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15驿路梨花
(第二课时)
梨花
学习作者巧借“梨花”,虚实相间,在美好意境中,塑造人物形象、深化主题的写法。
学习目标
一、
二、学习作者层层设疑,凝练曲折的叙事手法。
三、学习作者巧用烘托,塑造人物的写法。
请大家按下暂停键,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作者为什么以“驿路梨花”为题呢?
“驿路”,又叫“驿站”,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文中指的是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即哀牢山的山路。
“梨花”,文章三次集中地描写梨花,这些描写巧妙地穿插在故事进程之中,从渲染环境、表现人物精神面貌和深化主题等不同侧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
这里的梨花是自然界里的实有的梨花,宁静优美、如诗如画。渲染气氛,暗示了人们喜悦的心情,象征着困境中的希望。
·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这里的梨花是梦境中的梨花,展现的是对哈尼族小姑娘梨花的想象。以花喻人,人花合一,写出了哈尼族梨花姑娘的纯洁美好的精神风貌。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哈尼小姑娘们与盛开的梨花合二为一。以梨花的情态美、质地美,象征姑娘们的心灵美、行为美,美美相传,美遍人间。也写出了作者感动与喜悦的心情。
在这里,梨花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陆游的“驿路梨花处处开”是对朝廷胜利,收复旧山河的向往,充满着喜悦。作者借此表达的也是对助人、利人的时代新风,深入人心、广为传播的喜悦与向往。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南宋 陆游
自然界中实有的梨花。
“梨花”的意思
一、
二、名叫“梨花”的哈尼姑娘。
三、梨花姑娘的“梨花精神”。
本文构思巧妙,故事一波三折,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做到的?
请大家按下暂停键,再次浏览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悬念一:奇怪的小屋
巧设悬念
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位置奇怪)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充足的物资,神秘的留言。悬疑:这是什么人的房子?)
悬念二:第一次误会
巧设悬念
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惊喜)
“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直到我们不做声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失望,再生悬疑:主人到底是谁呢?)
悬念三:第二次误会
巧设悬念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我想:“她一定是梨花。”(惊喜)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
为首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失望,再生悬疑:解放军为什么盖房子?梨花又是怎么回事?)
人物塑造
随着对小茅屋主人的探寻,瑶族老人、梨花、哈尼小姑娘们、解放军等人物一一走进了读者的视野。梨花是最神秘的人物之一,她虽然一直未出场,却给读者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是故事的绝对主角。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思考:
梨花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是怎样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
人物塑造
梨花虽然一直未出场,但作者通过对小茅屋的陈设,门上、墙上的字,瑶族老人打探来的信息,梨花妹妹的介绍,以及受她影响的哈尼小姑娘们的行为,使她在文中无处不在,处处都是她的身影。这种用侧面烘托塑造人物的手法,产生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独特艺术效果,塑造了梨花姑娘乐于助人、事事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形象。同时,又以梨花为喻,又使这个形象仙姿缥缈、纯洁、美好。
课后学习建议
一、熟读课文,体会小说叙事一波三折的妙处。
二、熟读课文,体会小说人物塑造的独特匠心。
再 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