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1-20 09:4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特色教学学法待研问题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的第一篇课文。本课讲述的是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这两个历史事件,它们也是世界由古代史向近代史过渡的承前启后的重大历史事件,因此本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一)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一、教材分析(二)重点难点重点:
1、文艺复兴的实质、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
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难点:
??? 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及实质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情况; 知道但丁、达·芬奇和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知道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新航路开辟等相关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感受航海家们敢于挑战自然、勇于开拓的精神。二、教学目标情境教学法
(创设情景,引入问题)问题教学法
(启发引导,思考探索)自学指导法
(自行阅读,学思结合)合作探究法
(组织讨论,得出结论)三、教学学法新课导入新课讲授课堂总结知识巩固四、教学过程 有历史学家说:14世纪至16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请问:这两个发现分别指的是什么?说是“人”和“世界”被发现,其理由依据是什么?这两个被发现又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什么基础?【设计意图】
从设问导入新课,切入本课的“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这两个知识点,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新课导入一、文艺复兴二、新航路开辟?背 景时 间地 点人物及作品实 质影 响主要思潮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设计意图】
? 设计表格,让学生自主学习,目的是帮助学生梳理线索。学生看书时,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并给予指导。自主学习新课讲授背景②新兴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③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和愚民政策时间地点14世纪前后兴起,15-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兴起于意大利,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人文主义 (即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宣传人的个性解放的主张)人物
及作品但丁 (意大利):《神曲》
达·芬奇(意大利):《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英国): 《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实质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影响 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主要
思潮一、文艺复兴运动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效果检测【设计意图】
? 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点名抽查学生完成此表格的情况,以检验自主学习的效果。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教会势力较弱
C.聚集了许多文化名人
D.保留了较多的古希腊和罗马文化②新兴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③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和愚民政策。①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最先在意大利产生。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 文艺复兴运动最先兴起于什么国家?为什么最先兴起于此地?④保留了较多的古希腊和罗马文化【设计意图】
? 文艺复兴的背景是本课的难点,教师通过设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点拨来突破此难点。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 ?怎样看待人文主义思潮?分组合作探究【设计意图】视频教学和合作探究:
1、文艺复兴的人物及成就是本课重点之一,教师播放视频但丁、“达·芬奇”,还原历史面目,关于莎士比亚,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其作品的理解,以加深对人文主义思潮的认识。
2、对文艺复兴的实质、影响以及人文主义思潮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文精神。二、新航路的开辟1.原因:①西欧人对黄金的追求 ②东西方贸易受阻
2.条件:①地圆学说流行 ②造船技术提高
③指南针的应用等1.绕过好望角向东(葡萄牙)
2.横渡大西洋向西或向南(西班牙)
①1487年迪亚士——好望角
②1497-1498年达·伽马——印度①1492年哥伦布——美洲
②1519-1522年麦哲伦及船队——环球航行效果检测①各大洲联系加强,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②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
③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
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知识过渡:
? 如果说文艺复兴是人类在精神层面的创新,那么新航路的开辟则是人类在物质层面的探索。前者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后者则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 【设计意图】
? 过渡之后,教师点名抽查学生完成此表格的情况,以检验自主学习的效果。造船技术提高 地理知识的增加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的应用等 黄金就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 ——哥伦布【设计意图】
对新航路开辟的目的,教师设问,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探究。为加深对新航路开辟目的的理解,教师引用有关哥伦布的材料,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航海家远航探险的目的就是“寻求财富”,从而为后面即将讲到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殖民者走上殖民掠夺道路”作了铺垫。 什么是新航路?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西欧人为何要开辟新航路?他们为什么能开辟新航路? 分组合作探究好望角新航路的路线西班牙西班牙葡萄牙【设计意图】
1、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是本课的重点之二,教师指导学生读图识图, 以加深对新航路开辟过程的理解。
2、播放有关哥伦布的音频,进一步为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作出铺垫。
3、请四位学生分别扮演四位航海家,说说自己是怎么探险的?探险得到哪国国王的资助?何时从何地出发?取得了什么成就?远航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设置情境教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新航路开辟过程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想像中体验新航路开辟的艰险和先行者的勇敢与智慧,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巴哈马群岛【设计意图】
关于“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影响,教师先设问,然后出示先前设计好了的示意图, 并加以阐释,以培养学生的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分组合作探究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此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请问:历史学家们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一、文艺复兴二、新航路开辟?背 景时 间地 点人物及作品实 质影 响主要思潮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课堂总结【设计意图】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知识,同时教师强调带星号的地方是本课的重点。板书设计学一学哦!十四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从此起。
人文主义大流行,先驱但丁写《神曲》。
多才多艺达·芬奇,莎士比亚无人比。
资产阶级文化起,思想文化奠根基。
郑和之后新壮举,葡西两国最积极。
为寻财富探新路,支持四大航海迷。
世界发展影响大,航运中心始转移。
世界开始连一体,欧洲经济奠根基。拍手歌巧记妙记【设计意图】使用巧记妙记,便于学生识记本课主要知识 。【设计意图】为使学生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有个总体把握,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索,教师用此示意图,起到设疑激趣的作用 。设疑激趣1.文艺复兴最早兴起于???????????????????
  A.英国?? B.意大利? ?C.法国? ?D.德国
2.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其中有一幅生动刻画了师
徒共进晚餐时内心活动的画作,至今仍珍藏在意大利美术馆。
它的作者是
A.但丁 B.莎士比亚 C.达?芬奇 D.米开朗琪罗
3.16世纪向教会宣扬的地球中心说发出挑战的天文学家是
A.牛顿 B.华盛顿 C.哥白尼 D.布鲁诺
4.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原因是
A.印证地圆学说 B.渴求得到黄金
C.宣扬本国国威 D.追求海上冒险
5.第一个实现欧洲探险家的梦想,开辟了通往东方新航路的航海
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 D.麦哲伦
6.各地相互孤立和隔绝的局面被打破,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的历史事件是
A.基督教的创立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的开辟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选择题知识巩固(基础篇)知识巩固【设计意图】
关于知识巩固,教师设计了基础篇、能力篇和运用篇,难度层层递进,题型有选择题、识图题、材料题、判断改错题、探究题,既有课内完成的,也有课外探究的,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有注重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的题目还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这些题目,富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学习的要求,也与中考的题型相接轨。(1)图中字母代号所指的航线分别是
A 、B C 、D 。
(2)新航路开辟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在此之前的另一壮举
是: 。二、读图题DABC知识巩固(能力篇) 材料一 微少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所以空心和禾穗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禾穗则低头向着大地,向着他的母亲 。 —— 达.芬奇
材料二 “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并带回……,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哥伦布的航海日记
材料三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及大批岛屿……(国王)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我征服该岛,半使它的居民纳贡。” ——哥伦布的航海日记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达.芬奇的什么精神?这种精神对他产生了哪些影响?
2、材料二中的“两位陛下”是哪个国家的?哥伦布要前往东方的印度,为什么向西走?
3、材料三中哥伦布有一处地理叙述错误,请你指出并改正。并请你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帮助哥伦布设计一条该国向西前往印度的正确路线。三、材料题【设计意图】
此题培养学生材料分析题的解题能力。其中的第三问:“要求学生帮助哥伦布设计一条该国向西前往印度的正确路线。”培养学生的历史地理学科的综合能力。知识巩固(能力篇)四、探究题: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与需求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就开始倡导个性,崇尚人性。
请回答:
(1)请你说说文艺复兴运动最初从哪个国家兴起?它的本质是什
么?举出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代表。(任举两例)
(2)请你选择文艺复兴时期的任何一项作品,来谈谈它是如何体
现人文主义思想的。
(3)你认为现在提倡人文主义思想有什么现实意义?【设计意图】
人本思想的体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知识巩固(能力篇)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比较新航路开辟与郑和西洋的异同,强调历史事件的时空联系,培养学生正确的文明史观。知识巩固(运用篇)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当年郑和船队比哥伦布早87年,船队实力比欧洲水师总和还要强,但为什么郑和开创的时代没有给中国带来革命的动力,而西方世界在新航路开辟后逐渐发展了工业文明,并最终全面超越了中国? 请你课后上网和查阅相关资料,写一篇150字小论文发到学校网站“历史园地 ”栏目。1、运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还原历史。
2、讲练结合,巩固练习层次递进,符合认知规律。
3、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
4、重视历史事件的时空联系,纵横交错,贯彻多元史观。
5、注重历史的时代性与现实性,体现人文教育,学以致用。
6、体现新课程理念,重视情感教育、情境创设和探究式学习。五、教学特色 思想解放可以促进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直至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联想到我国,1978年三中全会的思想大解放拉开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而现在习总书记的“中国梦”也将引领中国不断前进发展。
那么关于思想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专题,在中考复习中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六、待研问题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