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地势特征》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分布的基本特征;
2.学会分析地势对我国气候、交通、河流等影响。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读图分析我国地势特点。
【教学难点】
读图分析地势对我国气候、交通、河流等影响。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师:“大河向东流……”“滚滚长江东逝水……”“百川东到海……”为什么我国大江大河多数向东流?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今天的地理课堂。
(板书)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地势特征
一、地势西高东低
1.总特征
师:通过阅读材料,我们知道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地势就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你能通过我国地势分布图说出我国地势特征吗?
生:(可能的答案)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板书)特点:地势西高东低
师: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一个学生用笔画了两幅都是西高东低的地势走势图,你能阅读课本,找出下列最接近我国地势起伏变化的图示,并说出我国地势特点。
生:(可能的答案)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所以图2各符合我国地势特征。
(板书)特点:呈三级阶梯分布
师:活动探究1:读图2-1-1,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沿36 附近地形剖面图,说说从A点到B点海拔是怎么样变化的。
2.看看图中颜色明显分为哪三大层次,按照高度表,说说我国地势有什么特点。
生:(可能的答案)沿36 附近地形剖面图,自西向东海拔虽有升有降,但总体上是降低的,因而我国地势具有西高东低的特征;
褐色、黄色、绿色三种颜色突出我国地势另一特征:大体呈三级阶梯分布。
承转:我们知道了中国地势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我们再来了解一下阶梯内部的状况。
师:找出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并思考每一级阶梯各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海拔又有什么特点?
生:(可能的答案)第一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形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
第二阶梯:海拔迅速下降到2000——1000米,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第三阶梯: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承转:我国陆地主要分为三级阶梯,各阶梯地形差异大,你知道第三阶梯以东的地形区是什么吗?
师:读图2-1-1和教材相关阅读材料,分析第三级阶梯以东的地形区是什么?
生:东海大陆架。
师:我国东海大陆架,给我们提供非常重要的后备资源。2012年12月14日,我国向联合国提交了东海部分海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划界案,只会了更好的保护我国海洋权益,但是我们周围的邻国,却提出不同意见,比如日本,日本主张的东海线,居然将一直归属我国的钓鱼岛周围划为他们的海洋权益,这对我们来说,是不能接受的。我们观看一段关于钓鱼岛的介绍,让我们更加明确我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承转: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样的特点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有没有影响?
师:阅读图2-1-1和教材相关内容,小组合作,完成下列任务:
1.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我国的气候产生了什么影响?
2.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我国东西部交通产生什么影响?
3.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我国的河流和水能又产生了什么影响?
生:(可能的答案)地势西高东低,利于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
师:想一想:假如我国地势不再是西高东低,而是西低东高,这对我国气候又会带来什么变化呢?
生:(可能的答案) 西低东高则会阻碍暖湿的气流向内陆推,我国大多数的地区降水减少,可能会出现许多的干旱地区。
(板书)对气候的影响: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生:(可能的答案)我国主要河流多自东向西流,沟通了东西部的交通。
板书)对交通的影响:河流自西向东,沟通东西部水上交通。
生:(可能的答案)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大河多滚滚向东流,而且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第一级阶梯时,落差大,水流湍急。
师:我国很多地方水流十分湍急,水量大,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我们观察这几个水利工程,他们的分布跟我国的地势有什么关系。
生:(可能的答案)由于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第一级阶梯时,落差大,因而我国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板书)对河流、水能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第一级阶梯时,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课堂小结】
【当堂练习】
1.我国地势分三级阶梯,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地形类型 B.山脉走向
C.平均海拔 D.河流流向
2.我国丘陵和平原主要分布在( )。
A.第一阶梯上 B.第二阶梯上
C.大陆架上 D.第三阶梯上
3.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大的地区是( )
A.阶梯的内部地区 B.两阶梯的交界处
C.青藏高原上 D.平原和丘陵上
4.下列说法与我国地势特征无关的是 ( )。
A.水能资源丰富 B.河流滚滚向东流
C.气温南方高北方低 D.东部地区降水量多
5.假如我国地势东部高,西部低,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有( )
A.大部分地区降水增加
B.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
C.季风气候面积增大
D.对环境影响不大
【参考答案】1.C 2.D 3B 4.C 5.B
低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