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浙教版 七年级上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第1课时)
教材解析
【核心概念】
10.地球系统
【学习内容与要求】
10.4 地球内部圈层和地壳运动
⑦举例说明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识别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等主要地形。
本课时是本节课的基础,教学活动从课本第114页读图开始,引发学生讨论和交流有关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结构,学会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并能辨别山顶、鞍部、峭壁、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了解外力对地形的改变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情境
地球的陆地表面有的雄伟高大、错落有致;有的广阔平坦、起伏和缓;还有的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形态各异。
我们把它们统称作什么呢?
地形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叫地形
陆地地形主要有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五种类型。
探究实践
盆地 和平原等不同地形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被山脉环绕的山间盆地
地势低平的平原
群山环抱,四周高、中间低平
海拔一般在 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很小
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
坡陡顶尖的山地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并且相对高度超过 200 米
高原和丘陵等不同地形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海拔一般在 200~500米,地面起伏和坡度都较缓,相对高度一般在100米以下
波状起伏的江南丘陵
海拔一般在 500 米以上,顶面平坦宽广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叫相对高度。
探究实践
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海拔500米以上,顶面较大,平坦
海拔200米以下,起伏小,平坦
海拔500米以上,坡度较陡
相对高度100米以下,起伏较小,坡度较缓
周围为山脉、高原环绕,中部相对较低
给各种地形与其特点连连线:
探究实践
认识图 3-63中高耸入云的山峰吗?它是世界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
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
山峰
山顶
等高线地形图
探究实践
1. 用橡皮泥、马铃薯或其他材料做一个山峰。
2. 在山峰不同的高度处按一定的高度差(如 1 厘米)依次画上等高线(如图 3-64)。
3. 把山峰放在白纸上。
4. 俯视山峰,上面的等高线呈什么形状?
5. 你能用什么方法把山峰上的等高线按原来的位置绘到白纸上?
6. 山峰的等高线在白纸上呈什么形状?
山峰模型
闭合的曲线。
闭合的曲线。
山峰的等高线地形图
请在课后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不同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颜色的水粉颜料。看谁画的精细、美观,进行评比。
探究实践
1.制作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是什么?
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
(1)同一等高线上各点高度相等。
(2)等高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3)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坡度越缓。
2.等高线有什么特点?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的投影
透明胶片做的
圆锥山体
等高线
平行光线
白纸
密
陡
疏
缓
探究实践
你能说出图中序号所指的地形部位吗?
①
鞍部
②
山谷
③
峭壁
④
山脊
⑤
山顶
探究实践
请拿出你的拳头来做地形模形,指出代表山顶、山谷、山脊和鞍部的部位。
探究实践
在等高线地图上如何表示图 3-67所示的山顶、鞍部、峭壁、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
某山地的等高线图
山顶
鞍部
山谷
山顶
峭壁
山脊
山地
山顶: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鞍部:
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处。
盆地?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降低。
探究实践
在等高线地图上如何表示图 3-67所示的山顶、鞍部、峭壁、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
某山地的等高线图
山顶
鞍部
山谷
山顶
峭壁
山脊
山地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峭壁:
等高线重叠处。
探究实践
请说出等高线地图中A处表示的地形部位,并说出判断理由:
① 。
山顶
② 。
③ 。
④ 。
⑤ 。
山脊
山谷
峭壁
鞍部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处。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等高线重叠处。
探究实践
在实际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其方法和我们现在用的方法有何不同?
讨 论
实际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不可能像实验中一样,将山体切开描线绘制。
实际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首先要确定地貌的特征点(山顶点、鞍部点、山脊点、山谷线的坡度变换点、山坡的坡脚变换点、山脚与平地相交点等),然后连接地形线(山脊线、山谷线),便得到地貌整个骨干的根本轮廓,再在同一坡度的两相邻点之间确定相等高程的等高线通过点,按等高线的性质,把相等高程的点连接起来,再对照实地情况描绘出等高线。
探究实践
山峰模型
1.在下图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五种地形类形。
山地为 ;高原为 ;平原为 ;
丘陵为 ;盆地为 。
甲 乙 丙 丁 戊
乙
丙
甲
丁
戊
迁移应用
2.某中学野外户外训练营举行登山活动。读图,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1)4条登山路线中,坡度最平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甲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
A.陡崖 B.鞍部 C.山脊 D.山谷
C
B
迁移应用
3.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某地的地形状况。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题。
9.关于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正确的选项是 。
A.甲为山脊 B.丙为山顶
C.乙处有可能发育成河流 D.丁处有可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2.观察图中①②③④各点,说法
正确的是 。
A. ②地比①地更接近山顶
B. ③地坡度比④地平缓
C. ①地与④地的相对高度不超
过300米
D. ①地位于③地的西北方向
D
C
迁移应用
板书设计
一、地形的类型
地形 类型 特征
山地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过200米,坡度较陡。
丘陵 海拔高度在200一500米,相对高度100米以下,地面起伏和坡度都较缓
平原 海拔高度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起伏很小。
高原 海拔500米以 上,顶面平坦宽广。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平
二、等高线地形图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第1课时)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