小于1)
公式:
斜面机械效率:
滑轮组机械效率:
作业布置
1、完成作业本内相应练习;
2、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
3、复习“功和机械效率”全部内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