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成语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成语“坐井观天”的含义及寓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平常你们都喜欢讲故事听故事,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故事,那么是关于谁的故事呢?老师今天把它们请来了,它们现在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跟同学们打招呼呢,同学们仔细听,猜猜它们是谁?
老师出示课文插图,”进而引出课题“坐井观天”,并书写板书。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学习生字
老师出示生字,学生举手起来读出汉字的音节,并组词以及说一句话。
2、考察生字的学习情况
课件出示没有注音的生字,让学生开火车读,如有读错的字让其他学生给予帮助。
3、考一考
课件出示动画小青蛙,每只青蛙上有一个生字,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读出上面的生字。
4、我会读
课件出示本文重要词语,让学生开火车领读。
三、师生互动,点拨升华
1、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思考青蛙与小鸟在争论什么问题?
2、听完朗读后学生举手回答以上的问题,并说说谁的回答正确。
用实际操作来证明青蛙与小鸟谁说的对。(让学生拿自己的作业本卷成圆筒看看外面的世界。)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中小鸟与青蛙的三次对话,并思考第三次对话中小鸟与青蛙它们在笑什么?(同桌角色扮演再次朗读课文)
全班角色扮演朗读课文,女生扮演小鸟,男生扮演青蛙,老师读旁白部分。读完后学生说说自己的读后感。
四、变式训练,巩固运用
写出反义词。
远—( )
错—( )
来—( )
抬头—( )
变换句式,把课内以及课外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①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非那么远吗?
②我们长这么大了,还用妈妈喂饭吗?
想象:如果青蛙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些什么呢?
师出示一些美丽的图画,拓宽学生的思维以及想象能力。
五、总结要点,拓展延伸
1、思考:同学们,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呀?
2、师总结: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做目光短浅的人,而是要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天
有
↗青蛙→有井口大(目光短浅)
多
↘小鸟→无边无际(见多识广)
大