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耳朵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扇”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3.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4.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读好问句
2.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字源导入,揭示课题
1、猜字
师:孩子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来做我画你猜的游戏。
生:喜欢
师:看这是又大又长的耳朵,如果我们把这大耳朵像柳枝一样垂下来,猜猜看是我们课文里的那一个生字?
生:耷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对,这就是小篆的“耷”,演变到现在就是这样写的,耷正如它的样子这样,意思是向下垂,就是这样一对向下垂着的大耳朵引发了一个故事,今天我们就要进入《大象的耳朵》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大家一起来读课题,再来
生:大象的耳朵,大象的耳朵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畅所欲言)
师:你们真会提问,学了课文,你们会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找出线索
1、听朗读,学生找动物
师:有一天,大象在森林里散步,他都遇到哪些动物呢?请同学们听朗读,按照顺序找一找 。
生:边听,边勾画。
师:谁来交流
生1:大象遇到了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
师:他找全了吗?不仅找齐了还是按照顺序来说的,大象首先遇到了
生:小兔子
师:接着他遇到了
生:小羊
师:最后遇到了
生:小鹿、小马和小老鼠
2、找出大象说的三次话
师:这些小动物是大象的好朋友,都很关心大象的耳朵,可是他们都在质疑大象的耳朵,面对大家的质疑,大象又是怎么说的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故事的主人公大象说的话
生:默读,并且勾画
师:完成的孩子用坐姿告诉老师,谁来回答,第一次他说
生1:“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师:第二次说
生2:“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呢?”
师:第三次呢?
生3;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师:你找得真完整,你们也找完了吗,看来你们读得很认真哦,鼓励自己
三、从第一处入手,清楚认知大象的耳朵
1、认知耳朵
师:那大象说的这三次话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
师:大象在森林里散步时,首先遇到了小兔子,面对小兔子的质疑,大象怎么回答的,谁来读?
生:“我生来就是这样的。”
师:“生来”是什么意思
生12:出生就这样、原本、本来
师:用近义词来解释,这是一个理解词语的好方法。“生来”就是天生,出生开始大象就这样,文中怎么写大象的耳朵的呢?
生: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师:一下子就找到了,你的反应真快。全班读,请注意,这里面有个字要读轻声,“拉”,谁来教教大家,
生1:耷拉、耷拉着、耷拉下来。
其他学生齐读:耷拉、耷拉着、耷拉下来
师:看大象的耳朵耷拉着,看,像什么呢?
生:扇子
师:这个扇是多音字,当它作为名词如扇子的时候就读四声,当它作为动词的时候它就读一声。希望大家能把这个字读音记好。请你看看“扇”这个字是怎么写的,我们观察它的结构和构成
生1:它是半包围结构,上面是一个户下面是一个羽毛的羽,
师:要想把这个字写好呀,还得注意这三点,你看第一笔的点在 这一笔撇是 这个羽字的两个习,右边的要比左边稍微
生:竖中线。竖撇、大一点
师:观察好这些,请同学们拿起手指笔跟着老师在黑板上一起写一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请孩子们在题单上,描红一个,书空两个。
2、自豪朗读
师:多么漂亮的大耳朵,拥有这样的耳朵,他肯定很
生12:自信、自豪
师:谁来自信地读一读
生:读
师:我听出了你的自信我们全班再来读
生齐读
四、从第二句话入手,体会大象的不安
1、找到小动物说的话
师:他一直这么自信吗?
生:不是
师:有什么变化,他之后又说
生:“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师:“他们”在文中指的是?
生: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
师:“这么说”,是怎么说的,(手按ppt)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7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小动物说的话
生1: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师:小动物们还说了什么,谁来补充?
生2:“你看,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一定是出毛病了。”、“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着的呢?”
师:你们找完了吗?来我们全班一起读。
生:咦,大象啊……
2、学习小兔子、小羊说的话
师:大象首先遇到的是小兔子,小兔子问道
生: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师:大家看到了吗?这个句子后面是(问号),说明小兔子在问的时候心里很
生1、2:好奇、疑惑、纳闷
师:你们是从句子的哪些词感受到他的好奇的呢?
生:咦、怎么
师:对,“咦”和“怎么”是两个疑问词,读得轻一些,就能读出疑问的语气,谁来读出小兔子的疑问,你来
生1: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师:我听出了你的疑问,谁再来挑战
生2:咦……
师:从你脸上的表情感觉到了疑惑。我们全班来好奇地问一问
生齐读:咦……
师:小兔子不仅好奇,还肯定地认为大象的耳朵有毛病
谁来读一读
生1:你看,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一定是出毛病了。
师:这么肯定吗?还有谁比他更肯定?
生2:你看,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一定是出了毛病。
师:看来你对自己的判断特别地自信嘛,那你是从哪个词读出他的肯定的
生:一定
师:原来呀,“一定”就是“肯定”的意思,把你刚才的想法肯定地告诉我,可以加上你的动作
生:齐读
师:除了小白兔,还有谁在对大象说,他是怎么说的 ?
生:小羊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PPT出示第三句小动物说的话)
师:结合课文插图,你认为还有谁会问,会怎么问呢?请同学们思考(手指着PPT)也就是你们题单上的第一题,一会儿口头作答。谁来回答第一个
3、拓展小鹿、小马、小老鼠的疑问,体会大象的心情——“不安”
生1:小鹿疑惑地问:“大象哥哥,你的耳朵怎么耷拉着?我的耳朵都是竖着的,你的耳朵好难看呀!”
师:真会提问,像他那样问。
生齐读:小鹿疑惑地问:“大象哥哥,你的耳朵怎么耷拉着?我的耳朵都是竖着的,你的耳朵好难看呀!”
师:小马又会怎么问呢,你来
生2:小马好奇地问:“大象呀,你的耳朵怎么耷在脸上呀,这样多没精神呀,我帮你竖起来吧!”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小马好奇地问:“大象呀,你的耳朵怎么耷在脸上呀,这样多没精神呀,我帮你竖起来吧!”
师:小老鼠又会怎么问呢?你来
生3:小老鼠惊奇地说:“大象爷爷,大象爷爷,你的耳朵怎么了,看起来这么没有精神,我们去医院看看吧!”
师:你真会思考,跟他读
生齐读:小老鼠惊奇地说:“大象爷爷,大象爷爷,你的耳朵怎么了,看起来这么没有精神,我们去医院看看吧!”
师:大家都在说大象的耳朵,如果你是他,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1、2、3:难过、伤心、自卑、烦恼……
师:其实你们刚才说的“难过、伤心、担忧、自卑”用课文里面的一个词就是“不安”
生:不安
师:听到大家都这么说他的耳朵呀,他心里非常的不安,谁能带着不安的心情来读读大象说的这句话
生1:“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师:我能通过你的朗读,听出你的心情有点担忧。
生2:“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师:我感受到你确实对自己的耳朵很担忧了,还有谁能比他读得更好
生3:“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师:我感觉你都快哭了,很想很想安慰你呢!能感受到大象很难受的男生来读一读
男生:“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师:感受到大象不安心情的女生来读
女生:“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五、回到第三处,结合实际明白道理
1、同桌互读,学习第一次改变,体会情感,明白作用
师:为了能让耳朵竖起来,大象可真是煞费苦心。她是怎么做的,又给他带来了什么烦恼呢?请同桌之间互读课文的9—11自然段,开始。
生:自由读
师:读得很起劲,听得也很认真。现在谁说说他用了什么办法?
生1: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师:用竹竿撑着耳朵是什么样的感受呢?咱们伸出食指顶着耳朵试一试,什么感觉
生123:疼、难受、不舒服
师:对呀,大家都感觉到很不舒服,大象也是这样不舒服的。他就是这样不舒服地撑着耳朵,给他带来了什么烦恼呢?
生: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师:经常是什么意思呢?
生1:常常
师:也就是说呀,这些小虫子不止一次地飞进他的耳朵里,也不止一只飞进,那都有哪些小虫子?接下来我们边读边想象
生齐读:大象刚想睡觉,调皮的()又飞过来了;过了一会儿,吵闹的()又飞来了;它刚飞走,嗡嗡嗡的( )又飞来了……吵得大象一天都没办法入睡,大象真是又头痛,又心烦。(PPT出示小虫子,学生读)
师:正是这些小虫子在大象的耳朵里飞来飞去、进进出出吵得大象焦躁不安,所以最后——(指着PPT上的第12自然段,引导朗读)
2、第二次改变,引出第三处话
生:读屏幕上的第12自然段
师:大象终于把耳朵放了下来,读到这儿,我们知道了大象的耳朵作用可真不少呢?比如它可以 ——可以——还可以——
生1:天气热的时候可以扇风
生2:下雨的话他的耳朵可以帮他遮雨
生3:如果刮大风他的耳朵可以挡风
生4:挡虫子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多,原来呀大象的耳朵可以帮他挡雨,可以帮他挡风,还可以帮他挡虫子,他的耳朵有那么多作用,可是他自己之前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那现在他知道了他的心情会怎样?
生12:兴奋、高兴
师:是呀,大象别提有多高兴了!知道自己的耳朵有这么多作用,他坚定地把耳朵放下去了,他是怎么改变他的主意的?跟老师一起看着黑板上的提示说一说
师生:大象开始觉得自己的耳朵本来就是(耷拉着),大家都质疑他的耳朵后,他很不安,怀疑自己的耳朵有问题,便想办法让耳朵竖起来,可是给自己带来了烦恼,最后大象还是把自己的耳朵放下来。
师:经历了这样一番折腾啊。大象终于明白了,于是他说
生:“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3、结合实际,理解道理
师:这里面的人家是谁?我又是谁?
生:人家是课文里的其他小动物们,我是指大象。大象明白了,之所以大家质疑我的耳朵,是因为他们都站在自己角度,他们的耳朵竖着适合他们。大象的耳朵耷拉着,适合大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大象把耳朵放下来后,有一天他在路上又碰见了小鹿,小鹿又问:“大象呀,你的耳朵怎么又耷拉着?多难看呀 !” 这时候,大象会回答:“ ”
生123:你们的耳朵竖着好看,但是我的耳朵是要耷拉着挡虫子的。
师:听了大家的话,我终于明白了,大象是从心灵深处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再来读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比如:赵晓冬同学的钢琴弹特别好,徐懿彦同学特长是跳舞,那晓冬你会不会为了跳舞而放弃钢琴呢,为什么呢?徐懿彦同学你会不会为了练习钢琴而放弃跳舞呢呢?为什么呢?
晓冬:不会,因为我喜欢弹钢琴。
徐懿彦:不会,因为我有我自己的特长——跑步。
师:说得真有道理,听到这,我知道你们都从心底里明白了这句话的道理,现在你能和自己小组成员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讨论
师:看着大家讨论得这么热烈,想必大家已经有了十分满意的答案了,谁来
生1:当别人提出意见,我们得想想他说得是不是有用,如果有用我们才改正
生2:有人给我提意见,我先谢谢他,如果不适合我,我不会盲目地改变自己
生3:我们之前学过《我要的是葫芦》……
师:大家已经明白了这句话的道理,当我们听到别人的建议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一起来(手指着PPT)
生:(读PPT)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认清自己再做判断,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
4、总结升华,布置作业
孩子们,这个故事有意思吧!想来演一演吗?现在我请谁来当大象,谁来当小兔子,谁来当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呢?其他同学读其他部分
这节课大家听得很认真,相信有了很多收获,回家后和家人分享这个故事,说一说你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