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复习总结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物态变化复习总结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27 20:17:32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物态变化复习总结
【学习目标】
1.认识:温度;晶体和非晶体及其物态变化规律;影响蒸发的因素;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2.知道:温度计与体温计异同;
3.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熔化与凝固时吸放热规律;液体汽化规律和两种汽化现象;汽化和液化
的吸放热;物质升华和凝华伴随的吸放热:
4.会: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利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5.理解:温度的概念;物质的熔化现象;物质的凝固现象;物质的汽化现象;物质的液化现象;物质
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6.通过实验认识物质熔化规律;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汽化规律。
【知识导图】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度
温度3
温度计:利用液体热账冷缩Q
普通温度计
体温计:测量范图:35℃~42℃:分度值为0.1℃,体温计读数时可以高开人体
温测量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客器底部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温度达到焰点,继续吸热
品体熔化一焰化过程中,固液共存,温度不变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熔化吸热
非晶体没有固定馆点
非晶体熔化
〈熔化时温痘升高,继续吸热
熔化和凝固
凝固过程:固、液共存,温度不变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品体凝店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放热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是指在液体表面发生的领慢的
汽化皿象
物态变化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而积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
动的快慢有关
蒸发吸热,蒸发可数冷
汽化:物质由液态转化为气态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忆的汽化现
液体沸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罗缝缤吸热
沸鹅
液体沸聘时,温废不变
汽化和液化
沸点与当地大气压有关
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液化:物质由气态转化为液态
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
液化放热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升华
升华时要吸热
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凝华
凝华时要放热
④需和雪的形成、②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 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
蒸气凝华)。
【专题复习】
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
※专题概述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2.正确使用温度计要做到“六会”:
(1)会认:使用前,应认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2)会选:测量前先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决不能让被测物体的温度,超过
温度计的量程。如果被测物体的温度过高,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张裂;如果被测物体的温度过低,
则测不出其温度值。
(3)会拿:在拿温度计时,要拿住温度计的上部,不可让手触及温度计的玻璃泡。
(4)会放: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且不要碰到容器底
或侧壁。
(5)会读: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液体中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6)会记:记录温度值时,不用进行估读,但不要漏写或错写单位,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不要忘记负
号。
3.体温计的使用
(1)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往下甩几下,让直管内的水银流回玻璃泡内,然后再进行测量。这是因
为体温计在正常使用时,示数只升不降,当人体的温度高于体温计原示数时,体温计的示数上升,此时能
测量出人体的实际温度。但是,当人体温度低于体温计原示数时,因为体温计的示数不会下降,显示还是
之前的温度,将导致测量值偏高。
(2)读数时,应把体温计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
(3)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读数时精确到0.1℃。
典例一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A.0℃
B.20℃
C.60℃
D.100℃
典例三去年冬天,常州的气温最低达-8℃,正确的读法是()。
A.摄氏负8度
B.负摄氏8度
C.负8摄氏度
D.零下8度
典例三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我市各中小学在日常防治工作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
37
38
典例四在练习使用温度计时:
(1)在使用温度计以前,应该观察它的
认清它的第三章
物态变化复习总结
【学习目标】
1.认识:温度;晶体和非晶体及其物态变化规律;影响蒸发的因素;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2.知道:温度计与体温计异同;
3.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熔化与凝固时吸放热规律;液体汽化规律和两种汽化现象;汽化和液化
的吸放热;物质升华和凝华伴随的吸放热:
4.会: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利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5.理解:温度的概念;物质的熔化现象;物质的凝固现象;物质的汽化现象;物质的液化现象;物质
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6.通过实验认识物质熔化规律;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汽化规律。
【知识导图】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摄氏湿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规定为0C,沸腾的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C和100C
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温度
温度
普通温度计
温度计:利用液体热胀冷缩
体温计: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温度测量。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晶体熔化
熔化过程中,固液共存,温度不变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熔化吸热
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
非晶体熔化。
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熔化和凝固
凝固过程:固、液共存,温度不变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放热
物态变化
蒸发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
动的快慢有关
蒸发吸热,蒸发可致冷
汽化:物质由液态转化为气态
车定湿度下,在液体夫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之的汽化保
液体沸腾的条件:湿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沸鹏
液休沸腾时,温度不变
汽化和液化
沸点与当地大气压有关
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液化
物质由气态转化为液态
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
液化放热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升华
升华时要吸热
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凝华
凝华时要放热
①霜和雪的形成、②冬天看到树上的“雾淞”、③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
蒸气凝华)。
【专题复习】
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
※专题概述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2.正确使用温度计要做到“六会”:
(1)会认:使用前,应认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2)会选:测量前先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决不能让被测物体的温度,超过
温度计的量程。如果被测物体的温度过高,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张裂;如果被测物体的温度过低,
则测不出其温度值。
(3)会拿:在拿温度计时,要拿住温度计的上部,不可让手触及温度计的玻璃泡。
(4)会放: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且不要碰到容器底
或侧壁。
(5)会读: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液体中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6)会记:记录温度值时,不用进行估读,但不要漏写或错写单位,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不要忘记负
号。
3.体温计的使用
(1)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往下甩几下,让直管内的水银流回玻璃泡内,然后再进行测量。这是因
为体温计在正常使用时,示数只升不降,当人体的温度高于体温计原示数时,体温计的示数上升,此时能
测量出人体的实际温度。但是,当人体温度低于体温计原示数时,因为体温计的示数不会下降,显示还是
之前的温度,将导致测量值偏高。
(2)读数时,应把体温计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
(3)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读数时精确到0.1℃。
典例一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A.0℃
B.20℃C.60℃
D.100℃
【答案】A。
【解析】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故选A。
典例二去年冬天,常州的气温最低达-8℃,正确的读法是()。
A.摄氏负8度
B.负摄氏8度
C.负8摄氏度
D.零下8度
【答案】C。
【解析】生活中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注意摄氏度为一个单位,不可分开来读。所以去年冬天,
常州的气温最低达-8℃,正确的读法是:负8摄氏度:注意千万不要读成,摄氏负8度、负摄氏8度,是
不正确的:而D的读法:零下8度,缺少摄氏两个字,所以也不是正确读法。故C正确。
典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