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全章复习训练:第二章声现象5—章末综合(21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章复习训练:第二章声现象5—章末综合(21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27 21:3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初中物理“理解性学习”系列
八年级上册
目录
【人教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声音的特性
2
声的利用
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4
章末综合
5
章末综合
1. 小明家购置了一台超声波洗碗机. 餐具放进洗碗机水槽中, 超声波穿过水对餐具内外表面、狭缝等部位进行有效清洗. 洗碗机发出的超声波 (  )
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只能在水中传播
C. 传播速度是 3×108 m/s
D. 不能传递能量
A
2. 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实验中, 能说明声的产生原因的是 (  )
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 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 铃声逐渐减小; 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 看到水花飞溅; ③吹笛子时, 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 把钟敲响后, 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B
3. 同学们在操场用嘹亮的歌声演唱《我和我的祖国》. 演唱中涉及的下列声现象, 说法错误的是 (  )
A. 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听众耳朵的
B. 唱歌时声带振动的幅度越大,歌声传得越远
C. “歌声嘹亮”指的是音调
D. 老师能通过音色分辨出是哪位同学在唱歌
C
4. 如图所示是相同时间内某型号的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根据该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钢琴与长笛的音调不同, 音色相同
B. 钢琴与长笛的音调相同, 音色不同
C. 钢琴与长笛的响度相同, 音色相同
D. 钢琴与长笛的响度不同, 音色不同
B
5. 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 用人耳倾听, 发现没有引起听觉. 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 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 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 这说明, 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 会发出 (  )
响度很小的超声
B. 响度很大的超声
C. 响度很小的次声
D. 响度很大的次声
A
6. 下列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
A. 道路两旁种植树木
B. 阅览室禁止大声喧哗
C. 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罩
D. 高速公路两侧安装板墙
B
7. 如图所示, 是王爷爷为孙子制作的一只会“吹口哨”的纽扣. 先将绳子转绕缠紧, 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 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 此声音是由纽扣周围空气    产生的, 并通过    传入人耳.
振动
空气
8. 如图, 口技是民间的一种声音艺术, 高超的口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声音, 从声音的特性来看, 他主要模仿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现场观众能听到声音, 是因为声音能在    中传播. 口技艺人往往通过重拍醒木结束表演, 醒木拍得越重, 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大.
音色
空气
响度
9. 小强家的冰箱在忘记关门时, 会发出“滴滴”的报警声, 报警声是由报警器里的发声装置    产生的, 通过    传到人耳,提醒小强关上冰箱门, 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填“信息”或
“能量”).
振动
空气
信息
10.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C.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D. 只要物体振动, 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
11. 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256次, 乙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512 Hz, 相比于乙音叉, 甲音叉 (  )
A. 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
B. 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
C. 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
D. 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
C
12. 在班里举行的小型音乐会上, 有同学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水瓶琴”. 如图所示,用棒敲打其中两个, 发出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
A. 音调 音色 B. 响度 音色
C. 音调 响度 D. 只可能是音色
B
13.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
烛焰晃动 B. 钢尺振动 C. 蝙蝠抓昆虫 D. 倒车雷达
 
A
14. 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
A. 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
B. 给摩托车、汽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
C. 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噪声监测仪
D. 纺织工人在车间工作时戴上耳罩
C
15.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小明设计了下列几个实验, 你认为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
A. 发出“啊”的声音, 用手指触摸喉咙处
B. 一边改变管子插入水中的深度, 一边用嘴吹管的上端
C. 敲打铜锣, 锣响后用手触摸锣面
D. 敲击音叉后, 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
B
16. 如图所示, 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 做一个活塞, 用水蘸湿棉花后从下端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 用嘴吹管的上端, 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 上下推拉活塞, 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 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
C. 向上推活塞时, 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
D. 向下拉活塞时, 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
C
17. “抖音”APP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它可以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音调比正常声音的音调   (填“高”或“低”).一些同学通过“西瓜视频”软件上的一些科普视频来学习知识,利用的是声音可以传递    .

信息
18. 长度为200 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 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 如图所示. 火车头距离桥头200 m处鸣笛, 鸣笛10 s后, 火车头到达桥头, 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 听到回声30 s后, 车尾驶过桥尾. (空气中声速为340 m/s)
(1) 计算火车的速度;
(2) 计算大桥的长度;
(3) 鸣笛时, 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是多少.
20m/s (2)400m (3)16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