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紫藤萝瀑布 第2课时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8. 紫藤萝瀑布 第2课时课件(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7 22:2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18紫藤萝瀑布
(第二课时)
将第7段中体现“我”心情的词语勾画
下来,思考一下,作者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深入探究
1
朗读文章的第二部分(7—9段),回答下列问题。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深入探究
疑惑、痛楚、宁静、喜悦
将第7段中体现“我”心情的词语勾画
下来,思考一下,作者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1
朗读文章的第二部分(7—9段),回答下列问题。
背景资料补充
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作者因“文革”而受到的心灵创伤还未平复。
此时她的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
她于步行中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现在: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
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
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作者为什么要写十多年前的紫藤萝呢?
深入探究
2
十多年前: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
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
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花的命运
人的命运
作者感悟到了什么人生哲理?
作者这时的心情如何?
深入探究
1
朗读文章的第三部分(10—11段),思考下列问题: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2
释然、
振奋
深入探究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本文以“停住了脚步”开头,以“加快了脚步”结尾,并且都是一句话单独成段,试着分析这样写的效果。
开头的独句成段,“停住脚步”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后文设下了悬念,引出下文。
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不觉加快了脚步”,其实是写出作者思想的一个变化过程,对人生的思索过程,从迷惘、惆怅、痛苦到领悟、宁静、释然。作者在文章中由花及人并悟及生命,写出了“生命的长河无止境”的主旨。由此,作者在结尾句也表现了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
结尾单句成段,并且写“加快脚步”,从内容和形式上与文章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深入探究
1
2
3
主题探究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
作者通过花的由衰而盛,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况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情随花而起伏涌动。
尽管个人乃至国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萝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事过境迁。
重要的是现在,一切都像紫藤萝一样,好起来了。
展现在作者面前的紫藤萝花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富有生命的活力。
主题探究
在这些蓬勃的生命的感染下,作者获得了面对不幸的勇气,她内心深处的焦虑和悲痛慢慢地被“紫藤萝瀑布”的力量带走了,她最终能够平静地看待这些不幸,将焦虑和悲痛转化为精神的宁静,并坚定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本文以《紫藤萝瀑布》为题,但文章内容不仅仅是写紫藤萝,作者面对紫藤萝,深受启示,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
由于作者将个人的“志”依托在具体的“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
托物言志,即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寄托感悟。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的“物”可以是景物,还可以是某种事物;托物言志的“志”不仅包括感情,一般还侧重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托物言志
回忆之前学过的文章,看看哪些也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托“陋室不
陋”,言己高尚品格。
《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托
莲花的特点,道出自己洁身自爱的君子
品格。
拓展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说说作者是怎样托物言志的。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观察一种自己喜爱的植物,发挥想象,写下感悟,不少于200字。
请同学们找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抄在作业本上,并说说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拓展练习
1
2
拓展练习
再 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