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单元复习测试题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属于X范围的物质是( )
A.红磷 B.二氧化碳
C.氯酸钾 D.空气
2.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园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3.某含铁盐溶液能够在高浓度的碱性环境下长期稳定存在,且具有较强的灭菌消毒功能,该盐是一种绿色、无污染的净水剂,其化学式为Na2FeO4.则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 B.+3
C.+4 D.+6
4.如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镁原子结构图中X=8
B.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C.镁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
D.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就收集气体
C.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时,要将带火星木条置于瓶口
D.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6.大蒜是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大蒜中主要成分大蒜素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S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蒜素的一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
B.大蒜素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
C.大蒜素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6:10:3
D.大蒜素属于化合物
7.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纳米铁与铁丝不是同一种物质
D.反应物间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8.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A.A B.B
C.C D.D
9.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氢气3瓶气体的是( )
A.观察气体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10.水在人类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实 验 装 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
11.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物质组成 B.物质性质
C.运动状态 D.变化规律
12.下列各组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是( )
A.酒精燃烧 蜡烛融化
B.冰雪融化 工业制氧
C.剩饭变馊 高粱酿酒
D.滴水成冰 铁锅生锈
13.实验室中食盐通常盛放在下面的哪种瓶中( )
A. B.
C. D.
14.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期,需要摄入足量钙,这里的“钙”是指( )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
15.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检查气密性
C.过滤
D.量取9.5ml液体
16.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其它物质的燃烧所以可以作燃料
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
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17.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镁带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木炭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
18.碳﹣12可用12C表示,左上角的12称之为质量数,它等于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下列对16O和18O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相同 B.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C.质子数相同 D.电子数不同
19.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B.
C. D.
210.共享单车为了方便我们绿色出行,夏季期间气温升高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最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质量变大
C.分子数目变大 D.分子间的间隙变大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
21.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氮原子 ;
(2)3个铝离子 ;
(3)1个氨气分子 ;
(4)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22.如图为六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六种元素之间的最本质区别是 ;
(2)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失去”或“得到”)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镁离子的符号为 ;氧化钠由钠离子和氧离子构成,氧化钠的化学式为 。
(3)从原子结构上分析,图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组合为 、 。
(4)在上述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 。
23.水是生命之源
(1)用如图A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a、b两管中都收集到气体,体积比为 ,b中的气体是 ,与a管相连的电源是 极,检验a管中气体的操作是 ,写出电解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2)图B所示是净化水的简易装置,其中能起到吸附作用的是 ,小卵石和砂子起到 作用。
(3)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如果地下水硬度大,或者坑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生活中都可以采取 的方法,来降低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
(4)身处旱区的我们如何做到节约用水? (举一做法)。
24.如图1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a、b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请回答:
(1)反应后b物质中的“”属于 (选填序号)
A.单质 B.化合物 C.混合物
从微观角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是 ;
(2)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如图2)中 微粒(选填序号).
(3)该反应的类型是 反应(“化合”或“分解”).
(4)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5.我国化学家研究出碳化钼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 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其中
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1)反应微观模型中,有 种单质分子,推测碳化钼的化学式为 (温馨提示:化学式中的下角标为碳﹣C和钼﹣Mo原子个数最简整数比),其中碳的化合价为 (填“正价”或“负价”);
(2)该反应中:①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 (填“有”或“没有”)变化;
①金原子对 (填“CO”或“H O”)起吸附作用;
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6.请你细心阅读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请你根据上述关系图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E G 。
(2)写出上述关系图中②、④两步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基本类型。
② 基本反应类型 ,④ 基本反应类型 。
27.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采用如图甲乙两种装置.乙装置可视为甲的改进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在甲装置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当温度降到室温,打开止水夹,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在乙装置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
(3)写出乙装置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乙装置实验中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25mL 22mL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l%(填“>”、“=”或“<”).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
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铜丝量太多;
④加入铜丝量太少
(5)乙装置与甲装置相比较,优点在于 (任答一点).
28.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
(2)如图2所示六种物质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产生氧气。
请你写出上图中物质X的名称 ,实验室用该药品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若用该药品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则实验装置应选 (填标号)。实验中发现水变红了,导致水变红的原因是 。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还可以选择B,涉及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检查装置C气密性的操作是 。
(4)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应从 端进气(填“b”或“c”)。用H装置进行硫燃烧实验,现象为 ,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
29. 2018年4月7日为“世界卫生日”,其主题是“从农场到餐桌,食品安全人人有责”。专家提醒:烧烤摊里会吃出“癌症风险”,腌制的肉串会产生一种叫做二甲基亚硝胺(C2H6N2O)的强致癌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甲基亚硝胺含有 种元素;1个二甲基亚硝胺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2)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 (填最简整数比)。
(3)3.7g该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
答案
1-10 ACDDB CCDBA
11-20 CDAAD DBC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