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辛亥革命 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辛亥革命 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1-20 09:3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
天心一中 江巍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说课内容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三.学情分析四.教法与学法五.教学设计六.教学反思(1)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
(2)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一 教材分析(一)课标要求中华民族在20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经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就是其中的第一次历史巨变,它迈出了近代化探索有实质性的一步,所以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 教材分析(二)教材地位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一 教材分析(三)教学重、难点了解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的史实。三民主义的内容
掌握武昌起义的基本内容
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手段加深学生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的了解
对比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影响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二的学生,他们已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本课关于三民主义的内容较为抽象,所以适当选取文字材料、图片和影音资料并将其结合在一起,使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和理解,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依据信息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三、学情分析四、教法与学法自主学习 在一定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从而形成有效的自主学习习惯 教师创造宽松、和谐、开放的课堂环境,学生开展互助性学习,不仅能提高学习历史的效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层层设问,将知识点各个
击破导入新课 五、 教学设计新课讲授(治疗过程)课堂总结 (结构图示)知识巩固 (搏击中考)(病情诊断)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翠亨村人。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后因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曾化名“中山樵”,得名孙中山。他早年在香港学医。而后通过行医实践,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决定借行医来积极结识爱国青年和会党分子,寻求救国之路,开始从事挽救民族危辛亥革命前的中国辛亥革命前的中国病情报告单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内忧外患,统治危机严重列强的侵略,农民起义,清政府统治腐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此方无效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此方无效资产阶级革命派------?暴力革命1.术前准备:组织准备和思想准备2.手术实施: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建立 3.术后会诊:评价辛亥革命
4.术后报告:学以致用革命党人的治疗过程自学指导一: 阅读课文36页,3分钟后回答一下三个问题1、孙中山成立了哪些革命团体?是什么性质的?同盟会的成立有何意义?
2、你怎样理解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3、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之间有什么关系?兴中会与同盟会的建立1894年1905年檀香山日本东京孙中山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三民主义 连连看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前提补充与发展1.术前准备:组织准备和思想准备2.手术实施: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建立 3.术后会诊:评价辛亥革命
4.术后报告:学以致用革命党人的治疗过程自学指导二: 阅读课文37—38页,3分钟后回答一下三个问题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北京★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军事进攻政治欺骗合作探究一:革命党人面临那些压力?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如何处理?结果怎样?1.术前准备:组织准备和思想准备2.手术实施: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建立 3.术后会诊:评价辛亥革命
4.术后报告:学以致用革命党人的治疗过程合作探究二: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如何认识?
从这场革命的结局中你得出什么启示?辛亥革命成功的一面:材料一: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材料二: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吴玉章
1.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国(政治民主化)2.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思想近代化)辛亥革命成功的一面: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的10年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中国现代工业1914—1920年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3.8%,面粉、卷烟等轻工业年增长率超过了20%
材料四:
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工业化)4.移风易俗(社会生活近代化)辛亥革命失败的一面:1、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材料五:
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只有一件可怕的事是另有几个不好的革命党夹在里面捣乱,第二天便动手剪辫子,听说那邻村的七斤便着了道儿,弄得不像人样子了。 ——鲁迅《阿Q正传》 材料五中反映出辛亥革命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革命不彻底辛亥革命失败的一面:1.术前准备:组织准备和思想准备2.手术实施: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建立 3.术后会诊:评价辛亥革命
4.术后报告:学以致用革命党人的治疗过程病情报告单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建立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术后报告单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1905年
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积极:推翻了…结束了…深入人心消极:没有完成…没有改变…本课小结:搏击中考1、201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孙中山于1925年在北京逝世。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25年应该是民国哪一年( C )
A民国12年 B民国13年 C民国14年 D民国15年
2、某处名胜古迹有这样一幅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你认为该对联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 B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陈独秀 D蒋介石
3、“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中反映出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C )
A驱除鞑虏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演讲时说:“革命为唯一法宝,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政,实行共和。”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1)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的救国手段和实现的目标分别是什么?
孙中山提出的救国手段是革命。要实现的目标是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纲领。教学反思:上完之后,感觉上总体上是成功的,当然也有很多遗憾,现在来谈谈本课的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突出新课改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师生活动频繁,课堂气氛较为活跃.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论从史出,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可以说既注重了能力的培养,又突出了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在教学中我还存在许多疑惑,比如教材上说辛亥革命的作用是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事实上并未如此,如何处理此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敬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教。请多指教!非常感谢!天心一中江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