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穷人微课课件 (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穷人微课课件 (共1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7 19:1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课题:穷人难点名称: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六年级-上册-章4节13课目录CONTENTS
导入
出示课题、解题
穷人是什么意思?(贫苦的人),指的是谁?
为什么以此为题?这节课让我们了解俄国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穷人是什么样和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
1910),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主要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写作特点和背景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心理描写逼真、细腻,语言质朴精炼,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
《穷人》是托尔斯泰晚年所著,是由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而成的一篇短篇小说。
主要内容
本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丈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知识讲解
本文通过语言、心理等细腻地描写刻画人物特征,赞美了桑娜和丈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难点攻破
朗读文段体会桑娜的心理及品质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这样做”是指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把他们抚养成人。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矛盾的心理,反映了桑娜同情别人、关心别人的善良品质。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体会心理学习人物品质 难点巩固
1、这里省略号表示什么?桑娜什么心理?
2、自作自受指什么?宁可让丈夫揍,说明什么?
复杂矛盾、忐忑不安的心理.
沉思,思考问题.
私自把孩子抱回来,没跟丈夫商量.
自己甘愿挨揍.
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1、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2、“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两次沉默,分别说说桑娜会想些什么?渔夫又会想些什么?
体会心理学习人物品质
第一次:桑娜会想该如何跟渔夫说抱回西蒙的孩子的事,他迟早会知道的,会怎么样?
渔夫可能在想没打到鱼又下雨,这下日子更难过了
第二次:桑娜等待渔夫听到这消息会做出什么反映!
渔夫可能在想日子这么艰难,而西蒙俩孩子怎么办?
体会心理学习人物品质
这段话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做出决定的前后思考过程,说明他与妻子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桑娜一家的生活是那么艰难,丈夫的负担是那么重,西蒙的孩子是那么可怜,她多么的矛盾!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己,最后还是下了抱养孩子的决定。渔夫回来后主动提出抱养西蒙的孩子。足以看出桑娜夫妇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