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13.金 色 的 鱼 钩
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这个奇迹是靠着红军战士凭着顽强的毅力、历尽千难万险创造的。其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感受老班长的光辉形象吧!
一、复习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
导入
二、再读课文,感受老班长的形象。
1、本文主要刻画了老班长的光辉形象,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的呢?请找出文中几处描写老班长外貌的不同的句子,这些外貌描写都说明了什么?
(1)三十多岁的老班长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可以看出老班长在长征途中饱经风霜,长征的艰苦。
品读感悟
(2)“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说明老班长为了照顾战士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死亡的威胁正步步朝他逼来,是高度的革命责任感,让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品读感悟
2、按照上面的方法,请同学们找出描写老班长动作、语言和神态的句子,进行分析感悟。(抓住三次喝鱼汤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来分析。)
(1)老班长寻找食物:“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的摸” “眼睛都瞅坏”感受老班长寻找食物的不易。
品读感悟
(2)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从“皱紧眉头硬咽”的神态中可以看出这些东西下咽是痛苦的,尽管如此,老班长还是不舍的喝一口鱼汤,说明老班长心中牢记党的嘱托,心里装的只有三位战士,从中可体现出老班长高贵品质。而“我”的反映完全是惊呆了,“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则形象地写出了“我”发现事情原委时内心的痛苦。
品读感悟
(3)命令战士喝鱼汤时的表情:“小战士不肯喝鱼汤老班长眉毛拧成了疙瘩,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
(4)老班长奄奄一息时的神态动作、语言和神态,写岀了的生命垂危时想的仍然是战士和革命,表现了他高度的责任感,他对党的忠诚和対革命事业的热爱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高贵品质。
品读感悟
三、学习表达方法。同学们,以上所学习的内容是抓住了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法去細致刻画,完美地展现了人物的光辉形象。今后,我们要掌握这些方法,在学习写人物的习作中,要着重对人物从细节上,抓住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去理解体会
(1)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 语言神态描写 )
(2)“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语言描写 )
(3)老班长四十岁了,脸上布满了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外貌描写 )
(4)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 动作描写 )
练习:1、请说出下面的语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课堂总结
本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另外,通过本课的学习让我们进一步懂得抓住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和神态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表现方法。今后,在阅读和写作中,我们要善于运用这一方法去理解结合和细节刻画,让感悟更深刻,刻画更细致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