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古诗三首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古诗三首教案(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8 21:21:0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9 古诗三首( 精读课文 )
(
教学目标
)会认“屠、苏”等 7 个字,会写“符、欲”等 11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三首古诗,会默写《清明》。
能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的心情,了解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习俗、文化内涵。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
教学难点
) (
教学课时
)在比较欣赏中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文化内涵。3课时
第一课时
(
课时目标
)
会认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 )
能借助注释,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古诗。( 重点 )
学习写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感受节日的气氛,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 难点 )
(
教学过程
)
(

)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话题导入。
教师口述:同学们,你们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吗?(学生自由交流)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元日”。(板书元日)“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指农历正月初一。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题目就叫“元日”,请大家一起来读一下这首诗的题目。
(

)介绍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1
(

)初读感知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学生初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好停顿,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

)屠(tú) 苏(sū)
(2)古诗注释。
练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屠苏:文中指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在元日饮用。
曈曈: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新桃换旧符: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桃符是古代新年时悬挂于大门上的辟邪门饰,春联的前身。
(

)品读释疑
(一)回忆生活,说说“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能说说你们春节会做些什么吗?
预设:放鞭炮。(引导学生了解人们大多喜欢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放鞭炮,为了告别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
预设:吃年夜饭,喝酒庆祝。(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预设:贴春联。(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二)理解古诗
课件出示整首诗,背景是和本诗有关的图画,让学生感受元日热闹的景象。
同桌互读古诗,读后借助注释并结合图画与同桌交流自己读懂了哪句诗。
集体交流,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
品析诗句,理解全诗的意思:同桌互说,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元日
[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意: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
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每家每户都在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
整体把握:整首诗营造出了一派热闹喜庆的氛围,写了人们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桃符来欢庆
春节的情景。诗的前两句交代了“元日”( 春节 ) 的传统习俗有:放爆竹、喝屠苏酒,以此来渲染春节祥和欢乐的气氛。“曈曈”形容太阳刚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象征光明美好的前景。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文,表明了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受到了七绝每句字数的限制。意思是在说人们都是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以桃符的更换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
作者在描写元日的喜庆场面时,主要抓住了哪些事物?
预设:“爆竹”“屠苏”“桃符”。
这首诗写出了春节的什么习俗?你知道春节还有哪些传统习俗吗?
预设:这首诗写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桃符等春节的习俗。(板书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桃符)春节的习俗还有剪贴窗花、拜年、发压岁钱、除尘……
你还知道中国的哪些传统节日?简单说说节日的主要习俗。
预设:中秋节,习俗有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
预设:端午节,习俗有赛龙舟、包粽子、饮雄黄酒等。
教师小结:同学们一定注意到了从古至今,过新年的方式没有太大的不同,但关于春节的叫法有所改变,比如,现在我们叫“春节”,而以前叫“元日”;也有一些物品经过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比如“爆竹”现在变成了“鞭炮”,“桃符”也简化成了现在的“春
联”。这种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节日,我们称之为“传统节日”。通过了解传统节日我们还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古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精彩,了解传统文化的文化内涵。
(

)课文主旨
《元日》描写了春节喜庆热闹、万象更新的节日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高昂情绪,充满了欢快、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板书喜庆热闹 万象更新)
(

)课堂小结
(


放爆竹
元日
喝屠苏酒
喜庆热闹 万象更新
换桃符
)《元日》这首诗将叙事与写景结合,通过对“爆竹声”“屠苏”“桃符”以及开春送暖的春风等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过春节时的热闹景象,流露出诗人在辞旧迎新时无比喜悦的心情。
第二课时
(
课时目标
)
会认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 )
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清明》,并能默写。( 重点 )
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难点 )
(
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
教学过程
)
(

)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话题导入。
教师口述:我们学过许多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每当春天来临,我们也常能感受到春雨的连绵不断。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诗——《清明》,看看诗人杜牧在诗中都写了些什么。(板书清明)
(

)介绍作者
杜牧 (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 ( 今陕西西安) 人。他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他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

)初读课文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自由读。勾画诗中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1)会读生字。
(

)魂(hún) 酒(jiǔ) 牧(mù)
(2)会写生字,并辨析组词。
(

)欲(欲望) 魂(灵魂) 借(借书) 酒(酒水) 何(何况) 牧(牧童)裕(富裕) 瑰(玫瑰) 措(措施) 洒(洒水) 河(河流) 收(收获)
书写指导:“酒”字左窄右宽,与“洒”要区别开来;“欲”字左右等宽,右边是“欠”;“魂、借、何”这几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牧”字左右等宽,左边的“牛”作偏旁时,第二个横要变成提。
(

)细读课文
学习前两句。
清 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清明》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在这个节日有什么习俗吗?
预设:清明节。这个节日的习俗主要有扫墓祭祖、踏青等。
(2)解释重点词语。
雨纷纷:形容细雨绵绵不绝。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3)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主要写了些什么?
预设: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离家在外的人落魄断魂,孤零零地在异乡的路上奔波,心里很是愁苦。这两句诗主要写的是当时的环境“雨纷纷”和人物的心情状态“欲断魂”。(板书环境:雨纷纷心情:欲断魂)
(4)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师:学了这两句诗,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路上的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天气不好;恰是清明节却在外奔波)这时行人的心情如何?(凄迷哀伤)
(5)师生交流。
指导朗读: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指导朗读(指名读、学生齐读)。
总结方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学生试讲,教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想象画面,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句诗。
学习后两句。
(1)出示诗句,指名读、学生齐读。
(2)解释重点词语。借问:请问。
遥指:远远地指着。
(3)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主要写了些什么?
预设:询问牧童哪里有酒家?牧童抬手指向远处的杏花村。这两句诗写的是行人询问酒家,牧童遥指杏花村的事情。(板书行人:借问酒家处牧童:遥指杏花村)
(4)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师: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认为牧童会说些什么呢?(远处的杏花村里有酒家)“牧童遥指杏花村” 的“遥”妙在何处?(点明还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达酒家所在的地方,行人心里更加烦闷。)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当时那种无限惆怅的心情。
整体感知全诗的内容。
本诗主要写了细雨纷纷洒下,离家在外奔波的行人愁闷不乐,想借酒浇愁,恰巧碰到牧童于是询问酒家在何处,被指示去杏花村的情景。诗的前两句以“清明时节”“雨纷纷”“欲断魂”交代了当时的时间环境和行人的心境。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心情,行人想找个地方避雨休息,借酒浇愁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也为后文做了铺垫。后两句描写的是行人询问牧童哪里有卖酒的酒家?牧童抬手指向了远处的杏花村。整首诗先为我们展现了清明微雨的美景,后又使意境变得开阔,耐人寻味。
古诗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

)课文主旨
《清明》这首诗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悲思愁绪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板书悲思愁绪怀念亲人)
(

)课堂小结
这首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景象十分清新,意境优美、兴味隐跃。
(

)课后作业
背诵并默写《清明》这首诗。
读古诗《清明》,看看诗人是如何表现“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这个主题的。
(


环境:雨纷纷
清明
心情:欲断魂
行人:借问酒家处
悲思愁绪怀念亲人
事情
牧童:遥指杏花村
)
第三课时
(
课时目标
)
会认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 )
能借助注释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古诗。( 重点 )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难点 )
(
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
教学过程
)
(

)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话题导入。
教师口述:在遥远的古代,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时,许多诗人就会用手中的笔来写下他们心中的无尽思念,著名诗人王维就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板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介绍作者
王维 ( 约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人物,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还被称为“诗佛”。
(

)初读课文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检查初读情况。
(1)读准字音。
(

)兄(xiōnɡ) 倍(bèi) 茱萸(zhū)(yú)
(2)认准字形,学会区分。
(

)兄(兄弟) 独(独自) 异(异同) 佳(佳节)克(克服) 烛(烛光) 导(导入) 挂(挂件)
书写指导:“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钩、撇;“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注意正确书写。
(3)古诗注释。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山东:此处指华山以东。
登高: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茱萸: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有插戴茱萸的习俗。
(4)教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独在/ 异乡/ 为异客,每逢/ 佳节/ 倍思亲。遥知/ 兄弟/ 登高处,遍插/ 茱萸/ 少一人。
(

)细读课文
解诗题
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走进古诗中去,从本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重阳节的资料。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也称“重九”。儒家的阴阳观里曾有六阴九阳的说法。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菊花节等叫法。除此之外,九月初九的“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寿之意,所以人们常在此日祭祖,推行敬老活动。
(2)借助注释理解“山东”一词。题目中的“山东”不是指现在的我国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
明诗意
思考:《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了什么?
诗意:诗人独自离家在他乡作客,每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想到家乡的兄弟们在登高望远,他们还插戴了茱萸,却只少了诗人一个人。
这首诗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前两句):写身处他乡的诗人,每逢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这是对诗人现实境况的描写。
(板书现实:独在异乡倍思亲)
第二层(后两句):写诗人想象兄弟们重阳节登高的情景。(板书想象:兄弟登高、插茱萸)
悟诗情
思考: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通常都是怎么过这个节日的?
预设:写的是在重阳节,外出的诗人思念家人,遥想家乡的兄弟们插戴了茱萸也在思念自己的情景。我们这儿称“重阳节”为“老人节”,会在这天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大家会逛庙会,为家里的老人们祈福。
思考:如何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什么诗人会倍思亲?
预设:这句诗意思是说每当遇到节日诗人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因为诗人独自一个人在外
地,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所以诗人感到寂寞、孤单,才会更加思念亲人。
思考: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板书
思乡怀亲)
拓展: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你们还记得哪首思乡怀亲的古诗?请你来写一写。
预设: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拓展: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
预设:诗人因为要去谋取功名,不得不与自己的故土和亲人告别,作客他乡。远在外地的他,时常想起家乡的亲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诗人想:家乡的、兄弟们一定插戴着茱萸在高山上祝愿我在外乡一切顺利吧!遗憾的是,我无法与他们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

)课堂小结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诗人王维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诗人一开头便切题,写异乡异地生活的孤独凄然,遇到佳节良辰,对亲人的思念更甚。接着诗句一跃而写到了远在家乡的兄弟,想象他们是否在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句,也成为了游子思乡念亲的名言,打动了多少游子、离人的心。
(
课后反思
)
成功之处: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在比较欣赏中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风俗。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拓展内容进行教学,加深了他们对诗歌以
及传统文化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学生在边读诗边想象中,如临其境。
不足之处:教学过程中,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交流。本课的三首诗在表达上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学生应当能够用语言说出诗歌描绘的画面,通过交流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本单元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这一点在第二课时的作业中有所体现,但是学生可能无法充分地理解和表达,完成作业前需要教师给出一些提示。
(


现实:独在异乡
九月九日忆山
东兄弟
倍思亲
想象:兄弟登高
思乡怀亲
插茱萸
)
(
30
) (
点典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