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 (第一课时)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2、 学会描述天气,认识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4、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
重点: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学会看简易的天气预报图
3、记住在卫星云图中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含义以及主要天气符号
难点:1、学会描述天气,认识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风力与风向
3、了解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听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成语没有?它出自哪里?
学生回答:
讲解:借东风”的故事里面就隐含了许多天气和气候知识。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军精心准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学习完本课以后大家就可以用地理知识来介绍上面的成语了 。下面我们进入新课学习:
板书: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天气与气候
天气与气候
播放PPT第4-7页,读课本P78页
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
提问:找出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
学生回答:
讲解:(1)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时刻在变化;
在我国哈尔滨、长春、北京等地常见的冬季集体供暖设施——暖气片,在武汉、长沙、广州等城市却不见踪影。
提问:想一想:有无集体供暖应该根据哪一指标制定呢?
某一天的天气 还是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学生回答:
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小结:
(4)请你判断以下诗句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
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③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⑤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学生回答:
讲解:
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播放PPT第9-14页
天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季节人们的穿着有什么不同?
(1)天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提问:当过几天天气变冷了,同学们应该怎么办?
学生回答:
讲解:①在北方,现在已经开始集体供暖了,北方人可以有暖气御寒;
②如果天气预报说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8~10℃,我们就要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
③天气冷了的话,羽绒服都开始热销了。
天气对交通的影响
提问:如果下大雨,或者下大雪的话,对交通又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
讲解:雨雪天,路难行,经常造成交通堵塞,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所以我们在雨雪天出门的时候要分外小心。
天气对农业的影响
提问:如果不下雨的话,农作物会怎么样?如果下雨太多呢?
学生回答:
讲解:适当的降雨和充足的光照,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如果不下雨的话,农作物会干旱而死,如果下雨太多,就会发生洪涝灾害。
天气对军事的影响
讲解: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月,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根据当时的天气变化,预测将有东南风出现,与周渝共同拟订了借助东南风火攻曹操船队的战斗方案,结果大获全胜。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借东风的典故。
小结:
天气预报
播放PPT第15-20页
(1)看课本P79页回答:在上面的图片中绿色表示?蓝色表示?白色表示?
学生回答:
讲解: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灰白色表示云层,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下雨的可能性越大。
出示常用天气符号图,让学生记住下面的常用符号:
风向与风力
播放PPT第21-25页
这部分属于难点,以老师讲解为主。
①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②风力:风的强弱,(一道长杠表示2级;一道短杠表示1级),8~12级用风旗表示。
小结:请判断下面出现的是什么风?
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播放PPT第26-34页
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的污染程度,可以用空气污染指数来表示。观察右图,总结我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的变化。
(2)空气质量级别
(3)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
①自然因素:风、雨等
②人类活动:是主要因素,包括:
工厂、企业排放的废气
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尾气
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气
(4)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①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②扩大城市绿化
③增加水域面积
④实施生态修复
小结并布置作业:
板书: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天气与气候
天气与气候
1.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
2.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天气预报
4.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第三章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 (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道我国五种主要的气候类型,掌握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季风以及我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掌握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记住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
3、 利用降水量柱状图和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归纳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4、 使学生认识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以及我国优越的气候资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归纳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3、记住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
难点:1、分析归纳我国的气候特征
2、影响我国气候类型的因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PPT第2页
提问:一到秋季。为什么全国各地穿衣的选择会有如此大的不同?
学生回答:
讲解:
板书: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天气与气候
一、 中国的气候特征(一)
播放PPT第3-5页
复习①:气温与降水
②中国干湿区的划分
③中国温度带
播放PPT第6-7页,让学生看课本P83页
④课堂活动:
提问:(1)我国东部地区自北向南的气候类型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
讲解: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我国西部地区有哪些气候类型?
学生回答:
讲解: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学生回答:
讲解:中国的气候特点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播放PPT第8-12页
特征一: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让学生读课本P83页上面5种气候的气候图,分别介绍他们的特点
小结:①温带季风气候:主要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范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点: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分布范围: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③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点: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分布范围:云南、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全省。
④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温差大;分布范围:西北地区、内蒙古等。
⑤高原高山气候:主要特点:气温低,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分布范围:青藏高原。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播放PPT第13-16页
提问:晏子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水土异也。”原因是上面?
学生回答:
讲解:①纬度位置:
我国南北纬度相差约50度。冬季,当北方大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候,南方依然绿意盎然。
②海陆位置
我国东部地区靠近海洋,降水多;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少。
③地形因素
地形也是影响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多样性:在青藏高原、天山和横断山脉等地,就形成了独特的高原、高山气候。
影响
播放PPT第17-18页
复杂多样的气候,为我国农业生产及各种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世界上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有适合生长的地方。
提问:(1)胡杨树和哈密瓜生活在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
讲解:干旱的西北地区
牦牛和青稞生活在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
讲解:青藏高原高寒区
(3)东北虎和松树生活在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
讲解:温带地区
(4)银杏和扬子鳄生活在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
讲解:亚热带地区
(5)孔雀和香蕉生活在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
讲解:热带地区
二、中国的气候特征(二)
1. 季风的概念:季风:风向在一年中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规律改变的风。
2. 中国气候特征二:季风气候显著
播放PPT第19-24页
3.夏季风
提问:夏季风的方向是?
讲解:①源地:太平洋、印度洋
②风向:西南季风、东南季风
③对气候的影响:带来丰富降水。影响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降水集中在夏季,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
冬季风
提问:冬季风从哪里吹来的?分为那两种?
学生回答:
讲解:①源地:西伯利亚、蒙古
②风向:东北季风、西北季风
③对气候的影响:加剧北方的严寒,使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干燥,使冬季南北温差加大。(冬季南北温差约44℃)
拓展延伸
提问:阿拉伯半岛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纬度相近,为什么景观差异很大?
学生回答:
讲解:因为长江以南地区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使长江以南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知识小结: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提问:季风区在中国的什么方位?
学生回答:
讲解:季风区在中国的东南地区。非季风区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季风区主要
指夏季风常年到达的区域。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播放PPT第25-30页
提问:读课本P85页第二段话找到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学生读课本并回答:
讲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 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为界。
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讲解:①有利方面:季风气候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这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许多对热量条件需求较高的农作物在我国的种植区,要比同纬度其他国家的纬度偏高。②不利方面:不利方面:季风常常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洪涝、干旱、寒潮等,其中草、涝灾害发生频次高 、危害范围广、造成损失严重,对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及生态环境影响很大。
③连一连
将下列现象与其影响因素用直线连接起来
小结并布置作业
板书: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天气与气候
一、 中国的气候特征(一)
1.特征一: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3.影响
二、中国的气候特征(二)
1.季风的概念:
2.中国气候特征二:季风气候显著
3.夏季风
4.冬季风
5.拓展延伸
6.知识小结:
7.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8.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9.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