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以随文识字的方式认识本课生字,正确书写:序。
2.运用联系上下文、创设情景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脱鞋绾裤、理所当然等词语,体会包含在搭石中的风景美和心灵美。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和谐相处、互相帮助的精神。
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近一位作家(出示照片),他就是可亲可敬的刘章爷爷。(附简介)刘章的家乡在河北省兴隆县上庄村,人们逐水而居,溪水的两岸是大山、村庄、梯田和果园。作者每每回忆起家乡,觉得最难忘的还是家乡的搭石(板书)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齐读课题)
二、 初读感受,学习第一段
1.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想:什么是搭石?划出句子来
2. 看到你们读书的架势,就知道你们特别爱读书、会读书。什么是搭石?谁来读出自己找到的句子。
出示: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我听出来了,原来摆搭石还有许多学问的,赶紧读读这句话,到底有哪些学问?用△标出
交流:a 水的深浅——水深的地方,石头要高一点,水浅的地方,石头矮一点
b 平整方正——便于行走
c 间隔二尺左右、横着摆放:(有顺序,有规律——你是从哪些词中读懂的?)
原来小小的搭石还有这么多的讲究。我们怎样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
3. 如果没有搭石,人们怎样过小溪呢?谁也能用书中的句子说一说?
出示: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正音:脱鞋绾裤 (真厉害,这个词特别难读你也读对了,能带领大家读读吗?
不急,谁能带领大家读一读?)
理解:绾是什么意思?(卷起、挽起)那绾裤也就是——卷起裤子
① 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收工就必须——(脱鞋绾裤)
人们赶集、访友也必须——(脱鞋绾裤)
总之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齐:脱鞋绾裤)
② 一次次的脱鞋绾裤啊,让你感受到什么?(不方便、麻烦、辛苦、搭石的重要)
看来搭石已经融入了家乡人的生活,成了生活中的一道常景。(板书:常景)
4. 谁能把这句话补充完整?:
搭石,为人们 。(为人们出行带来方便。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
三、 学习第3段,感受风景美
搭石这道生活中平常的景物,在作者的眼里却是一道风景,(板书:风景)
出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1. 指名读句子,3-4
2. 就让我们走进这道风景,一边感悟恬静美妙的乡村生活,一边欣赏作家独特的语言魅力。默读2-4段,用波浪线划出景色美的一句话,并想象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出示: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真可谓是风景如画,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见过如画的风景吗?
让我们再回到这句话,想想如画的美景藏着哪里?请你用△标出
预设A:清波漾漾
谁知道这个词是写什么美?(水美)琢磨琢磨,水清澈见底,一定能看见(水底的沙石、鹅卵石、小鱼、水草)再琢磨琢磨,水除了清澈见底还美在哪儿?(水波荡漾、微微泛起波浪),对呀,微波在荡漾,这是一种动态之美。
预设B:人影绰绰
清波漾漾还漾出了什么?(点红:人影绰绰)
理解:绰——绰是生字,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来理解它,请你选择正确的解释 (绰:形容姿态优美)
水面上会映出哪些人的倒影?
(映出姑娘的花裙子,蹦蹦跳跳的小孩,健壮的青年,挑担的农夫)
是呀,正因为清波漾漾,才会使那么多的人影变得如此柔美,这真是水波人影两相和呀!
预设C:踏踏的声音 我们继续来研究这句话,这里的美还藏在哪里?(轻声读读)
(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欣赏了水美、人美,这又是什么美?(声音美、音乐美)
(引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真是有声有色啊,(板书:有声有色)谁来读一读?
预设D:协调有序 文中有人在指挥大家吗?对,没有人指挥,动作是那样默契,是那样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
出示句子(点红:协调有序) 这句话里还藏着一个多音字,谁来读一读?正音:一行人
3.这段话既像一幅美丽的画,又像一首明丽的诗,谁能用诗一般的旋律读读这段话?
①指名:推荐一位朗读高手试试 (评:多么诗情画意)
②背景介绍: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行走在搭石上,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读——(齐读)
③ 指导背诵:真是诗中有画,话中有诗啊。让我们来背一背,把它永远留在心中(练背)
(出示填空段落)这回,有信心背吗?
④整体背诵:如此令人陶醉的画面,让我们一起背诵一番吧。
⑤引:难怪作者深情地写道: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四、 学习第四段,感受心灵美
1.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出示: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① 读读句子,你又发现了什么美?(心灵美)
能具体说说吗(谦让礼貌、先人后己、为他人着想、孝敬老人、和谐相处)
对,这些都是心灵之美(板书:心灵之美)
② 再来看看这两句话,都是用什么关联词链接的呢?用。。圈出
汇报:如果…总会… 假如…总要… (评:我们不但要关注课文的内容,还要关注关联词)
③指导读:男女生来分工读好文中所描写的两个画面。
2.理解升华:
理所当然,你懂吗?(理当如此)
在乡亲们心中,还有哪些事也是理所当然的?请看图片
请你用上关联词,也来说说其中的一个画面。
五、积累、总结
1.作者也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2.作者的语言是那么优美、流畅,让我们打开本子,把刚才背诵的句子抄写下来,注意把字写得工整、漂亮。
3.搭石上还会有哪些看不见的美呢?作者又是怎样表达这些美的?让我们下节课继续去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